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2020-01-20阿力木江·克其克
阿力木江·克其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闯入人们的视野,在众多新型技术的范畴中,追根究底就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也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才得以使广播电视工程从人工模式迈向智能模式,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篇文章就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种种优点,简要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策略,为人们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具体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3.011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社会中,互联网技术如日中升。因其功能的强大,所以被用于很多行业中,也为社会付出了很多。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被技术人员所钟爱,因为计算机技术有着人工技术所不能比的功能,可以把以前人工技术无法做到的工作轻而易举的完成,而且速度快,不耗费人力。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极力推崇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多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点
1.1 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传输信息的质量
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工作中,信息传输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任务,这项任务看似非常简单,但是一旦出现差错,就会误导观众,阻碍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因为大家的认可就是广播电视工程运营的动力,所以数据信息的错误传输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错误的信息传输会带给用户糟糕的观看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而良好精细的数据信息会带给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数据信息的错误还对整个广播电视工程产生排斥心理。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在传输数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的现象,这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信息数据智能化,通过云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监测,减少信息错误传输的现象。没有信息错误的节目,会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观众的呼声高起来,也有助于广播电视工程的良好发展。
1.2 计算机技术可以防止信号传输中受到外界干扰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一个一直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那就是信号传输途中经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信号中断或者信号根本传输不通的现象,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天气因素,大风、雷雨天气等等都会对信号的传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外界因素又是平时不可避免的,一旦因为外界因素导致信号受到干扰,画面的质量就会急剧下降,屏幕中的景象就会变模糊或者出现黑屏的现象,影响观众们观看。虽然人们都知道那些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的因素,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如何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外界干扰而使画面降低的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很多的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人员,也是广播电视工程发展道路上的最大的阻碍。尤其是在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如果有一家广播电视企业可以摆脱信号被干扰的困境,很好的提高画面质量,带给人们清晰稳定的电视屏幕,那么这家广播电视公司一定会在千万同行中胜出,成为观众最欢迎的广播电视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信号传输不通的现象,使屏幕上的图像更清晰更稳定,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也不会被信号不好而扫了兴致。
1.3 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文化追求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起电视节目一遍一遍的重复播放相同的内容,人们逐渐倾向于观看电视直播。所以,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工作中,除了对录制好的节目进行后期加工制作播放以外,还要加强电视直播的各项功能。电视直播的功能不像提前录制的节目一般简单,比如,在直播过程中要保持信号的高度稳定,不能在直播途中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而且直播人员对于信息数据要熟记于心,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传输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将信息数据,信号传输等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整合反馈给观众们,既可以保证观众获取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又可以保证在观看途中不会出现屏幕中断,没有信号的情况,满足了人们对于电视直播的各种要求。
2.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计算机技术在信号传输中的具体应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要想使节目收视率高,观众愿意看,就要将信号传输的问题解决清楚,因为信号传输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兴趣。信号传输稳定,不出现中途断停信号的现象,就可以笼络观众的心思,增强节目的收视率;相反的,时强时弱的信号往往会使观众意兴阑珊,没有人观看的电视节目,最后会慢慢走向失败。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将信号传输出去,避免了由于雷点、风雪等外界因素带来的信号干扰。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所有信号进行统一管理监测,信号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检修人员,大大解决了信号错乱的问题。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将信号的强弱通过电脑屏幕呈现给技术人员,人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信号传输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来,一来可以在信号传输有误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二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测信号的强度,可以代替人的工作,节省了人工检测的时间,为技术人员带来了福音。
2.2 计算机技术在媒体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想将广播电视工程无限的发展下去,在设备上就要进行更替,现在的广播电视工程都着重扶持媒体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加持,将媒体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仅可以美化画面,还能节省大部分时间,而计算机技术的各项设备也可以依靠广播电视这种网络平台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因为广播电视有了计算机这个新型的传播途径,所以人们接收的数据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单纯的广播电视已经达不到观众的需求,只能通过创新节目播放形式来收获观众的喜爱。而且,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不仅可以将数据信息第一时间传送给观众,让观众可以了解社会上的新鲜事物,还可以鼓励观众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知晓,提高了信息共享的质量与速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
2.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新型的信息传播工具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是广播电视仍是大部分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工具。而且观看电视的人群多种多样,有老年人、孩童,也有农民、工薪阶层人,不同的人观看电视的目的是不相同的,有的人为了打发闲暇时光,通过电视观看电视连续剧;有的人为了了解国家信息,通过电视观看新闻节目;当然,老年人爱看戏曲,小孩子爱看动画片,这些都是要通过电视呈现给观众。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人们不仅要求所看到的画面要清晰,信号要稳定,还要求广播电视的播放方式新颖,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接收信号较差,人工管理的数据信息也经常出现差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事物,最终都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掉,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广播电视企业再使用传统技术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而是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不仅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也更富有美感,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 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内容方面的应用策略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不同的是,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需要传输的信号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数字信号的形式呈现出来,所谓数字信号,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数字信号是一种二进位的表达形式,对于信号的分析更加精细,所以,经过数字信号处理过的电视节目在视觉效果上都会大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操控计算机,对拍摄过得素材进行加工,去掉繁琐的部分,过滤掉重复的地方,对剩下的内容进行修整,同时将声音美化,这样节目播出后才会给人们更丰富的视觉冲击。
3.2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操作方面的应用策略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工程中,由于剪辑节目的软件较为简单,设备尚不完善,不能对节目进行深层的休整处理,技术人员并不注重对于电视节目的细节制作,仅仅是将图片原汁原味的展示给观众,因此,以前的电视节目中的人物没有经过美化,色彩也是黑白的。而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物都是经过美化,很合理大方的出现在荧屏内,这些操作都是以前的广播电视技术做不到的,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
3.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策略
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传统的广播电视制作效果欠缺很多東西。首先就是颜色上的粗略,设备的缺乏使得无法对素材的色彩进行编辑,所以拍摄出来的画面很多都是没有颜色的。其次就是节目细节的问题,以前的设备不足以将节目的细节处理完美,以至于很多的节目制作出来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就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耗时耗力,不仅需要技术人员耗费大量的精力对后期的节目制作进行修整,而且也极度消耗时间。而计算机技术引进广播电视工程中以后就大不一样了,在用摄像机拍摄完成节目需要的素材以后,可以将拍摄的素材上传到很多不同的剪辑软件中,轻而易举就将成品剪辑完成,这样既解放了人力,节省了时间,又可以剪辑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效果,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技术人员通过操控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使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信号传输变得稳定,人们可以观看到清晰的屏幕画面,还可以将数据信息更清晰更准确的提供给观众,让人们收获到正确的信息。所以说,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参考文献:
[1]吴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2):27-28.
[2]张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9(7):220-222.
[3]王维杰.探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5):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