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黑一雄小说的人文主义思想

2020-01-19李明慧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班克斯黑一雄小人物

李明慧

(大连财经学院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石黑一雄在面临生存的压力与各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个人人生价值无法实现等多重问题下,开始思考社会发展与人性,开阔的文化发展视角为石黑一雄在文学创作时提供更为冷静的客观思考方式。石黑一雄的小说不同主人公的视角下对人物的发展境遇与人性开展不同描述,反映了不同个体的生活尊严诉求,对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反映出对人文主义最主要的思想。

一、人物个体生活尊严诉求

石黑一雄所描述的小说作品大多数为国际化视角,其作品主要内容描述为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的状况。在石黑一雄创作作品的初期,开始尝试对普通人的生活描述,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种种不可抗力性原因下的生存状态。如石黑一雄的小说作品《长日留痕》,该作品的主人公为一名普通的英国管家,小说内容主要描述了英国管家个人悲剧式的生活经历,将主人公的尊严与软弱进行综合性描述,同时也放弃了爱情和做人的权利。该小说作品的描述依据主要是老派英式绅士的文化与英国早期民族性格特点对于英国人物的性格影响等特点,该文章主要揭露了过去人民生活的保守观念属于较为悲惨的个人悲剧,从而对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反思,普通人在压迫的社会中如何真正去生活,追求生活中的尊严。

从某种意义角度来分析,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尊严诉求更多是对自身生活向往的描述,以及无法实现的目标与抱负[1]。作品《长日留痕》中的主人公为英国管家,在主人公所生活的英国社会被阶级系统所笼罩,在较为压迫的社会环境中去追求工作尊严,依然坚持有尊严的生活状态。尊严对于人生价值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得到爱与尊严。但对于主人公来说,阶级性的社会环境注定其自我尊严缺失严重,虽然小人物依然在努力地生活,去追求人生目标,试图填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最大程度实现个人价值,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在小说的描述中使人物的生活更加有追求,描述更为充沛的人物性格,在生活中追求人格尊严。

《长日留痕》小说中主人公斯蒂文森对于个人尊严的主要定义为所处社会地位与职业,其认为只有取得一定的职位或社会地位才能得到他人尊重与尊严。斯蒂文森身为英国管家,为维持个人形象与尊严,生活与工作中极其克制个人情绪,将个人尊严依靠于建立对达灵顿公爵的盲目忠诚与对于公爵的命令无原则性遵从,对公爵的遵从是斯蒂文森个人尊严实现最主要的途径。斯蒂文森在执行公爵命令时不会考虑其他各种想法与因素,只要完成对公爵的服务,其人生信念中只有公爵功成名就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成为完美的人。

斯蒂文森对于公爵命令的盲目追求已经丧失了个人实际价值中的最基本尊严,与其追求实现尊严过程中具有极为相悖的理念差异。在英国社会阶层中,斯蒂文森身为管家是不具备个人尊严的,一些达官贵人甚至会调戏斯蒂文森的工作,但在斯蒂文森的理念中,调戏也是工作尊严的表现,在过去社会阶层概念影响下达官贵人的调戏为正常行为,其尊严获取是行为是否符合当时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2]。但若社会地位与个人尊严对等,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英国管家等处于下层的群众根本无法拥有全部的尊严,阶级等级理念与个人尊严追求存在着严重的理念差异。斯蒂文森对于个人尊严的定位依托于公爵的个人发展,他在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自己身为管家所具有的阶级性尊严,幻想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个人综合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斯蒂文森对于达灵顿公爵的盲目尊崇与服务,会因公爵的错误形式使自身追求的精神价值彻底崩塌,为此斯蒂文森为尽力维护个人价值,将达灵顿公爵描述为绅士,同时也认为公爵所做出的对于社会发展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自己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营造极为虚假的个人尊严。

在石黑一雄的小说描述中,通过描述主人公的西部旅行来隐喻暗示个人思考,斯蒂文森的旅行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与尊严相悖的精神旅途,斯蒂文森在职业发展中尽全力抹去错误价值观,使得自己更为完美地发展,错误的观念使得一生追求的尊严都无法真正实现。小说中对于尊严的描述是在社会发展阶段中较为矛盾的两种观点:一种尊严内容是斯蒂文森对于尊严与职位相对等的关系,另一种概念则是尊严不仅仅是绅士所具有的,任何阶层群众都有拥有尊严的权利。无论社会地位、无论贫穷富贵,在人生发展中都具备追求尊严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不同阶层对于尊严的共同追求才是尊严的真正意义。斯蒂文森在旅行过程中的两种尊严不断做矛盾斗争,但仍然未真正理解到个人尊严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斯蒂文森阶层中小人物的描写,石黑一雄对个人尊严的追求进行了一定描述,主人公对于尊严的追求更像是普通生活中一些人的实际生活状态。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为追求尊严而努力着,但却为了所谓的尊严,抛弃了人性中最美的价值,如亲情、爱情与美好青春。在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遵循个人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去追求个人尊严,在不断的生活中丰富个人阅历。石黑一雄的小说描述中并未完全否定斯蒂文森的人生尊严定义,真正的尊严追求是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尊严也是职业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不能以牺牲个人道德为代价。

二、小人物实现历史责任的过程

石黑一雄在作品写作中会构建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通过对小人物历史责任的实现来构成小说整体结构。石黑一雄在写作该类型作品时,对于精神等思想构成更多依托于小人物实现道德与承担历史责任,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思考。石黑一雄小说作品《千万别让我走》,该作品以英国克隆技术为背景,营造了拯救与牺牲奉献的精神世界。石黑一雄在小说的开头描述克隆人凯西的看护员工作内容,表示凯西的恪尽职守。石黑一雄作品《长日留痕》中的管家斯蒂文森对于工作具有夸张的责任感,而作品中最为讽刺的表现是斯蒂文森对责任的追究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实现。理念的差异化与结局的戏剧化描述了以斯蒂文森小人物为代表的悲剧色彩,就如人类拼命地冲向所向往的天堂生活,但当大门真正关闭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地狱,具有极大的嘲讽意义[3]。《长日留痕》所表达的都是小人物对尊严的追求,《上海孤儿》是对虚无的空想主义追求,过于虚无缥缈的声音,为小人物营造了美好的生活遐想,在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迷惑后,营造出美好的理想方向,从而激发小人物对所营造的假象的盲目狂热追求。悲剧性的结尾是二战后英国社会最为真实的人物写照,在小人物的推动下,带动了英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主人公班克斯为实现侦探的理想而努力,并通过侦破一系列案件而成功跻身英国的上层社会。在上层社会生活中,班克斯将个人发展与英国的兴盛相连接,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班克斯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物,但班克斯得到的是上层社会人对他的否定,使所有的自信全部崩塌,尽管侦破了一系列案件,但仍然是一个小人物,并无法真正实现伟大理想[4]。英国的机器文化已经渗透了社会各层次的发展,上流社会被赋予更为强烈的历史责任,特别是西方帝国在开展历史扩张阶段,经过帝国主义对于侵略思想的大面积推广,上流社会人物认为这是必须履行的意义,因此,英国的扩张行为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班克斯的思想,使其自认为自己肩负起了传播英国文化与拯救世界的历史责任,以班克斯为代表的主人公,为自己行为披上了更多的历史色彩,将个人行为与历史责任相结合,并以为必然。

尽管班克斯认为自己承担了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但当真正回到英国时,仍然是一位基层中的小人物,而自身也未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价值,将自己利益的获得沉浸于英国帝国主义历史责任成就感中,然而班克斯所承担的所谓历史责任实际只是英国帝国殖民侵略的内容,强大的历史责任感并未提高班克斯在英国帝国中的地位,更多的小人物是帝国侵略的牺牲品。当自己奉为理想的精神已完全偏离初定目标,一切如泡沫般破碎。石黑一雄通过对班克斯的历史责任实现的描述,对历史进行片面性的批判,具有文化意义与价值。

三、后现代人类精神思考

石黑一雄作品更多是对人类价值的思考与探究。石黑一雄的小说描述大多数都围绕主人公的情感思考,对主人公生存环境进行描述,更加注重小说内容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石黑一雄在作品写作时更加希望可以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状态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思考后现代人类生活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实现。石黑一雄在对人物描述时更能抓准人物的社会特性,通过不同阶段人类的描写,使得读者可以在文章阅读时得到更多性格上的带入,有更多的共鸣[5]。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不但可以了解到书中主人公的社会经历,更能对自身价值实现做出更多的思考。石黑一雄小说作品《无法安慰的人》更体现了后现代人类精神的思考,在该部作品中读者阅读文章时可以将任何地点做场景的确定,小说中的世界虽为想象世界,但作者通过细致描述与人物性格特点描述将读者更容易代入到小说情境中,石黑一雄的小说不单纯是故事内容,更注重的是对人类社会现象描述,从而更深入思考人类生存与价值的各种问题。

石黑一雄在写作中已经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价值危机,所以,在作品中通过以后现代描述手段为基础,探讨当下人类生活自我价值实现与体现人文关怀,在作品中更多描述的是对个人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人性描述的体现。快速发展的社会与过于波动的经济市场,使人们在生活中与工作中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利益化的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的生存常态,在社会工作中更多的是追求,以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时间的缺失与个人价值的无法实现,困扰着人们日常生活成为焦虑的状态。石黑一雄在小说《无法安慰的人》中通过对于主人公的混乱的生活状态描述日常繁忙的生活,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更能找到相似生活状态。小说在对主人公进行展开描述时,多数是对自身内容的体现,瑞德到了陌生小城市,未有明确的工作计划与日程表,对于任何事物无法进行准确的估计,无规律性的生活使得自己的生活状态正在向奇怪的方向发展[6]。然而主人公瑞德的生活状态似乎更符合当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仓促的时间,做不完的工作,以及繁忙的事物已经成为人类焦虑最主要的问题,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焦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最主要情绪,虽然在追求人生价值中不断努力,但是为此却失去了体验生命意义的机会。如故事里的主人公瑞德,虽然牺牲一切换来了舞台演出的机会,但是礼堂中却未有一位观众席,甚至都已经搬离了礼堂,虽然牺牲了全部,但却未换来任何有意义的目标实现。

当代人经过繁忙生活后陷入无休止的重复循环中,石黑一雄在小说描述中采用了部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以荒诞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呼吁挽救精神价值的重要性,同时更注重的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

四、结语

石黑一雄的小说不仅描述社会环境,更多是对人物的人生价值思考,反映个人主义思想。通过小说内容对小人物的描述,通过不同社会阶级背景下的人物生活,展现当下人生存的困境。石黑一雄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将读者的目光脱离社会发展背景而去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物困境,从历史发展与形式状态转变对人的关注。石黑一雄小说的主题有极大的影响,石黑一雄在小说描写中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价值与生命价值。

猜你喜欢

班克斯黑一雄小人物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结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没人见过班克斯
没人见过班克斯
脱欧大金主,也陷“通俄门”
石黑一雄的诺贝尔获奖演说(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