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背景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20强德霞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测绘岗位

强德霞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0 引言

无人机的诞生对某些高风险、高难度任务的处理需求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民用无人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西北工业大学尝试将固定翼无人机用于地图测绘和地质勘探[1];2007年专业级无人机开始走向市场,应用在灾害救援、地图测绘等领域,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迅速成熟带领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2]。随着各行业对无人机应用技术的需求增加,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引入了无人机教学设备,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来满足用人单位对无人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1 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内容

1.1 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改进教学课程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发展迅速,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民用无人机下游需求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电力、石油、减灾、林业、气象、国土资源、安防、海洋、水利、测绘、城市规划等多个行业。目前,无人机在测绘和农林植保两个领域需求较为迫切。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调研于2017年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院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定位是,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培养适应无人机行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无人机专业技能,能在无人机应用领域面向无人机操作、无人机维护、无人机培训、航空摄影测量等不同方向发展,从事无人机相关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岗位需求是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针对岗位设置相关课程则是应对学生在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3]。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以及拓展课程。课程的设置以无人机基本构造与飞行原理为基础,在学生掌握无人机基本操控的基础上,调研社会各行业各岗位的需求,以无人机需求较为迫切的行业技能为方向,提炼出相关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例如近年来传统测绘逐渐被无人机测绘所代替,测绘是无人机发展较为成熟平稳的应用领域,无人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技术和应用革命,无人机航测逐渐向平民化转变,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核心课程中则以无人机测绘为核心,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当前测绘行业的无人机的应用技术。在拓展课程中,聘请各企业技术人员来传授行业最新动态、最新技术,使学生扩展知识,扩充眼界,为就业提供多一层保障,且提升了学院就业率。

1.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完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重点是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扎实的理论教学主要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素养,实践教学则是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1.2.1 以赛促教,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技能竞赛如同一座风向标,竞赛中对选手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指引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案例为载体来选择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理论为基础,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可行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2 以赛促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日常组织学习中,仅靠课堂教学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课堂教学和技能大赛,课堂教学主要完成真实任务解决过程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技能大赛主要是自主学习,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学习技能、交流经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注重内化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2.3 以赛促赛,构建良好竞争机制

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锻造竞争意识。每年学院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无人机测绘大赛与全省无人机测绘比赛。以赛促赛,既能够通过竞赛来筛选竞赛潜力大、参与兴趣高的学生,又能进一步推动优秀选手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

1.3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

民航局在2018年8月颁发《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的意见通知,以后AOPA培训就考的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执照和机动车驾驶证一样有法律效应,起飞重量在7公斤以上的无人机必须持证上岗。这意味着从事无人机应用技术行业必须有执照。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指数”制度试点方案》,在全国1+X证书试点制度推进过程中,教育部门批准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组织实施。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也将成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必要条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至关重要。

学院与培训机构合作,使学生顺利获得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学院有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实训室建设,培训机构有完备地、规范地考试机制,学院与培训机构强强联手共同培训学生,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由理论和操控两部分组成。理论主要是无人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基本课程设置中,教师在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已融贯通。学院有优质的无人机设备,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掌握无人机的构造、飞行原理以及无人机的基本操控,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生产。

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控技能之后,培训机构则对其进行标准化测试。理论考试通过之后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操控训练。由于学生在教学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控技能,在后期的培训中有较强的领会能力。

学院与培训机构合作参与学生的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不但强化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且节省了培训时间,提升了考核通过率,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2 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调研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行业岗位应用要求以及专业发展特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性,增加岗位需求知识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社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2.2 融合比赛机制,设置教学任务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按照比赛标准设置教学任务,以任务为主线,以案例为载体,考核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

2.3 校企合作探讨,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计划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的获取是一个较难的过程,学院与培训机构共同协商,制定培训计划,提升考核通过率。

3 实践效果

1)根据学院特色和行业岗位需求,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于无人机培训与测绘方向。学生学习的无人机基本课程与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完全可胜任无人机培训岗位;学习的核心课程完全可胜任无人机测绘岗位;拓展课程则强化了基本课程和核心课程,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根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改进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以任务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比赛规范为标准,促进教师对无人机应用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根据无人机驾驶员考试规范,合理利用学院教师资源和实训室设备,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与实践操作,培训机构利用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无人机操控动作纠正,提升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4 结语

在“无人机+”背景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置,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但体现教师的综合水平,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无人机技术应用的普及,无人机驾驶执照对每一位即将从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总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满足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测绘岗位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