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路径

2020-01-19盛显容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盛显容,熊 媛

(1.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0;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1],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独特优势。习近平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2]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进入近代以来,它却因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曾经陷入过百年惶惑。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鲜活的时代内容,才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重放光彩。当然,历史上任何思想都不可能绝对正确,必然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由于时代的变迁,即便是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也不能完全照搬到现代,而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给予现代性的诠释和调适。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对传统历史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具有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迸发出新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独特魅力,真正融入到当今世界优秀文化体系之中,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呢?又何以可能实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人民追求的目的是“未来”和“创新”。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不仅仅是“厚古”,更重要的是“鉴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追求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与时俱进和与世俱进,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找到了方法论上的路径。

一、科学扬弃——遵循辩证唯物的历史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扬弃,就是既有发扬又有摒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提出要坚持“批判地继承、科学地扬弃”的态度,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基因和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

在2013年“8·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即坚持辩证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此前,习近平就提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反对用绝对主义的态度对之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3]随后,他又进一步提出“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的观点。所谓“有鉴别”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具体分析和存真去伪,肯定中有批判,否定中有保留。“有扬弃”简单说就是扬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表述和观点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体现了辩证唯物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既积累了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也蕴涵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厚智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穿透时空和历久弥坚的作用和价值。然而,他又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4]

中华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蕴含着各种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难免会烙上历史和时代的印记或局限性。今天借鉴古人的智慧,但绝不能简单盲目地直接套用它来解决当今中国的各种问题,必须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地分析,合理地扬弃。

习近平总书记遵循辩证唯物的历史观,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科学的扬弃与批判地继承,既与历史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也与文化保守主义区别了开来,为正确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指向。

二、文化融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会贯通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但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语境”下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已经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了。它必须有一个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或者说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一个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穿起本民族的服装”。[5]这个“本民族的服装”应该理解为集中体现该民族特色和形式的文化。要围绕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由此可见,“穿起本民族的服装”的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中国大地的土壤,从而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毫无疑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现代化的因子,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文化融合的内涵

文化融合是指几种具有不同特质或者形态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彼此影响和相互吸收,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必须注意,“文化融合的结果当然不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亦不是各取两种文化之长混合而配制另一种最优的全新的文化形态。”[6]换句话说,就是以其中某一种文化为主体,通过融合其他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很明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融合中,这个主体文化必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主动去吸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并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普适性的文化。或者说,他们二者之间的融合贯通,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和当下时代精神,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本土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科学分析与批判继承,乃至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型做出贡献

毋容置疑,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化思想。自从进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后,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让中国逃离了“文化复古主义”的陷阱。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连贯性。任何民族在其构建“现代自我”的大厦时,必须以“传统自我”为根基,而绝不能忽视甚至割裂历史传统,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并加以改造和调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建构也离不开“民族的服装”,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文化复古主义”无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故步自封为保守的静态体系,盲目地夸大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主张“全盘复古”,则是不可取的,也是有害的。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才开始了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进程,并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另一方面,它避免了“全盘西化”的命运。近代以来,随着东方文明的式微和西方文明的崛起,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出了问题,于是开始怀疑、批判和否定中国文化,把它视为落后、僵死和阴暗的文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能支持中国的发展。甚至认为,改变中国这种“文化劣根性”的根本出路在于“向西方学习”,进而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膜拜心理,“言必称西方”,西方成了普世真理的源泉,“全盘西化”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最便捷的路径。但现实却给了极为残酷的教训。反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吸纳了人类一切先进文化,对包括优秀西方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和思潮,也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利用的原则,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欣欣向荣。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

从文化的源头上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产生于异域的外来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是一种内生性的文化,几千年来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里自我生长和演变着。应该说,这种文化传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惰性力量。这种惰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为什么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并接受它的调适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契合性与互补性。二者虽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下,但都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适性精神。

1.二者在内容上有相通性

一是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唯物主义的传统,又富有辩证思维,如《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有相互契合之处;二是在社会理想方面,儒家追求的“大同”理想、“小康”社会以及“天下为公”的美好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有相通之处;三是在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既坚持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感,并将社会责任的实现建立在个人品德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很明显,儒家的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一切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等观点有相通之处。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容易产生共鸣之处,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

2.二者在精神特质上具有一致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精神特质。“世界的,才是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科学理论,那么它必然具有理论的“向上的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在其“向上的兼容性”的范围之内。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民族国家生根发芽,就是因为它具有开放包容和发展自我的精神品质。反过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一样成立。只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才有与世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既能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基因,又能“睁眼看世界”,“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7]正是如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融合中得以繁荣发展。由此可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其追求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极好通道。

三、与时俱进——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近代以前的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延续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古老而传统的社会,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自成系统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维系了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稳步发展,更造就了世界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然自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蚕食和“排闼直入”,先进的中国人在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治世的良方时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近代中国的落后“是出于文化的劣根性”,中华文化不能适应现代文明因而无法支持中国的现代化。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为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旅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之一的文化现代化,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并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耦合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时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思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方法论路径,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种文化思想是否符合时代,适应时事,是否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首要的标准和要求就是看其能否反映和表达时代进步历史发展的规律,能否表现出时代文明进化的内在要求,能否丰富、提升和扩展时代进步的内在精神。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化的阐释、转化和改造,赋予中华文化基因以鲜活的时代生命。[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突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不能食古不化,墨守传统,而应该既坚守中华文化的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既坚定文化自信又不断修复转化,用富于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和文化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相融通,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主体,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与时俱进。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包括科学文化) 的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对它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不是全盘接受和照搬套用,而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创新性发展,使之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解决时代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吸纳中创新,积淀新的文化底蕴,孕育新的文化形态,并指引着中华民族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而提出的“双创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融合,找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建构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体系,并使之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1]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超越传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与创新,才能更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改革和“两创”能力的提高[9],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重获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中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