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研究及启示
2020-01-19张宇驰
张宇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1]。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职业教育的优势于一身,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目前来看,试点的成本较高,收效较低,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形式化现象。不少职业院校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即便找到合适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一旦企业新员工需求减少,合作就难以为继。也就是说,如果合作企业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将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2019年11月至12月,笔者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成员,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赴德“工匠之师”境外培训,就德国职业培训体系理念、双元制教育系统、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开发、职业教育中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教学法、职业教学计划框架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交流。本文将从分析中德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入手,结合我国国情,就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
二、中德职业教育以及“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差异性
(一)中德职业教育对象认知和学习能动性的差异
德国职业教育以及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之所以特色鲜明,卓有成效,和德国的文化背景、发展理念、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和德国成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息息相关。德国的职业培训体系理念源自历史上哲学家康德、马克思、洪堡等人对职业的理解,以及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动机主要是凭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职业,或者是希望能早些独立,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而且这些学员在参加双元制学习前,学员已和对应企业签订了学徒协议,企业需要为这些学徒支付职业教育培养费用,同时还要向学徒支付工资。实际上这些学员已成为企业的员工,所以这些学员有动力,也有义务去认真学习,职业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教这样的学生也相对更加轻松。而我们国内读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中学成绩不理想,或者高考考不上本科的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了职业教育,甚至很多人对所学专业无兴趣,选择的原因更多是父母亲的意愿或者是盲目地听从他人的说法,所以我国职业院校的老师往往为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大伤脑筋。
(二)中德职业教育政策体制上的差异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和职业岗位紧密对接的,政府通过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进行政策上的保障。Thomas Sondermann在《2005年德国职业教育改革法案——新意和不同》中对《德国职业教育法》改革的背景、目的、改革内容做了详细解析,总结出通过标准的革新和完善能够有效推动双元制教育进一步发展[2]。目前德国有20%的企业在进行双元制培训,学徒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企业完成,按学习时间比例来计算,通常一个星期只有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其他四天在企业跟随师傅学习或者工作,他们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是在职业教学计划框架下,基于工作流程,对接企业真实项目的针对性学习。德国的职业教学计划框架是由雇主代表(企业业主)、雇员代表(企业员工)、国家代表(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学校教师代表四方通过多轮研讨制订出来的,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同时德国各职业对应的商会将对职业教育培养的学员进行统一的认证考试,只有在职业教育结束前通过商会的认证考试,才能得到相当于专业工人的等级。从而全方位保障了职业教育培养的质量。我国的职教专家姜大源对近年来“双元制”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做了研究,重点介绍了“职业教育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最新的发展变化,突出了职业教育发展中标准体系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建设思路[3]。而在我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是由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制定,与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制作的工作流程有偏差,毕业要求相对较低,使得学生的技术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毕业后往往还需要企业进行再培训才能上岗。
(三)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差异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采用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的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很少进行长篇大论的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员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将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小组演示。精心设计很多和学习主题相关的作品制作和游戏环节,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性思维。无形中,学员在小组竞争和作品呈现中,能自觉进行分工,展现各自的才智,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种基于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员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所学内容也更易理解和接受。体现了德国职业教育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在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收获往往更多。而在国内,尽管我们的职校老师都已经开展项目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尝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偏重于知识体系讲授,总是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乏味的教学手段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偏低。
三、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启示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德国职业教育虽然在企业参与度和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更具优势,但就其专业知识培养的学科系统性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他们的学员如果希望继续到综合性大学进行学习,还需要进修一部分课程。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知识的系统性传授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为学生升本读研等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所以我们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一些优秀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来开展教学改革,方能扬长避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建立“X证书标准+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
相对德国职业教育而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是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体系。国内职业教育的学者陈保荣通过对各国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的比较研究,强调国际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让企业、学校发挥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同时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组织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4]。我们可以将教育部大力推进的“1+X”证书制度作为切入点,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参照指南。研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校企双元育人运行模式和资源整合机制,形成“X证书标准+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相结合的校企育人模式和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体系,来有效推进“1+X”试点工作,吸引更多合作企业加入X证书试点,最大程度地提升证书效度和认可度。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现代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其中的难点痛点就在于模块化课程改革。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改,怎么改。前面提到的德国职业教学计划的框架,以归纳的职业领域所需的各项能力去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而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工作流程,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流程中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和领悟到各知识点在真实企业工作情境中的应用,每个实践操作环节在项目工作流程中的意义。如果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基于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教学,相信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提高。谢琪与丁金昌结合“双高”计划建设要求,对“双元育人”体系构建和实施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双元育人是“双高”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双元育人”新体系[5]。所以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改革也可由此入手。将专业课程按工作流程重新组合,把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基于工作流程组合的模块化课程中,并以此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我们可以首先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班开展试点,发挥校企协同资源优势,在学校和企业开展培训的职业学习领域所需的项目载体和学习情境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制订,极具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三)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充分应用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使课堂活起来,应用基于网络和手机app的“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教师更多承担“主持人”的角色,组织学生按照认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反馈反思)-评估-认知的完全行动模式开展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专业兴趣小组、创新创业活动,专业教师加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专业教师加企业技术人员的课题研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不能理解和操作为对学生“放羊”,必须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加以改进,最终目的是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提升,并更具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但基于中德两国文化和国情上的差异,我们只能借鉴不可能将其生搬硬套过来,更不能对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妄自菲薄。我们需要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好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合作共赢,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教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