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020-01-19钟子薇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钟子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酒店行业伴随着经济和旅游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兴盛,对具有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需求很大。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无法满足现阶段市场需求。产教融合作为国家高度重视和提倡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于为社会培养和输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作用巨大。因此,探讨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十分迫切。
一、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培养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人才的意义和重要性
产业融合是指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产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等方式,推动产业和教育互促互进,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必然,也是教育理念创新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利用和调动社会力量服务和助力国家教育事业,促进产业和教育协同并进,提高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加强产教融合,可以丰富酒店专业人才实践经验,增强其专业技能及适应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及市场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提高人才的定向性和适岗能力,缓解企业人才不足难题[1]。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教师由于固有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实践经验缺乏,与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思想排斥、无所适从等现象。校企合作的酒店等企业对“校企合作、产业融合”重视不够,对联合培养人才不重视,积极性、参与度不够。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创新,课程设置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适时改变和调整,一方面对实践课程安排不足,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和教材与企业发展及岗位需求不相适应[2]。
(二)校企协同合作不足
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合作机制,在产业发展、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实践实训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协同合作不足。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管,而企业认为学生管理权限和责任在学校方面,不进行管理或者不愿投入过多精力,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各有分工,人才输出与培养应由学校负责,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做好配合即可,在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上缺乏协同意识,校企互动缺乏。在实践实训方面,学校实践教学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缺乏目的性。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有限,有的岗位层级较低、视野受限,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职业实践之中,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在考核评价方面,存在考核指标不全面、学校和企业考核体系“两张皮”等问题,学校和企业在协同完善考核体系上缺乏必要沟通和研讨,缺乏全方位的考核。
(三)产教融合定位不准
高职院校、学生及合作企业对产教融合要求和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校企合作模式、师生角色转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时,由于理念差异,学校处于主导地位,企业被动的根据学校安排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或者资金、岗位支持,融合模式尚未真正实现。而且,在强化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态度较为冷淡情况,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动性不足。同时,师生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推动过程中,传统的角色定位也在发生改变,老师担任着学生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指导的双重身份,学生能力培养的市场导向性更强,师生在调整心态、提升意识、角色转换、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完善校企贯通培训数据库,优化课程设置和创新教材内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根据时代和科技发展特点,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趋势,顺应企业职业和岗位需求,共同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分阶段和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明确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完善校企贯通培训数据库,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践进行全面指导。同时,以数据库为指导和参考,加强校内教学课程的优化,使校内教学内容和校外实训要点及任务相匹配,推动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产业和教学的无缝对接。而且,要加快教材创新进度,与市场和企业发展向适应。教材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根据综合型人才发展要求,开发跨专业、跨类别的多种内容的创新教材,还要打破原有教材格式和框架限制,以酒店职业和岗位为框架设计教材,或以实际案例为主设计教材,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创新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二)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习管理机制
在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协同发展”为理念和原则,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计划、实践效果等进行同谋划、同指导、同评价,强化协同发展力度和产教融合深度。通过政策激励或科研支持等方式,提升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意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企业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提供涵盖各个岗位的实习机会,通过定岗、轮岗等方式,促进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全面认知,进而强化实践效果[3]。以协同发展为基础,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实习管理机制的革新和完善,加强学校和企业管理机制的融合,摆脱学校和企业各行其道、互不交叉的管理模式,形成以学校为主、学校和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共同管理机制。构建学生实习校企共同管理平台或软件系统,通过发布实习任务、监控实习动态、分析企业对实习反馈、校企共同评价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习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产教融合特色教师体系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强化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师体系结构,转变和提升教师思想意识,找准角色定位,以“职业导师、兼职教师”为有力补充,建立产教融合模式下的现代教师体系。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教师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的双重指导。对于企业而言,学生在其内部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企业内部岗位职业导师也兼具教师性质,要做好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学校要重视企业职业骨干的实践经验引导作用,企业也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必要支持。学校可以聘请或邀请酒店经理、专岗人员等在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以弥补学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欠缺,企业也应定期安排优秀人员赴学校进行交流,吸取先进科研理论,通过校企合作、校企互动,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师体系,为酒店专业优秀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四)以行业资格考试为依托,提升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各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教学涵盖的专业及课程大致相似,而且,酒店管理专业兼具管理性和服务性特点,扩展学生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综合技能十分必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学生在相似的教学体系内崭露头角,在人才济济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以行业资格考试为依托,以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为砝码,以第三方认证为支撑,提升人才的含金量和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课程制定、实习任务上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还要以中外餐饮、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国际或国家相关资格标准为依据,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资格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拓展学生酒店管理专业之外,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资格能力,如旅游管理、英语等级、茶艺礼仪等方面的专业资格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格认证,有利于丰富学生技能,提高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虽然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综合素质,但是,在产教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培训数据库完善、课程与教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