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0-01-19王春旭燕山大学
王春旭 燕山大学
一、科技创新能力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工业企业在引进和运用前沿技术方面的投入较少
重工业企业尚未将自身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相关政府部门无法提供科技创新环境与资金,企业缺乏与高校的科技创新合作,无法保证科技创新的效果。企业不重视自身生产技术的改进,造成缺乏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区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能力方向单一,无法充分利用
京津冀地区的科研创新成果多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缺乏对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融合。造成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没有深入挖掘地区科技创新的特点,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产出的充分利用。
(三)高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创新示范点无法引导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各地科技创新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了一些高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发达,而其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现象,这种巨大的差异性很容易造成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对于这种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分化的问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制定符合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的共享政策条约,搭建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对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地区采取重点扶持、政策支持、增加企业单位各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支持等方式,促进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但各地由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政府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矛盾,只有着力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有效的最大化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好地落实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先进理念。
二、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支持企业增强科技创新的吸收能力,构建科创平台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资金投入息息相关。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生产成本就会相应的提高。根据科技创新理论可知,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一定会成正比,为了规避风险,大多数企业减少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从长远角度来看,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会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有效的发展。所以,需要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科技创新投入的条件,支持企业提高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目前京津冀地区大部分企业忽视了科技创新的作用,所以培养企业科技创新和使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中之重。
(二)着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市场
科技创新的开发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投入,还包括创新的成果是否可以在经济市场中成功转化,所以重视科技产出的重要价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到市场的水平至关重要。科技创新研究应更多结合市场需求,使创新成果更好的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对于河北省和天津受到经济和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十分缓慢,规模小,水平较低。应该在学习北京等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机制,最终能够提升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因地制宜,提升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京津冀区域要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区域优势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三地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北京市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数量较多,人才资源充足,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有效的转化,需要提高核心研究领域的科技资源的配置,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学府进行科技合作,寻找机会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的科研创新合作,鼓励走出去、引进来。
(四)树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发展理念
科技创新是一种可持续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经济增长的源头。但由于科技创新投入较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时间周期较长,科技成果转换缓慢等原因,导致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极高,所以科技创新主体比较倾向于资本等方式的投资。京津冀地区应该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大力度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向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河北与京津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较大,资本投入占比较大,河北已经逐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加强科技产业领域发展,河北需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利用科技创新的契机,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降低经济发展所需能耗。利用空间优势和产业基础,吸引京津科技创新成果在河北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合理化。
京津冀地区存在科技创新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匹配的情况,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我们要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