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2020-01-19王健伟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
王健伟 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
我国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要想所有突破必须有足量的资金支持,通过资金流的汇入来帮助企业可以投资到更多的项目中来获得高额收益,于是就有企业融资的举措。企业若是想要进行融资,除了自身原有的原始资金以及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积累之外,只能借助民间的资本或者银行信贷来进行融资,但无论是民间资本抑或者是银行能为企业提供的资金额度极为有限,对于企业的发展速度会有较大的限制。若是能够在企业中发展债券融资,就可为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其有更多的方式来聚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带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帮助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稳固。
一、企业债券融资模式发行过程中的阻碍
(一)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等
企业在进行债券融资的过程中企业与投资人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交易的,理想状态下,交易双方对于商品的信息有同等的了解,才能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就像是买家去房产企业购买房子,企业必须告诉买家房子有多少面积,户型是怎样的,供暖是怎样的模式,将房屋信息全部提供给买家并告知其价格后,由买家来评估房子是否值得购买[1]。企业债券融资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借贷者对于企业将要开发的项目中潜存的风险应该是要有足够的了解的,但从实际的债券发行模式来看,这一点是比较难做到的,企业对于项目的风险盈利会有详细的了解,但借贷者通常并没有,也就是说债券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等。
(二)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对于企业的债权发行,以及通过债券发行所筹集的资金将会有怎样的使用都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与限制的。比如说,国家要求债券发行企业的规模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再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连续三年的盈利才能在第四年时进行债券发行。这些严格的规定固然让债券市场变得更加安全,借贷人的资金回收更有保障,但也意味着很多经营并不稳定的企业是极难成为债券发行方的。比如说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大多数实业企业都出现了经营上的亏损,即使是历年盈利极有保障大型企业也不例外,其明年若是想要进行债券发行自然很难实现。
(三)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
企业在债券发行的过程中,国家不但对企业的债券发行以及资金用途有所规定,对于其所募集的资金的来源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这是为了确保单位或者个人的投资都是合法的,进一步保障企业债券市场的运行安全,再者也是为了促进更多不同的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帮助债券市场的资金供给更加充足,资金结构更加稳定,整体上对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实际的市场发展并没有按照国家预期的进行,具体表现在我国当前的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且流动性也比较低,这正是因为市场资金供给不足造成的。
二、构建企业债券融资模式的可行方式
(一)制定债券发行的核实制度
在构建企业债券融资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债券发行的核实制度,这是为了保障债券融资过程中借贷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其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的风险。国家监管部门需要对企业提交的债券发行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其合法的同时也符合相关标准,至于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本金及利息,则需要交给社会中帮助进行债券发行的专业机构去进行审查。与此同时还需要监督企业对于自身将要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依法进行披露,确保借贷人能有足够的信息去分析该项目投资的风险,减少企业债券发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经济纠纷。
(二)构建企业债券发行担保体系
为了提供给需要进行债券发行的企业更多进行债券发行的机会,可以构建企业债券融资担保体系,通过对企业资金信用的审核来确定可以进行资金扶持的企业,帮助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由集团总部提供担保,不必害怕损害到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至于要因此承担的比银行贷款稍高的利息压力可以通过让资金流动起来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分担。此外,企业每年还需要出具财务报表来向债权人以及企业股东展示企业过去一年中的经营状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尽最大可能让所有债权人对于企业经营的风险以及收益的波动都能够有所了解。
(三)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构建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还需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财帛动人心在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必须加大对证券市场中不法交易以及违法操作的处罚力度,通过严厉打击非法交易来肃清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保障企业以及借贷人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好证券市场的运行秩序[2]。再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证券市场中的违法操作不断推陈出现,国家政府监管部门也必须不断对自己的监管措施与手段进行创新,确保任何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犯罪交易都能够被及时发现,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模式完全是一项可行的举措,虽然在现阶段还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但如果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建立稳定的债券融资的担保体系并加强我国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相信企业债券融资模式仍然是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