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流域锣鼓乐的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
2020-01-19崔琨
崔 琨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锣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历史上曾盛传于江南一代。而安徽淮河流域的锣鼓乐主要分布在池州一代,民乐艺术源于民众的生活,依托风格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为欣赏者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锣鼓作为我国古代的传统音乐的表达形式,其在历史继承中不断发展,融合了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锣鼓的历史渊源,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锣鼓乐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境况,对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锣鼓产生的历史背景
1.历史文化
锣鼓主要产生于安徽淮河一代,尤其是池州,是锣鼓的发源地,这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文荟萃。在这一片历史的土地上,产生了我国众多的优秀文人和诗人,如李白、杜牧、白居易、王安石、杜甫等,他们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里孕育了诸多文化气息,是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地方,曾被称为“千载诗人地”,优秀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锣鼓也在此地产生,从而给当地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
2.宗教信仰
池州的宗教信仰也为锣鼓乐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锣鼓乐不仅在佛教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还在道教文化方面有诸多体现。池州青阳县的九华山就是远近闻名的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许多佛教子弟都曾聚集在此地,传颂佛教经典。道教文化也是相当丰富的,至今九华山的葛仙洞是道教遗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明朝和清朝期间,西方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曾传入该地区,并逐渐地吸引大众,扩大了影响。现如今,这些宗教信仰依然对当地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地人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每当有隆重的民俗仪式时,当地人都会积极参与,民风极为淳朴。
3.民俗民风
民俗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上,逐渐衍生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锣鼓乐就是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在池州的一些文本上也有诸多记载,在池州的婚俗、嫁娶等仪式上,锣鼓屡屡出现,体现了锣鼓作为当地的音乐形式,在当地风俗仪式中的重要性。《池州地区志》曾这样记载着:“……行三跪九叩礼,鸣锣、放炮、举哀、奏乐,宣读祭文,即为家祭。”[2]从中可以发现锣鼓的存在意义。在池州的各类民俗文化中,许多都离不开锣鼓乐,在诸多节庆、仪式中通常少不了锣鼓音乐烘托气氛,各种锣鼓音乐的优美旋律也在浓厚的民俗文化中应运而生。
二、淮河流域民俗文化发展
淮河流域不仅仅只存在锣鼓这样的音乐,其中青阳腔、黄梅戏也是淮河流域的戏曲与音乐,他们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能够吸引一定的观众群体,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民俗文化[3]。但由于这种小众的民俗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的区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当地的百姓,一些说唱曲目也面临传承难的问题,其生存和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一些歌舞、民间吹打的表演形式、乐班逐渐面临失传。在现代文化社会中,锣鼓乐传统的艺术文化生存和发展方式面临一定的困境。在此状况下,政府给予这些民俗文化政策上的支持,使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保存下来。
安徽淮河流域的青阳腔、黄梅戏和锣鼓,在其发生的过程中,创造的基础都来源于民间的生活,其以当地社会环境为创作背景,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具有丰富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受众面大,且当前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大部分民俗活动已逐渐转型,逐步向艺术性发展,逐渐从一种草根文化转变为兼具艺术性、专业性、职业化的文化。他们也脱离了仅限于当地的舞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走向全国的大型舞台,至今仍在全国的各大专业艺术领域受欢迎,比如,锣鼓这样的音乐融合了民俗舞蹈成分,依靠民间的信仰和风俗文化活动而得以延续,在不断传承和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民间艺人逐渐融入城市,通过一些表演活动来被大家所认识,通过自身的表演来获取生活的来源,同时也为传播民俗文化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安徽淮河流域的十番锣鼓音乐组成
1.乐班的乐手组成
安徽淮河一带的锣鼓主要在青阳县比较出名,这里的锣鼓乐班的乐手组成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祖辈时代的乐手组成是由相交接近的人组成的,乐手们互相了解和认识,比较熟悉,随后便是由长辈来传授技艺给自己的晚辈,还有的通过拜师学艺来学习锣鼓,但主要是集中于一个地方,几乎很少有外姓的人能够加入到锣鼓文化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的人往往没有老一辈人对锣鼓的深厚情感,加上学习锣鼓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过长期的打磨和练习,才能造就比较精湛的手艺[4]。所以,导致很多后辈不愿意学习锣鼓,但随着锣鼓文化的申遗成功,目前的锣鼓乐手大多靠的是上年纪的人自愿成为乐手,保护传统的风俗文化,重视锣鼓文化的传承。
2.乐班的性质
民间锣鼓的乐班性质决定了乐手的基本生存形式,同时,乐班的性质也可以从侧面表现乐手的舞台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反映了他们在其中的地位和意义价值。目前的职业艺人和乐班在城市中已少有出现,他们之前是以盈利为目的一边充当职业表演者,一边能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赚取生活来源,大多数的乐班和职业艺人出现在农村,遍布各地,尤其是活跃于一些传统文化较为浓烈的地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有很多。他们多以半职业的形式出现,表演是他们的兴趣和副业,主业是农耕,平时主要是在农村务农,但凡红白喜事都会被邀请去奏演,同时赚取一些报酬。他们大多都以祖传的为主,按照习俗惯制保存下来,同一些职业的乐班类似。所有的乐班成员的最基本的身份是农民和外出务工的工人,通过一些村里的仪式和活动,表演锣鼓,来赚取报酬,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将锣鼓民俗文化不断传承,使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各地。
3.乐手的地位
十番锣鼓的乐手中最重要的就是司鼓手,具有统领其他乐手奏乐的作用,锣鼓演奏中对于司鼓手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不仅要会吹拉弹奏,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还要熟悉十番锣鼓的鼓点位置,掌握乐谱,可以说是具有统领十番锣鼓全局的作用。在日常演奏过程中,通常是由司鼓手发起实际演奏的“信号”,或者通过手势来对其他乐手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乐曲的整个演奏环节起到有力的协调和控制作用。除此之外,还要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的把握,来引领其他乐手的弹奏,所以,对于司鼓手来说,其既是演奏者,也是指挥者。
乐班的大师傅和牵头人也在十番锣鼓中具有较强的作用,他们一般是十番锣鼓的发起人,有着较强的技艺,既可以是专门从事教授技艺的师傅,同时也可以充当对外活动的承接人。在乐班里的地位很高,乐手对他们也非常尊敬,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教授乐手学习锣鼓的技艺,还要把握乐班的音乐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定位,同时还要维护乐班的生存与发展[5]。
4.乐班的乐谱
锣鼓的乐谱一般为纯手工谱写,与人们所认识的乐谱具有较大的差别,多为前人锣鼓乐师所编写,要学习锣鼓乐首先要学会如何读懂乐谱,学员在熟练掌握所有的乐谱之后,由前辈一对一教学,乐曲里各种乐器的变化和衔接方式众多,比如,唢呐这样的旋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往往学习锣鼓的学员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将乐谱学好,然后再花费更多的时间继续学习锣鼓的吹拉弹奏,这样才能达到锣鼓节奏之间的配合,演奏出和谐的音乐[6]。一般学员还要参加各种活动,与师傅学习实践经验,并学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同一套曲目要有不同形式的演绎方式,所以,这些学员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乐理并与其他乐器之间的完美配合。乐谱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早期,一般的乐谱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乐手们都是将乐谱记录在心中,通过长时间的记忆与强化,深刻记在脑海里。但为了乐谱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下去,他们将乐谱抄录下来,以便演奏和表演。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习锣鼓乐谱,他们特地将乐谱加工改良并简化,以便学习。
从乐班的构成再到乐谱的编写,可以看出锣鼓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过程,乐手身份的多元性、乐谱的不断变化,由此可见,锣鼓音乐的自身也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下不断进步,不仅具有很强的民俗性,还具有创新性。从简单的家族相传向现在的师承关系的演变,在我国众多的锣鼓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安徽淮河池州的锣鼓音乐,不仅反映了当地锣鼓音乐的文化特色、地域上的优越性和自身发展的不同特点,并不断地与当地的其他民俗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锣鼓音乐文化的新形态。
四、锣鼓音乐的音声、认同与情感
锣鼓音乐作为承载着池州民俗活动和仪式的音乐文化,其演奏形式也是围绕着当地的民俗活动和仪式开展的,选择适合的曲目、形式组合,以及旋律的编创,都能够体现当地的风情和民俗文化,使其在固定的场合,与听众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达到情感及意识形态的共鸣。
1.锣鼓音乐持续存在的音声场域
锣鼓音乐的场域条件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民俗活动和仪式下的场域要求锣鼓音乐有特色。音乐的风格是人所创造的,人将情感赋予音乐之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也不同。随着历史的不断变化与发展,音乐的形态也在变化。民俗文化在具体的时期,表现形式与当地民众的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一致性。比如,建国前,民俗相对来说较为淳朴,许多人比较崇尚当地的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民间宗教信仰,所以,这时的锣鼓文化的表现形式就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有较大的关系。所以,根据不同时代的变化,锣鼓音乐的场域也顺应时代背景。
2.锣鼓音乐与民众的文化和情感认同
锣鼓音乐在不断的演奏和传播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俗活动和仪式,来向群众展现锣鼓音乐的艺术美,其演奏目的就是要使民众的心灵和情感产生共鸣,并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精神信仰,通过演奏音乐的场合和形态,对民众的精神世界产生一定影响[7]。其乐曲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突破了乐曲本身乐理的限制。锣鼓音乐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被延续传承下来,体现了大众的文化,体现了民众特色的重要性。
3.锣鼓音乐的传承与变化
锣鼓文化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发展至今,其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随着现代音乐的融合不断地重组和发生碰撞,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将其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中,实现其文化的交融与转型[8]。民乐的外在表现形式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发展较为缓慢,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遇到瓶颈,但锣鼓音乐的发展延续体现了其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锣鼓文化也在汲取其他音乐文化的优秀精髓,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此外,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锣鼓乐等民乐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播,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帮扶措施,使其不断发展传承。
五、结语
锣鼓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主要产生于安徽淮河一带,其产生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条件和民俗信仰等共同决定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承价值。将锣鼓音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传递出代表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形式,有效地通过民俗活动和仪式把锣鼓乐的魅力展现在公众面前。锣鼓音乐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中乐手、乐谱,以及乐班的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总体来说体现了他们的专业性半职业化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锣鼓音乐在传承和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但随着申遗成功,其文化内涵逐步被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锣鼓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困境。随着锣鼓音乐的表现、音乐语言特色的形成,历经较长时间的艺术积淀,锣鼓音乐所蕴含的音乐形态和表达形式也逐步具有稳定性,必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彰显其文化的影响力和卓越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