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1-19梁飞
梁飞
(湛江海滨船厂,广东 湛江 524000)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正处于为生产服务的一个阶段,但绝对不能只是停留于此。它应该适应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港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长期以来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新时代也对港口有着新的要求,所以,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认识与重视有待加强。现阶段,现代化的科技要求港口的大型化以及集中化,这也直接导致了装卸设备的大型化。虽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现代化的一些发展要求,但正因人们只注重效益,忽略了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必然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体效益,这也是缺乏相关设备管理知识所导致的。港口机械设备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成本,若是因为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设备本身的维护,消耗会变得更加巨大,毕竟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磨损,这是使用机械设备所衍生的正常情况,不及时处理的话,会严重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上只是正常情况,但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作业过程中,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倘若发生安全事故就得不偿失了。只有加强管理意识,把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视起来,找到解决的发方法才是长久之计,一旦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管理和维护港口的机械设备是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的。加强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与重视是现今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2)轻视对港口机械设备的改造。除了对于机械设备本身提高重视以外,对于维修人员掌握的维修养护方法也应该重视起来。有着高强度、高损耗、高使用频率特点的机械设备就决定着维修人员绝对不能只依靠以前老旧的方法进行维护,必须有着高标准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现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一些港口企业一定会尽可能的减少设备维修方面的开支,以此提高经济效益。高强度超负荷的运转对设备的损害非常大,企业减少开支的同时,也不会花费大量精力去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甚至会主动忽略一些小故障的存在,认为问题不大没有修理的必要。而在购买设备的时候,没有考虑完全也是一大问题。许多港口生产作业由于有着高强度的生产工作必须使用对应的生产设备才能满足要求,许多企业为缩减开支则会退而求其次,导致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再加上维修养护不及时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港口企业要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改造工作。
(3)缺乏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机械设备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且涵盖范围广,需要的专业人才也更多,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同时也包括人员管理方面的工作。许多现代化的设备本身的构造的精密而复杂的,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许多老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专业知识、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作为港口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此以往会对港口发展造成阻碍。因此,要积极吸纳学习新技术,同时可以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由富有经验的员工学习新科技,经验与理论的结合才能发展。同时人才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港口各方面的运营问题,导致虽然发展前景不错,但薪资待遇不高,很难吸引一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来发展。
(4)机械设备未及时更新。由于许多的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认识与管理理念的一个缺失,造成许多港口机械设备还存在着更新不及时的一个现象。企业内部各部门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导致沟通不及时或者沟通失败,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造成这样的一个后果。在后期的维修以及购置方面对于经济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让企业人员在更新或新增方面采取保守态度,如此形成一个循环。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不进则退的道理适用于各个行业,缩减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方法,但如果过分的降低成本,会将企业的生产逼进一个死胡同,就像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发展一样。除此之外,如果不及时更新设备,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会造成无法按时完成生产作业量,合同无法按时履约等情况,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2 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1)转变对于设备的认知。以往对于机械设备来说,通常采取封闭的管理模式,为港口生产服务是它的主要职能,但现代化的观念不应该只是机械技术的发展,也应该让管理者有所改变,设备作为一种有形资产,不仅仅是为生产服务的,它本身也尅一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技术改造、租赁、转让等都会让它本身创造另一种形式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该对设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2)加强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如果是由技术不到位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坏,进而给港口的生产作业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强专门技术人员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维修管理设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养专业技工,同时在培养专业技术的时候,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企业文化,培养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等。
(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全方位的,从前期的规划、设计等到后期的使用、维修,各个环节都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企业的发展就是要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利益,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和协调的一个基础。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会在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因此,要保证企业的发展,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完整运转,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并在发展中不断地去完善它。
(4)加大设备更新力度。由于对于港口机械设备的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些不适应需要的生产设备,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所以调整机械配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种类和数量的选择对于港口生产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慎重的考虑。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数量,过多的机械设备只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许多老旧生产机器已经不适应生产需要了,不仅会拉低工作效率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因此企业应注重工厂设备的更新以适应港口发展的需要。
(5)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机械设备的高强度工作,不同于人工的周期性作业,经常会不间断的进行生产作业,这样造成的机械磨损越来越严重,而企业投资越来越大,导致这一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旦出现机器无法运转,损失将无可估量。因此,现代机械设备必须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测分析,才能更加的了解机械的运转情况,更大限度的让机械发挥作用。所以,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是今后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未来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6)加强成本分析,促进技术管理。技术是发展的一大手段,只有掌握技术才算掌握了发展的道路。技术管理是为了让设备能进行良好的工作,从而极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寻找技术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7)建立人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技术管理是基础,经济考核是手段。只有通过经济来刺激人员的积极参与,才是保障制度以及具体措施顺利落实的保障,也必须通过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奖惩,作为统一的奖惩依据,不可以随意的变更以及违背。只有通过这样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运作效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港口经济的发展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也促进着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而设备的管理水平也是体现着一个港口的综合实力。在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机械设备本身的问题,也有技术人员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更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提高对于设备及其管理的要求,并且不断地优化自身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