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最缺的是“将才”

2020-01-19罗成友

当代党员 2020年24期
关键词:李伟经理人现代农业

罗成友

人才匮乏,是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瓶颈。

笔者到基层调研,听到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缺人才”。在乡镇机关,反映最多的是缺少能够写出一手好文章的人才;在村和社区,反映最多的是缺少能够担当起治理重任、领头发展的人才,缺少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

其实,目前农村最缺的,是既懂市场,又懂农业,还懂政策、懂管理,而且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冲锋陷阵的“将才”。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等发布的新职业中,农业经理人作为一种新型职业,正式进入“三百六十行”中。

顾名思义,农业经理人的职责,就是对现代农业进行经营管理。国家相关部门正是基于现代农业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专业化的要求,制定并颁布了农业经理人要达到的标准。

而农业经理人,就是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将才”。

其实,农业经理人这一“将才”,在一些地方早已引起重视。早在前两年,就有一些地方对农业经理人进行重点培育。

沙坪坝区中梁镇有一个农场。两年前,这座农场的经营者李伟,就被沙坪坝区作为农业经理人进行培养。

农业经理人与其他农村人才有何不同?我们不妨从这位农业经理人的具体实践中来看一看。

大学毕业后,李伟辞了城里的工作,与人合伙,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这些年来,从最开始流转土地做农场,到在几百亩土地上发展起智慧农业和农旅融合的旅游产业,再延伸到为城市居民和单位进行农产品配送,李伟把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成了从生产到餐桌、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从农业到旅游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展现的不仅是这位农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更是全方位的综合管理能力。

从李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经理人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要真正做好农业经理人的工作,最起码需要在四个方面有较强的能力。

首先,要有懂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善于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在农业经营中,运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依法依规进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李伟在发展和经营农场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国家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的诸多扶持政策。

其次,要有真正懂农业、经营农业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农业,并不只是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而是指“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是融入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是以市场为先导的市场農业。

再次,要有懂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农业经理人,不仅要组织好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更重要的是要使所生产的农产品能够成为有市场的商品,并顺利销售出去。因此,作为经营管理者,需要懂得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

最后,要有懂管理、善于管理的能力。现代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是要获得效益的农业。因此,现代化的管理极为重要。农业经理人如果不懂管理,必然经营不好农产品,其经营的产业项目,也很难有好的效益。

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当前最缺的就是这种复合型的“将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才振兴方面,尤其应加大对农业经理人这类“将才”的培育,切实补齐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板”。

“将才”的培育,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靠发号召、拿点钱就能突击出来的。关键在于要创造一个适宜“将才”成长的大环境,出台激发“将才”内生动力的好措施,持续稳定地让“将才”扎根农村,经营好现代农业。

猜你喜欢

李伟经理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田”野里的乐趣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制造”年兽
现代农业
喜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