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外影视作品的文化差异

2020-01-19孙思娴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爱情观跨文化交际

孙思娴 沈 毅

(1.清莱皇家大学 人文学院,泰国 清莱 57100;2.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影视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和历史的不同,影响着影视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观念。观看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各国文化的差异和不同文化的碰撞。目前,影视作品逐渐成为各国宣传国家文化和文化内涵的主要形式之一,影视作品逐渐在取代纸质作品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我国人民在观看国外影视作品中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了解这些障碍后,可以帮助其增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并逐渐化解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某一民族语言使用者与另一民族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活动,同时,跨文化交际还包括文化认知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进行的交际活动。简而言之,也就是本国人民在和非本国人民进行交际活动时如何正确地进行交流,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交流障碍,同时,了解非本国人民的文化背景,注意到交流时应当避免谈及哪些话题等。随着时代发展,全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交流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此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文化差异,给不同国家人民的语言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可置疑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并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障碍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交流活动的双方,必须都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背景不仅指的是不同文化圈,还包括同一个文化圈中亚文化的不同。目前,我国文化差异主要指的还是不同文化圈的差异,重点指的是我国文化和欧美国家文化的差异。我国人民在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进行交流时,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交流时与欧美国家的人民交流相比,交流起来要方便的许多,还很少产生障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和亚洲国家其他文化相比都属于东方文化圈这个范围内,因此,在文化方面和交际方面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二、中国影视作品文化的体现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道德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影视作品作为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和主流思想观念展现的载体,表达的内涵也就各不相同。影视作品还是各国政治思想文化的运载体,影视作品的成熟和发展,对各国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影视作品中体现的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民族性,例如《战狼》《冲上云霄》。民族性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有效地彰显出了我国文化特色与其他国家的不同,除了国内外文化价值的不同,我国南北文化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影视作品中有较好地展现。在我国影视作品发展初期主要体现的大部分中国人民的特点是善良、勤劳、爱护和平、友好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随着影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人民本质上的特色并没有改变[1]。我国的影视作品传达出的主要思想大多为真实、善良和美德的正能量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影视作品融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但也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给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是我国广大影视工作者的任务之一。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中外文化的进一步碰撞,我国的影视作品制作人及坚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在影视故事作品始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和当今主要群体的审美原则,并坚持向外传播我国文化。

三、欧美影视作品文化的体现现

国外影视作品体现的最主要特点是个人英雄主义,例如,90年代的《壮志凌云》和当今在全世界青少年群体中呼声较高的漫威系列电影《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等,都精确地传达着国外所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在绝大部分欧美人眼中人性高于任何东西,因此,在其影视作品中人性始终是摆在最主要的位置的。因此,国外影视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某一位人品高尚的主角拯救了全世界这样的场景。而欧美的影视作品宣传的主要社会内涵是自由、希望、平等和竞争意识,主要代表作为《肖申克的救赎》,影片中男主角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实并不是其所为,经历了一系列屈辱和波折后,在故事的最后安迪成功越狱,并和狱中的老友重逢。影片中安迪为自己争取自由、平等,最终越狱寻求到了自我的自由和和平,充分体现了欧美人的价值观念。欧美的影视作品与我国的影视作品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点,欧美电影市场及电视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主题特点也与我国完全不同,国外影视作品中独立自主的个人发展观念,奋发向上的人生发展观,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观和对家庭的重视值得我国影视作品学习和推崇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值得学习的,有另一部分作品传播的是血腥、暴力、个人享乐主义、色情主义,这些价值观念需要人们去摒弃。

四、中外影视作品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1.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各国家庭对于其孩子的教育都是极其看重的。但各民族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重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都是不同的,教育过程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在《我家买了一个动物园》这一作品中体现的是国外父母对孩子天性的重视,孩子无论年龄多大都是家庭中独立而又平等的一员,反映的是国外大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孩子属于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孩子对家庭中的问题具有和父母一样的发言权。而在我国的教育中,孩子被认为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与父母之间通常为从属关系,孩子对于绝大多数问题与并没有与父母相平等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我国有一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这也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体现,我国绝大多数父母认为自己具有惩罚小孩和体罚小孩的权利,而国外的父母并不认同这一点,认为孩子是一位平等的人,体罚和惩罚孩子侮辱了其人格,这一点在《刮痧》这一作品中可以体现。我国的绝大部分孩子也都很顺从父母,即便心里不认可,但表面上依旧不反对父母,顺从父母用其认为可行的方法进行批评和惩罚,我国教育中平等教育和民主教育相对匮乏,这归根结底还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不同的家庭观

遵守孝道是我国许多家庭坚守的最基础的家庭道德观念,自古代我国便有“父债子偿”等俗语,这些都是中式孝道的体现,然而将此观念放到国外往往不会被任何人认同,在我国,儿女帮助父母还清债务就等同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刮痧》这一作品中,法官问男主角是否给自己的儿子进行刮痧这一事时,为不让年龄已大的父亲受苦,同时,为避免父亲以后无法定居在美国,无法拿到美国绿卡,只稍作思索便承认是自己给儿子进行的刮痧。而在外国人看来这一点是无法接受的,既违背了法律,同时还需要承担自己并不需要承担的罪名,但在我国人看来,这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保护了自己的父亲,体现了首孝传孝这一观念,把家庭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把父母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最后,与国外的个人主义观念完全不同,这便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我国是一个集体主义至上和家庭观念极强的国家。

3.不同的亲情观

在外国人的观念中孩子一旦成年,进入大学父母就不再需要抚养孩子,给其提供资金,帮助其学习和生活,孩子这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这以后,父母便逐渐与孩子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父母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孩子独自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在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在我国尊重老人和爱护小孩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父母始终不会放手小孩,虽然孩子已成年,父母仍然会帮助小孩的生活、学习甚至孩子的家庭,爷爷奶奶帮助抚养孙子在我国是常见的情景。在我国孩子在经济独立后提供资金给父母养老也是常见的事,反之在国外并不常见,这都是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子女永远会把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父母年老体衰时侍奉父母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

4.不同的交际观

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教育中常常体现着说话要委婉、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一思想,而西方人习惯的是线性思维,在西方人的交际生活中,往往是有话直说,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我国的交际观讲究圆滑处世,我国人的思维模式为迂回式思维,在论述某件事情时,往往采用的是归纳总结的方法来论述此件事情。在与人交流时往往会先预设一个语境,然后在谈及话题的主题比较含蓄和收敛,用暗示他人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国外直接的说话方式通俗而言就是“开门见山”,是先说明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后,再通过理论和事例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的思想渗透其中,人的交际中集体主义理念体现十分明显。与个人主义不同的是集体主义是把他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更注重他人的言行举止所传达的观点和他人的地位特征,同时,在交流中会避免说到伤害他人的话也不会强人所难。但西方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和交际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往往他们不会吝啬于自我褒扬,说出自己的优点以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我国的交际生活中往往体现着“谦虚”这一特点。

5.不同的爱情观念

由于古代中国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女子的地位较为低下,这一点至今仍然对我国男女的爱情观有一定的影响。而国外随着人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进一步推进,在爱情观中女性和男性处于平等地位。中国式的爱情更注重爱情的结果,也就是婚姻,婚礼成为其对爱情的表达,在婚礼上的宣誓至死不渝等词语强调了其将相守一生和对爱情结果的重视,无论如何彼此相互依靠,相互相守,不再分离。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中真诚的希望结婚后的夫妻能相守一生长长久久。然而,外国人的爱情观中,人们更享受爱情的过程,对结果没有那么重视。例如,德国最近推出了同居法,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不愿结婚,而在法国许多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人,都属于长期的恋爱中或同居生活中,但始终没有结婚。在中国有一句老话“物质是爱情的基础”,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为爱情提供必要的保障,只有有了保障才能走入婚姻的殿堂[3]。而在国外人对于物质保障这一点并没有那么重视,认为感情中相爱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爱不能被任何事情玷污,爱情的圣洁性犹如宗教一样,具有绝对性,《恋恋笔记本》等电影便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在国外人的爱情观中更注重感情的过程和感情的纯粹性。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对一段感情的看法对于此段爱情极为重要,倘若父母不认同和不支持此段爱情,往往双方最终都会以分手结束,《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便体现了这一点[4]。然而在国外人的爱情观中,父母没有权利插手自己的感情生活,在一段爱情中自己的感受是最为重要的,其爱情观中影响因素仅有爱情这一点,而我国影响爱情因素包含家庭,父母,朋友,物质基础等。

五、结语

随着商业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各国的经济贸易,还有文化交流都越来越频繁,所以,各国文化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各国人民只有正确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才能帮助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了解文化差异要求各国人民去了解他国文化,用求同存异的思想观念避免文化障碍的产生和增大,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不应丢失,同时,也应学习国外的文化理念。始终秉承着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其他国的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各国人民包容他国文化的同时,还互相学习,才能达到顺畅的、无障碍的进行交流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爱情观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准备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