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创新创业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19童玲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童玲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师范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
2000年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获得教师资格证者方可从事教师职业,非师范生可以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而师范毕业生可以直接申报取得教师资格证。2016年实行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生不再直接申报教师资格证,而是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才能申报取得教师资格证,所以师范不再具备绝对的进入教育行业的就业优势,师范生不再等同于准教师。
据统计,全国每年60多万师范毕业生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能走上教师岗位。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作为一所师范类的专科学校,以培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主,每年师范类毕业生人数超过2500人,而毕业即走上教师岗位的仅有1200余人。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院校要根据师范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修订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增强师范生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同时应培养师范生转变观念,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他指出,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需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5年以来,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一年一度的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涌出了大批有深度、有技术、有前景的创业项目,甚至在国际上也取得了较大影响。
二、师范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近几年,师范院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探索还处于迷茫期,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师范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明显不足,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创业过程,因此师范生的创业意愿也普遍偏低。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校生人数9000余人,登记的创业人数为12人,创业学生比例仅为0.13%。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师范生创新创业意愿不强,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家庭观念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师范生选择就读师范专业,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大,家长认为孩子从事教师行业更为稳定,教师也是一个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其次,选择就读师范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就业目标非常明确,缺少创新精神。而且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没有特别充足的经济能力来应对学生创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2.师范生创业技能较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较为注重文化课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为了获得教师资格证,需要通过的考试很多,如普通话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任务也很 重,如“三字一画一话一弹一跳”都要达标,“三字”即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一画”指简笔画,“一话”指普通话,“一弹”指钢琴,“一跳”指舞蹈。在如此繁重的学习和训练任务下,学生很难有激情和精力来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他们即使从事创业活动,也只能从事与自己专业能力相关的创业项目,如书法培训、舞蹈培训、绘画培训等少数项目。
3.师范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少。因师范生身份的特殊性,创业时缺少可以参照的成功案例和引导,一旦走上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也有很严格的限制,所以教师很难在工作之余从事创业,因此很难涌现出大量的创业成功的优秀案例及典型人物。
4.课程教学没有吸引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各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都是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来进行设置,因此可以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其次优秀的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造成创新创业课程都是侧重理论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难以达到引导创新的效果。
5.帮扶力度不够。大学生创业仅仅依靠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市场运营、财务知识等多方面的扶持,而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更是缺乏这方面的资源。
因此,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加强,各项政策的支持应该进一步加大,师范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应进一步加强。
三、激励师范生创新创业的对策
1.用好各级各类政策驱动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2019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努力把江西高校打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地工作方案》,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学校也应出台诸多鼓励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2.创新创业学院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创业学院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规划本校的创新创业方案,如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特色实训室,借助企业的力量帮助学生创业。同时学校要发挥好孵化器的作用,为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帮扶、服务咨询和技术指导,让初创企业能够茁壮成长、走向成功。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当前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多偏重创新创业理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环节较薄落,使得学习该课程如同鸡肋般乏味。学院应该加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增加实践和体验环节,如采用项目式教学、模拟项目路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意识挖掘与实现的全过程,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育好的创业想法。还可以引进特色课程,如3D虚拟仿真的创业实训课程,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真实的商业经营过程,体验创业的乐趣和风险。
4.加强各类技能培训。针对师范生的技能相对匮乏的问题,可以加大对师范生的技能培训,如:举办电商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网络创业技能,机器人编程培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育婴师培训提高幼师的育儿技能等。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技能。
5.通过各类比赛促进创新创业。江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鼓励全省高校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施意见》,各高校充分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相继出台了鼓励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奖励政策。全体师生踊跃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人民优选”直播大赛等。通过大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浓厚氛围。
6.发挥学生创业社团的作用。创新创业社团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良好发展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同学对创业的需求,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达到团队协作的效果。学生社团的灵活性强,与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面更广,可以更好的促进创新创业活动与社会接轨,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师范生要快速转变观念,用创新的理念贯穿学习的过程,学校、政府、家庭要多方联动,给高校学生建立一个崇尚创新、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