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统一战线新型特色智库建设研究
2020-01-19屈小妹
屈小妹
(湖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1 国内外智库研究背景及现状
自1971年保罗·迪克森出版《智库》,提出智库定义并系统性研究美国智库的形成与发展,西方学者对智库的研究日渐深入。他们对智库的界定、类型、研究的问题、所起作用、相关经验和启示都有较丰富的研究。国外智库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两种类型。大多数学者认为,智库是“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政策研究机构,研究涉及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提供专业知识或建议,并支持影响决策过程”[1]。西方智库一般不支持任何政治派别,智库专家往往不是直接决策者,而是通过政策研究分析和引导公众及政策制定者,对国家政策和思想产生巨大影响[2]。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要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表述,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体现了我国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了进一步的政策支持。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成为我国智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此,中国开始进入建设中国特色智库的新阶段。
研究表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智者之库”,是“国家智库”,应具备“特”“专”“新”“优”的鲜明特征。智库作为思想库,其根本任务,是深入中国实际、深入群众,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承担好国家未来目标的“瞭望者”、国家战略的“谋划者”、国家决策的“建言者”和国家治理的“监督者”四大角色[4]。
2 统一战线智库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党的十八大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其中,智库成为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和素质。统一战线本身具有“智囊团”“人才库”美誉,具有聚才汇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功能。统一战线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智库,但由于其民主协商制度与智库的功能和工作方式有高度相似之处,因此,统一战线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作为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其现实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和思考。统一战线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其参与主体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在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具有独特优势[5]。
当前形势下,做好统战工作,促进统一战线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智力支撑,使统战工作能够有序、系统、科学、高效地开展。因此,统一战线智库产生并成为促进统战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出谋划策、研究咨询机构,为决策者建言献策、判断运筹、调查评估、预测反馈政策信息。推动统一战线智库建设,有利于发挥统一战线智力优势,集合各领域专家、学者、能手,同心协力研究政府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促进上下互动管理,提高政府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高效[6]。由于所获支持和重视,近几年来统战智库理论研究突飞猛进。从2013年至2019年年中,中国知网已累计出版上百篇有关统战智库的研究论文。此外,统战智库建设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陕西、浙江、山西等省级统战智库相继成立,温州、东莞、武汉、杭州等市级统战智库亦不断涌现。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自2016年7月成立以来在立项重大课题研究和举办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上成绩斐然, 日益成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和中华文明研究的新高地。
3 大数据对统一战线智库建设的影响
2011年美国麦肯锡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指出:大数据将成为全世界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前沿。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近年来,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其产业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新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大数据正在改变各国综合国力,重塑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以此为契机,国内外传统智库主动拥抱大数据,用大数据说话,建设新型智库。
2018年1月,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与中国知网联合打造的贵州省大数据智库平台正式在贵阳发布,汇集中国知网的各地政府及社会权威渠道公布的公共数据、知识、专家等海量数据资源,为贵州省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化、全过程的精确知识服务和决策支撑,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当前,我国智库都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资源,开始深入挖掘。其中,中国科学院在2018年2月启动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探索形成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计划与国内外重要的地球大数据机构联通与数据共享。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人民日报战略合作,共同构筑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智库平台。中国科协与百度启动“智慧+科普”计划,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启科普智能化新篇章。大数据在相关领域应用陆续落地,捷报频传,其发展在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以研资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4 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建设统一战线智库的优势
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推动并引领未来全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新型统战智库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7]。
4.1 人才优势
至2019年,我国共有476所高校相继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华为大数据学院、博雅大数据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等已实现招生上万名。在此基础上,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社会培训、中高职到本科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利用优质资源培养的大数据统计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人才,有利于智库人才储备,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
4.2 信息优势
大数据是宝藏,它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搜集海量信息的可能。从纯数字、符号等结构化数据到文本,声音,图像,视频,超媒体等各种非结构化数据,都是大数据的信息来源和研究对象。且由于大数据搜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较好,有利于分析出智库建设的优缺点,提高决策的真实性和效率性。根据中国国情,其在数据资源上具有规模化和多样化优势,此外由于国家战略重视,大数据在理论、技术、 实践上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4.3 理论知识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优势
当前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明显,数据科学研究对象来源广泛,涵盖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跨学科研究,跨领域研究,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前瞻布局,创新举措,重点支持,在当前革命性变革的科技方向上形成整体创新优势,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
4.4 决策手段自动化优势
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决策方式,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应用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行为科学等领域的优秀算法正在被应用于公共决策上,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决策手段自动化并进一步推动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5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设新型特色统战智库建议
5.1 打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统战智库
统战智库是中国的统战智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情况与外国有较大差异。照抄照搬国外智库建设的先进经验有可能造成水土不服,因此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国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统战智库。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重和谐、重整体、重实用的思维方式影响无数国人,建设“和谐文明,壮健有为”的统一战线智库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是大统战工作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5.2 搭建合作新型大统战智库云平台
第一,建立功能完备的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构筑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研究需要和分析的大数据平台。利用全面的和较长时序的统计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信息的内涵,展现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的研究能力。第二,制定信息开放共享制度,将智库研究中阶段性、持续性研究成果开放共享至共享平台,提升智库的影响力,促进对智库建设的外部评估和监管。第三,搭建智库信息交流与反馈平台,推动智库平台成果的应用转化。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大数据时代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与国内外知名智库、高校、科研机构、统战部门、政协部门开展多渠道、多角度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有深度、有广度的合作项目,将智库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成果。
5.3 注重智库使用的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国防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智库是国家智囊团,可以接触到许多个人隐私信息、国家机密信息。若这些信息泄密,将给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损失。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智库行业的标准制定,对智库中个人和国家信息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加大力度宣传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
5.4 建设流动新型智库专家团队
智库人才是智库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一,智库人才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党的领导,探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各种真理的学术精神。学术上要善于分析和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求认识和把握真理的理性精神。缺乏这种精神,是难以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为国家治理提出造福人民的政策和建议的。第二,智库人才管理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详细制定人才培养、准入、考核等方面文件。我国智库包含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智库采用官智双流向体制,鼓励人才根据研究内容有计划流动,保证人才的全面性。第三,聘请高校或科研院所大数据研究知名教师担任智库专家,加强智库专家团队大数据相关数据处理技术的培养,提升智库人才专业化水平。
5.4 定期开展智库活动和出版研究成果
新型统战智库要提升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可以做三件事:一是每年召开统一战线智库年度(主题)会议,通过会议聚集专家、学者,总结、展示、推广一年来智库工作的经验、成果,商讨未解决的问题,共同谋划未来智库工作的布局和合作。二是就当前国内国际热点社会问题,集合来自多行业统一战线的爱国者、专家,共同研讨、表明态度、唤醒民众、促进社会繁荣稳定。三是出版一年来统战智库相关研究成果,对有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理论文章、活动情况进行保存和宣传,为未来统战智库开展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