PBL 结合情境教学法在医院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0-01-21邓海娴
邓海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广东广州 510150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下,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综合实力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妇产科护士教学中培养学生时需注重求新求异,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束缚,也制约学习积极性,很难适应现代护理观对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1]。 带教难点是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这在妇产科带教中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事情,教学需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围绕问题不再是围绕课程,能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进度、方式,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通过学习合作解决问题。因此,合理带教方式的应用迫在眉睫,该研究为提高带教效果,尝试为学生应用PBL 结合情境教学法模式带教,带教效果较好。
1 教学方法
1.1 PBL 教学法
教师需根据大纲课堂授课,将学生划分小组,由学生自主讨论,加深学生记忆。教学期间,学生需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统一由小组进行总结,然后由带教教师对护理学生在讨论期间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与讲解。
1.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也是对学生分组,由学生小组之间扮演角色,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护士等,模拟练习各种场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指导学生换位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等学生展示结束后,带教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案例作出总结,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强化[2]。再写出学习初期学生提出的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正确的临床思路与推理之道。
1.3 教学具体实施
①由带教教师供应某种疾病的临床案例,分析疾病对应的知识与诊治要点, 提出与护理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自行准备资料,组织小组讨论。 对护士进行提问和讲解,加深学生记忆。②学生实习期间遇到新理论与新知识,可主动提问,带教老师加以引导,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讨论,由教师进行深化指导和点评。在这期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发问、独立思考能力。③实习完全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模拟书写一份病历,整个方案的制订以及措施的应用均由学生自行落实,再由带教教师按照存在问题进行讲述。
2 PBL 教学法优势
2.1 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从空间和时间上可体现出较大的开放性,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获取足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实现原来知识结构的扩充,将自身经验与实际相互联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学生可各抒己见,实现学术自由,学生还可通过小组形式合作研究,互相之间探讨解答疑问。 划分学生小组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仔细讨论教师设计的临床问题,尽量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PBL 广泛性更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弹性[3]。 这一教学中,学生需经假设收集和整理资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具体应用,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也就是将教学和医学知识连接在一起,将基础学科知识和临床知识整合,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2.2 具有系统性与交互性
PBL 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倡导学生自主选题。研究期间,强化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优势。 PBL 教学期间,师生之间应加强互动,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4]。PBL 教学可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克服,解决问题时,学生需综合自身知识形成一套专有的解决方案,构建彼此适应的知识经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教师经提炼和概括后,形成的知识体系会更加系统。
2.3 培养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协作能力
PBL 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轻松获取教师的信息。强调学生亲自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不断思考,充分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面转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5]。PBL 教学要求集体之间的协作性,锻炼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小组讨论和研究时,对每个成员做好指引工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经活跃的讨论,建立竞争意识强烈的关系。 将相关课程的问题尽量多地暴露出来,讨论中还需加深正确理论的理解,不断发现和学习挖掘新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不仅对于理论学习具有一定优势,还可锻炼学生对资料和文献的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指导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给学生的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情境教学法优势
3.1 资料感性促进意义学习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均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情境教学法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创设,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可从全方位对学习对象进行感知。人的意识是功能性结构,不受客体与主体的影响。情境教学法是生理基础与文化社会环境下的桥梁, 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环境,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充分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获取大量的信息,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3.2 激发学生内在兴趣
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会对人的感官起到作用,引发人的好奇心,激发个体希望获取各个方面信息的兴趣,使人与环境、师生之间可以实现互动。由于其是以情境为载体,更能发挥师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帮助学生跳出呆板的气氛,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3.3 帮助学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时,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时,通过充满情感的表情以及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向学生传递,帮助学生获取精神上的升华,健全发展学生人格,达到教学情感目标。
4 分析PBL 结合情境教学法在医院产科带教中的效果
PBL 和情境教学法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案例的选择不仅与临床实际比较符合,还与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相衔接,案例难度以适中为主。若学生临床推理能力不强,面对陌生的疾病,通常很难入手。相反,选择学生之前学过的疾病症状相似的疾病,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推理能力。如:流产护理中,异位妊娠和流产是不同的疾病,但临床表现比较相似,教师需列举异位妊娠病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不同,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前置胎盘案例的讲述,指导学生将血性休克抢救护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新旧知识的贯通。 情境教学的设置上需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不仅涉及技能方面的操作,还可顾及护患沟通方面的技巧,锻炼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好健康工作的宣传[6]。 在这一情境的设置下,不仅可实现教学目标,还可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PBL 和情境教学法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具备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临床带教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授课之前,需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具备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不仅需了解全新的科研进展,还需熟悉临床护理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对于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也应有所准备[7-9]。 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时,遇到困难往往会向教师求助,教师需对其展开适度的指导,不能灌输式带教,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评价角色扮演时,需抓住教学目标,结合临床适当扩展,做好课堂节奏的控制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并做好反馈。 另外,加强建设配套设施,学生主动学习时,需查阅诸多参考资料,不少学生表明教材内容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经常会借助互联网平台查阅资料。 特别是角色扮演情境时通常需借助多媒体,运用视频、照片更加直观的展现出知识[10]。 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其每次在开始新课时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复习,按照对应病例收集新的护理技术,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授课更具有针对性,加上情境的真实性,学生更容易投入和掌握。 此授课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每个环节学生均需参与,增加师生双方互动,是对以往教学枯燥氛围的改善,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
PBL 和情境教学法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明显比传统教学多,异位妊娠并发症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仅需1~2 个学时,而此次教学安排学时3 个,学生花费的课外时间也较多。因此,这一教学方法需在产科带教教学中开展,每学期以2~3 次为宜。 考察学生能力时不能仅凭成绩单,需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实施长期评估。PBL 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使得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习是围绕问题而非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但若是单一应用这一教学方法,难免存在限制和不足,因为这一教学法打破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临床推理能力[11]。情境教学是在教学期间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创设和教学内容接近的场景,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12]。
综上所述,PBL 结合情境教学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比较适用,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助于产妇产科带教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适应新的护士角色,为产科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