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0-01-19吕颂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质量工程项目

吕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后勤保障处,山东 东营 257061)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环节复杂、外在影响因素众多等特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想建设好一个建筑实体,需要参建各方的努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增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工程项目是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建设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的根基,其意义重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建设项目在工程质量形成、管理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1.1 参建人员主动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影响建筑项目质量主要因素“人机料法环”中的“人员素质”这一项,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是建筑项目下人员分类的一大类,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现场管理存在流动性大的问题,施工人员大多数年龄为三四十岁,已经有入行数年的经验,大多是随建筑项目的流动而流动的施工队伍,管理意识相对陈旧,习惯被管理而缺乏主动管理的意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建设工程项目体量大,需要涉及的材料、机械设备品种繁多,需要各方人员积极主动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是无法自行管理的,而相关管理人员却可以发挥主动管理的能力,将材料、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严防施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一旦出现任何不遵守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都会造成差错,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缺陷,甚至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随着先进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引入,推动了高效施工的理念,要求工程项目部配备较高学历的管理人员,以主动出击的姿态,积极参与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样,管理层作为知识理论链的高层,亟需培养并发展一支富有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队伍,从而有针对性地去管理每一位工程人员。

1.2 施工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

施工质量标准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在国家层面,有必要定期对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更新和修订,及时补充新技术、新标准。将与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抽检方法、判定依据进行定量化的梳理。同时,最重要的是标准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结合不同种类工程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考核与检验。

其次,施工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作业计划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目标等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设计、计划,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严守质量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施工项目策划时,需要考虑项目功能、施工方案与建设单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需要对施工机具、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施工质量保证进行分析。在建设项目施工环节,加强与施工质量标准的对标,并将其逐层细化到每个作业环节,做到人与作业相对应,每项作业都有相应的质量负责人。最后,在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确保工程项目功能的实现,避免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前期质量隐患影响而造成质量问题。

1.3 建筑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建筑市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建筑市场秩序较为规范,但是,仍然存在恶性竞争,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例如,存在企业规模小、信誉低,为了得到项目,采取挂靠的等方式获得投标资格的现象。此外,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企业采取低报少报的方式先拿下工程后靠追加投资和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获利的情况。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串标、陪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国家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有待建立逐步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中建立黑名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2 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应对策

2.1 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强化同级管理

针对主动管理理念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升。首先,行业促进方面,行业协会应定期推出质量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同时,借助培训推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新知识、新手段,让更多的从业者具备并掌握主动管理的实战手段。其次,企业考核方面,企业内部要加强人才考核制度。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应结合自身在建设工程相关环节中的特色,建立质量管理考核与认证制度。通过定期考核,检查管理者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管控点、管控方案、问题处理的能力。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降级或要求额外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主动质量管理意识在全企业的推广,并定期检查核实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达到全企业主动质量管理意识的提升。最后,同级管理方面,质量管理者可适当放权。在作业环节,适当地将管理任务分配给1 ~2 个有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而不仅仅分配给管理者。通过给予施工人员更多的管理权利,能够有效强化施工人员在自身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积极主动保证质量,从技术方面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强化不同施工环节的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落实施工质量和控制责任。

2.2 夯实质量控制标准,促进全程管理

质量控制标准要结合质量管理需求不断地细化和优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建设工程中涌现出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质量控制标准要及时对“新”的质量控制予以细化。此外,已有质量控制标准可进一步优化,在质量控制中融合质量管理,增加技术含量,加强精细化控制,处理好细节问题,丰富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从而及时消除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

同时,任何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不断完善建筑业相关法律法规、立法体系,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激励建筑企业向全过程质量管理转型,让质量控制标准从建设环节延伸到运营维护环节,为建设工程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3 细化企业资质管理,推动行业监管

工程建设企业的资质认定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规范化运行的重要环节。企业自治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化。首先,在资质认定上,要根据行业需求,组件评审委员会,结合企业专业、工程规模、承揽工程情况、人员情况等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予工程质量好的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相对的,对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企业适当批评,并延长资质考核周期,观察企业是否对质量管理和控制做出了改善,保证建筑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其次,在资质管理上,要定期考察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评分。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定期考核公开工作,让每个企业能够明确认识到自身和行业优秀者之间的差距、自身现阶段质量控制和历史上质量控制的提高和差距,找到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此外,在行业监管上,需要建立各类工程项目监管平台。要细化考核要求和考核点,适时定期定点地考核企业质量管理。建立相关数据库记录企业质量管理过程,通过适时的数据公开激励企业强化质量控制。

3 结语

建筑项目多方参与,工程量大,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多。建设工程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建设项目在工程质量形成、管理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要提高参建设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强化同级管理;夯实质量控制标准,促进全程管理;细化企业资质管理,推动行业监管。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工程质量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