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金融业态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2020-01-19余永学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凤阳凤城支行

环球市场 2020年33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余永学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凤阳凤城支行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与发展

普惠金融一词最早在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旨在以低廉的价格为小微企业以及个体领域提供可获得、可负担、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在发展中国家当中,政府对与国家金融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管束力度较大,形成了国有银行为主的单一金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上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排斥,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普惠金融的任务之一便是减少交易成本,扩大金融边界。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普惠金融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生性发展路径,市场的需求下自发地产生与普惠金融相关的产品与机构。内生性发展路径包含三个阶段。最初是金融排斥阶段,以国有银行为首的传统金融机构倾向于贷款给大企业,这时尚不存在普惠金融。第二阶段是普惠金融发展起步阶段,技术进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惠金融服务也可以带来利润,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微型金融带来的收益使得一些资金开始注入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发展逐渐起步。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金融机构及产品服务创新有待加强

虽然金融机构也有意识地进行产品创新,但是创新的形式更多的是体现在产品类型丰富化、提供的服务类型多样化上,对于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最需要普惠金融体系援助的那部分群体的真正需求,还缺乏一些深入的考虑。同时,农村贫困人口是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当前的农村金融发展受到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金融机构难以在较大程度上为农村贫困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还有待专门的金融机构产生与发展,能为之提供专门的信贷服务。

(二)可获得性不断增强

在“互联网+”背景下,普惠金融可以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情况,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具有金融服务需求和提出申请贷款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信贷业务,以此满足其金融服务需求,这些都成为金融信贷支持的新举措和新途径。传统模式下,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难以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大量的所需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惜贷”现象较为严重,而民间借贷等方式存在较高的成本和风险,所以其支持力度相对有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支持作用。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可获得性不断增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更加丰富和完善。

(三)机制不健全

现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并没有对关联企业及股东参股进行明确限定,导致部分地方性投资规模小、股权集中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再加上普惠金融体系实践工程浩大,而我国缺乏充足的普惠金融实践指导经验,导致普惠金融推广阶段存在诸多漏洞问题,甚至致使各种金融机构在政策与机制规范落实方面偏离了理想预期。

三、普惠金融的实践对策

(一)加强监管

普惠金融处在一个新兴领域,首当其冲面临着监管难的问题,处于监管者的角度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经济的突出优势与资金缺口来制定多样的监管政策。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包含民间金融、正规金融等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引导其可持续性的发展。首先,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依赖于其低风险、高效率的特性,所以,金融大环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社会信用环境这一部分,政府可以着手完善具有普适性的个人、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利用互联网优势,共享资源信息、开展信用评级,强化普惠金融风险识别、控制效果。其次,普惠金融的稳健运行离不开实物资产评估这一环节,但以实物资产抵押为基础不具有普适性,金融评估领域应有规范的、样本化的评估模式与评估流程,增强普惠金融在评估过程中的公信力,保持其独立性。此外,为充分激发普惠金融监管活力,应以差别化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执行的方式,对全行业统一监管。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财税政策、货币基金特有的激励促进作用,促使各方形成政策合力。深化银税互动、银商合作,为普惠金融信用体系、信用平台建设提供充足驱动力。

(二)增强相关人才团队培养

根据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推动设立相关人才需求名单、整体发展计划,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金融机构适当提高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增加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在信息披露上真实反映相关人才的聘用情况。增加人才建设渠道,在高校之中建设储备人才,在高校开设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专业,培养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金融人才服务站,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

(三)完善融资体系

当前,我国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类型较为单一,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这也反映出现实的融资信贷环境中还缺乏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群体提供相应服务的融资机构。因此,可以尝试放宽准入条件,同时为这些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建立一个有秩序、多层次、包容性强的发展与交流平台,各机构可在这个平台上合法、平等地获取发展机会与资源,既可以对彼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沟通,寻求帮助,也可以彼此分享成功的发展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普惠金融呈现出快速发展与野蛮成长共存的局势,标准规范滞后,金融伦理维度多元。同时,为维护需求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增强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条文,为其正当维权提供法律依据与支持。从而使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实现我国普惠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