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造物智慧启迪潜水装备箱设计

2020-01-19霍雯朱斌

绿色包装 2020年11期

霍雯 朱斌

摘要:馄饨挑儿是早年间街头小贩的重要生产工具,它长期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既见证了岁时的变迁,又饱含着丰富的传统造物智慧。馄饨挑儿没有一处部件是单一功能,且各部件的结构及形态均符合整体设计的造物智慧,“行走”和“停驻”两种状态的功能转变方面都有着非常合理且巧妙的设计和安排。通过解读“馄饨挑儿”的传统造物思想和价值取向,融合实际生活体验和智能化的语境,对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进行设计实践,探索传统造物的观念和价值,从而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馄饨挑儿;传统造物智慧;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0) 11-0069-04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山西民俗建筑文化承变与设计应用研究”(2019W85)阶段性成果。

The traditional creation wisdom of Wonton Shoulder Pole

HUO Wen, ZHU Bin(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xi Taiyuan 030008, China)

Abstract: Wonton shoulder Pole wa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tool for street vendors in the early years. It has been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for a long time. It has not only witnessed the changes of the year, but also is full of rich traditional creation wisdom. No part of Wonton shoulder has a single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of each part are in line with the creation wisdom of the overall design. The two states of "walking" and "parking" have very reasonable and ingenious design and arrangemen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values behind the design of the “wonton shoulder pole”, it is hopeful to integrate real life experience with intelligent context to design the recreational scuba diving equipment box. Thus we can explore the concepts and values of traditional designs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urrent era.

Keywords: Wonton Shoulder Pole; traditional creation wisdom ; scuba diving equipment box

引言

中国传统造物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上古延续到近现代;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传统造物基本上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任何一件器物都蕴含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是无可比拟的设计资源宝库。我有幸参与了南京艺术学院在2019年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产品设计创新研究”,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中国传统造物的魅力,最后选择馄饨挑儿这一民间事物作为传统造物智慧点,结合自己休闲潜水员的实际经历,进行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的设计。

1 馄饨挑儿概述

1808年清代的沈复就曾在《浮生六记》的“闲情记趣”一篇中写到过馄饨挑儿:“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①”此处鲍某所挑的担子便是俗称“骆驼担”的馄饨挑儿,因为它方便移动、功能齐全的分区和整合设计很好的解决了户外加工食物的难题。

1.1骆驼担

“骆驼担是昔日苏州小吃摊贩创造的一种流动食担,因外形犹如骆驼而得名,苏州人还称之为‘两间半‘骆驼担子或‘馄饨担‘糖粥担。”②多用于售卖馄饨等价格低、利润薄的小吃。在那个时候这些小吃很少有专门的店铺经营,多是小贩挑着馄饨挑子走街串巷的叫卖,当他们挑着挑子行进的时候就像是藏在骆驼或者马的肚子下面,所以这种馄饨挑儿才有了“骆驼担”或者“马头担子”等俗称(如图1)。

1.2南北差异

在许多关于老北京的书籍(如李维基《我们的老北京 古稀土著的京华琐忆》)或者北京的老照片中我们也经常见到馄饨挑儿,但是与上文中提到的骆驼担略有不同,虽然同样一边是炉子、一边是柜子,但是整体造型都是方正的,这是因为北方的馄饨挑儿多由木头制成(如图2)。而前面提到的“马头担子”和“骆驼担”则是由延展性和柔韧性更好的竹子搭出骨架、结合少量木板制成,这种馄饨挑儿多见于我国南方,如苏州、上海。无論是哪种形式的馄饨挑儿,都体现着传统智慧中的收纳与整合设计,真正做到了“走着是挑,停下是摊”。

2 传统造物智慧梳理

2.1各功能分区的整合设计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骆驼担”馄饨挑儿主要可以分为五个功能区,挑子前端的炉子、挑子上方的置物架、挑子后端的抽屉、挑子下方的扇形空间和挑子中间的行走功能区。五个功能区互不影响又相互协调:挑子前端摆放的是煮馄饨用的小炉子,即使在走动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观察到炉火的情况;上方的置物架,摆放制作馄饨所需要的各种餐具和佐料,这些东西可以平稳的摆放,而且放在中间位置的上方不会影响挑子的平衡;挑子后端的抽屉用来放提前赶好的馄饨皮和馄饨馅,放在抽屉里面可以防止在行走过程中食材受到污染;挑子下方的扇形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柴火等杂物;挑子中间的行走区可以由商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看似独立的每个空间都整合在一担“挑子”上,支撑着馄饨从成产道贩卖的整个过程。

2.2 走着是挑儿,停下是摊儿

馄饨挑儿的造型十分独特:当馄饨挑儿落地的时候,挑子的一头儿用来放置煤炉,上面搁置方形的晾盘,中心掏一个圆洞架锅用以烹调和加热食物;另一头放着带抽屉的货物架子,两头的中间是个拱形的格子,上面放置碗、调羹、酱油、盐、醋、榨菜丝、葱花等调料,完全可以满足小贩制作、贩卖馄饨的需求。当小贩需要走街串巷招揽生意的时候,馄饨挑儿就是他们的移动店铺,扁担固定在两头的格子上,人弯腰进入“桥”,便可以挑起担子。小贩挑着担子步履轻盈,一只手扶着扁担,另一只手和步伐配合着来回摆动,两头只是微微地颤悠,锅里沸腾的高汤一滴也洒不出来。一架馄饨挑儿在一走一停之间完成了从挑子到店铺的转换,真正做到了“动静皆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转化提供了很好的设计范例。

3 启迪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设计

3.1设计分析

作为一名持有休闲潜水执照的休闲水肺潜水员,在潜水装备箱的使用上有很多切身的实践和体会,生活在内陆城市的人想要进行潜水活动,需要带着相对沉重的休闲潜水装备奔赴遍布世界各地的潜水点,如浮力调整装置(Buoyancy Control Device)、调节器、电脑表、面镜、呼吸管、蛙鞋、潜水服、潜水靴、潜水手电等,这些水肺潜水的基本装备在干燥状态下的重量也基本达到15公斤(具体重量依装备品牌会有少许差距),再加上潜水行程中所需要的其他行李物品,在托运和路途过程中都需要便携的装载和运输。而现有的潜水装备箱并没有很好的满足这一切实需求:首先,现有的潜水装备箱多为双轮设计,对于相对沉重的装备来说,无论是携带还是移动都略有不便;其次,现有潜水装备箱多采用防撕裂尼龙等软质材料的箱体,不能很好的对箱体内的潜水装备进行保护;再次,现有潜水装备箱的箱体开口多位于箱体顶部,只能将生活装备和潜水装备一起收纳,在拿取潜水装备时非常不便。所以在看到多种功能合理划分和整合的馄饨挑儿时,便产生了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的设计构想。

3.2设计构思

一个完整的休闲潜水过程可以分为潜水前、潜水中和潜水后三个部分,在整个休闲潜水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好的情绪体验,但是潜水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潜水装备收纳、潜水装备托运等)和潜水后的清洗晾晒工作(潜水行程中每天3-5次潜水需要频繁的换衣、洗衣,晾晒空间紧张等)会让人产生一些负面的体验感。通过对“水肺潜水体验流程图”展示出的潜水行为、情绪体验、潜水痛点的整合,可以得出休闲潜水装备箱的四个设计机会点,即通过箱体收纳空间的整合改善潜水装备的收纳;通过箱体外部结构的强化解决潜水装备的托运安全问题;通过箱轮固定装置的设置解决因海浪导致的房屋内物品倾倒问题;通过增加箱体拉杆的伸缩功能解决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

3.3设计实践

馄饨挑儿没有一处部件是单一功能,且各部件的结构及形态均符合整体设计的造物智慧。将实际的休闲潜水需要与休闲水肺潜水体验流程得出的设计机会点相结合,在休闲水肺潜水装备箱的设计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以期达到“走着的时候是箱子,停下来的时候是固定晾晒装置(如图4-7)”。

3.3.1箱体结构强化和空间整合——ABS材料+防撕裂尼龙

首先针对整个箱体进行了结构拆分和重组,在ABS箱体外部增加可拆卸的防撕裂尼龙材质的背包(如图4),在箱体上增加储物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从箱体分离下来直接登机(如图5),完成箱体储物空间的按需整合。箱体本身则采用ABS材料,一方面可以强化箱体外部结构,对旅途过程中水肺潜水装备更好地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水,以服从拉杆部分新增加的晾晒功能。

3.3.2箱体的便捷行进和停驻——万向轮+固定装置

将常见的双轮更换为四个万向轮,是为了方便沉重的水肺潜水装备在行进过程中的运输;箱轮的固定装置则是针对箱子停驻放置的状态而设计(如图6),在船宿潜水过程中,由于海浪波动箱子放置不稳会造成屋内空间的轮乱,更不可能满足装备的晾晒功能,所以在四个轮子上都增加固定装置,以稳定箱体便于潜水衣的晾晒。

3.3.3箱体增设晾晒功能——拉杆可延伸为晾晒区域

一般的潜水行程中,无论是岸潜还是船宿潜水,每天基本都会下水3-5次,而每次潜水结束后为了保暖和舒适的考虑都需要及时更换和晾晒潜水衣,这便造成了晾晒空间的严重不足,在箱体拉杆的把手处增加延伸装置,便可以将托运、行进过程中的箱子变成可以晾晒潜水湿衣的空间(如图7)。

4 结语

一件是民间摊贩走街串巷的贩卖工具,一件是现代潜水运动的专业装备箱,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件事物,因为传统造物智慧的启迪产生了联系。虽然经历了多次的草图绘制和方案修改,现在的设计可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通过对馄饨挑儿造物思想和价值取向的解读,以数字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来探索传统造物的观念和价值,有利于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的价值,值得继续开展、钻研和尝试,努力做到既传统又现代、既历史又现实,既包含传统造物智慧又顺应现代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霜枫社,1924.

[2] 环球社编辑部.图画日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王琥主编.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 卷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7.

[3] 刘善龄,刘文茵.画说上海生活细节 清末卷 [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

[4] 青木正儿,内田道夫.北京风俗图谱[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5] 吴文治.里弄街头的移动厨房:近现代上海流动食摊骆驼担设计研究[J].艺术探索,2020,34(1).

① 沈复.浮生六记[M].霜枫社,1924,P41.

② 吳文治.里弄街头的移动厨房:近现代上海流动食摊骆驼担设计研究[J].艺术探索,202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