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价值意蕴

2020-01-19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人格

李 聪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诚哉斯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化育人心、慰藉心灵、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德育元素,在现代化国家建构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时代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家国情怀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繁富、博大精深,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深刻指出,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2]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份遗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曾取得辉煌成就,创造了“满天星斗”般的早期文明。华夏各族在长期的交往中,血脉相连,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在华夏大地上,最终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中轴,儒释道互补为特点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在家国关系上,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以,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绵延千年而不绝,历经百代而不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这种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不惜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表现的是不屈不挠、慷然赴死的千秋丹心。戚继光抗倭,高扬的是炎黄子孙面对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励中华民族发奋图强……泱泱中华,文脉永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崛起,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传统,正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仍然是维系一个主权国家存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深藏国民内心深处最深沉、最激烈、最高贵的精神元素。把这种精神元素通过高校思政课这个平台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孕育大学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是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

(二)家国情怀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3]49安全问题是目前主权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而在现实中如何把这种“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到高校,引导高校大学生关注国家安全是一个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个平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尤其是当今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世界情形乱象环生,这更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为国家安全而奉献自我。高校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栋梁,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家国认同和文化自信。当代大学生也只有具备这种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安全,并非要高校青年学子盲目排外,文化自恋。恰恰相反,高校思政课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就是要使大学生理性平和,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借鉴,为我所用。所以,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要“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4]4,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5]4诚哉斯言,我国只有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才会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现代民族国家。从这个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的大学生不但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更具有世界眼光和理性精神。

(三)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个历史使命,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政课更是担负着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提升政治素质重大历史使命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政课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气质,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把传统文化中的“忠君报国”思想转化为现代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认同观念。同时,高校思政课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融入,使青年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满怀骄傲和自豪,对在多灾多难中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充满感情和依恋。所以,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的引导下,要使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真实内涵,深刻认识中国梦不但是青年大学生个人理想的自我实现梦,更是中华民族的振兴梦,民族国家的富强梦,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培养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感,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理想信念,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使青年大学生立足共同理想,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要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青年大学生献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关爱教育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而社会关爱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功能的外在表现。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社会关爱功能

泱泱中华五千年,贯穿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德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相关爱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体间讲究社会关爱、团结协和的文化特征,使风俗各异的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刨除成见,形成合作,并最终融合成有共同文化认同和精神记忆的强大国家。所以,有学者指出:“没有这种共同的文化认同,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历史文明共同体”[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功能是以彼此立德为根本的,中国古代从政为官讲“为政以德”,以德率众,才能官民一体。这其中内含着社会成员彼此间要在德行的引领下相互关爱。中国古代从戎卫国讲“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以牺牲自我换取国家的永存,这是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人间大爱;中国古代商贾贸易讲“合义取利”,危机关头甚至会“舍利取义”,这是让利于别人,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

(二)社会关爱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和谐特色。孔子总结为“崇仁爱义”“尊礼孝悌”“诚信友善”等伦理价值,这些伦理价值强化了以血缘和地缘为主形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了华夏子孙“立己达人”“敬业乐群”的优秀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文化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先民和华夏子孙,使之彼此关爱,和谐共处。所以,世界历史发展到当下,如何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资源,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坚定青年大学生“仁爱共济”的理想信念和“立己达人”的价值目标就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如同思政专家邓球柏所概括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做人做事,以培养高素质的杰出人才,而传统文化中就包含大量做人、做事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处、交叉点、结合部。”[7]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高校思政课要抓好这个共同点、交叉点和结合部,强化对大学生进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三)社会关爱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具体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等。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化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8]49。所以,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从总体上看,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的现代公民。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则是从社会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目的是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在国家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其中“社会建设”是重要布局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对大学生进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正确认识人类和动物、弱者和强者、自身和他人的关系,让大学生从灵魂深处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物我一体的哲学理念和仁爱共济的乐群态度。如果当代高校大学生把这些社会关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人格修养教育

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个体的人格修养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体修身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高校青年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中最为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创造性的“拔节孕穗”年龄阶段,加强大学生个体的人格修养,使高校青年健康成长为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奋斗着的有为青年,关涉我国人口质量的高低,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实现。所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修养,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相对于家国情怀教育和社会关爱教育,如果说家国情怀教育和社会关爱教育分别是针对国家和社会层面,培养的是高校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群体协作能力,那么“人格修养教育”则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问题而进行的思政教育。因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关系上看,“爱国情怀”“社会关爱”的前提,都必须是个人人格修养的提升和完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要求大学生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心怀大爱,悲天悯人,有着尊重世间一切生命的悲悯,怀揣民胞物与的仁爱,竭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祖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规避各种不良亚文化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二)人格修养教育倒逼高校强化思政学科和课程建设

从高校思政目前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来看,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从学科建设的维度看,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学科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起的基础性导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六个二级学科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二级学科设置还是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在哲学和文学门类上都有所体现,但这无法替代具有德育功能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从课程安排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五门课程组成,如果把高校思政课的讲授内容笼统地分为“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包括法律教育)两大板块,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之后,思政课不管是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还是学科建设的质量方面都较之前有较大进步,但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以对青年学子进行人格修养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仍然相对薄弱。按照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设置,能够集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只有一门,那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以,在对学生大力进行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让“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科体系,大力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现代公民。

(三)人格修养教育需要完善高校思政课运行的体制机制

加强思政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修养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要充分利用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理论资源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人格修养无涉考试成绩,无涉金钱、高位,这里需要的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广大高校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体现,这种优秀的品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完善。为了实现“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目标,各类高校要建立家校合作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单独的家长辅导员见面会,就学生修身崇德的具体表现进行交流沟通。高校应积极尝试建设国家、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体系,实现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文化熏陶和道德践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始终置身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间断的熏陶之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7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当代青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使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及其强大的教化功能得以重新激活,这是极其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国情怀(组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