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成本材料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
2020-01-19常紫圆
常紫圆
(安徽省蚌埠市科学技术馆,安徽 蚌埠 233000)
我国的科技馆最早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并随着逐步发展,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国拥有的各种类型的科技类博物馆、科学中心将有800多家,对于开放式的科技馆数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目前,我国要求科技馆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系、趣味性以及互动性,进而能够将展品的设计和运营进行充分考虑,实现科学知识、方法以及精神的普及的目的。另一方面,科普展品从受众的习惯、环境情况等多种因素对其展示形式进行创新,突破众多限制以实现对科普展品运行模式的改变。对于科普展品,如果单纯从理论角度出发,很难吸引观众的兴趣,就需要深入挖掘观众的探究兴趣,针对某些展品需要的材料成本较高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以实现科普展品运行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双赢局面。
1 高成本材料在科普展品展示中的利用情况
在科技馆场馆中,对于有些科普展品主要是利用了一些高成本材料制作而成的零散件,如针对展品“旋转的银蛋”,虽然单个的零散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观众的参观习惯和其道德修养,会加速零散件的损耗,进而不能为观众在参观展品中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也会倒逼展品设计师减少这类零散件的运用,限制展品设计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有些展品在进行展示时,必须依靠高成本材料才能实现,而这一类的展品所利用的材料成本较高,一般科技馆会将这类展品联合一些教育活动进行开展,不会将这类展品制作成物品提供给观众,对于有些展品,在演示完成后,也会制作成科技产品提供给观众作为纪念品,有效激发观众对展品的体验兴趣,进而将科技衍生到公众的生活中,扩大产品辐射范围。
2 高成本材料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分析
在科普展品中,很多较为专业的技术都将从特定的实验室环境搬到科技馆中,进而转化为互动式的科普展品,并配合巧妙的设计、稳定的运行环境、精准的装置以及高成本的材料。进而使普通观众也能加入对该展品的自行操作中,例如,对于“全息摄影”技术来说,高成本材料就是其全息底片,通过摄影完成后将制作出全息照片供观众进行留恋,同时,这种展品在科技馆中并不常见,观众能够自行操作不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辅助。但是,全息底片作为一种高成本材料,会给科技馆运行管理压力,一方面是运行的成本压力,我国大部分科技馆在运用时都处于亏损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各类展品在设计时所投入的材料和人力成本较高,且在运用过程中的资金耗费也较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完善的展示方案作为支撑,科技馆应明确展品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起到教育的目的,这也迫使展品设计人员在展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展品的结构、外形以及材料等诸多因素,本文着重介绍了高成本材料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展品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有效发挥这些高成本材料的优势,在完善展示方式的基础上,既不给运行管理带来压力,也能有效控制运行成本。
(1)降低展品运营中的材料成本。在科技馆中一个展品正常运行需要一个及以上的工作人员进行守护,那么,它所投入的运营成本也将增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目的也难以实现。例如,在科技馆内的展品《飞行模拟器》,在运行时,就需要3个工作人员进行协调操作,一个负责飞行器的控制室设备运转,一个需要对现场发秩序进行维护,最后一个需要充当“飞行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高成本材料50%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较轻、强度极佳的优点,但所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同时,对于前来参展的人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体验《飞行模拟器》,这也导致高成本材料所制作成的展品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效能,增加了在展品设计时,运用了高成本材料的投入,这与科技馆开展理念相违背。因此,就需要结合飞行模拟器本身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尽可能选择与之相符和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材料进行代替,这样就能从源头有效减少高成本材料的使用,同时,针对运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还需要进行控制,在整个展品运营中都能保证其最低的成本投入。
(2)增设自动限闸机限制人流量。在科技馆中,由于人们都对科技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都希望有机会对各个展品都进行体验,但是,由于高成本材料会增加科技馆的运营压力,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量进行限制,一般通过自主售卖机观众能够扫描二维码获得入场体验券,并且对于获得的入场券只能允许一个人进入,同一个二维码课堂进行连续多次扫描,扫描后的产品将可以通过相关的步骤进行操作启用。为了保证扫描的二维码只能进行一次免费的体验,没有不同的二维码扫描展品将不再启动。通过这种方法,观众不仅能够获得更加高级的情感体验,给观众对立的时间和空间对科学技术进行探索,还能减少专人定岗服务指导,节省科技馆的运行成本。
(3)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高成本材料使用率。很多时候,在科技馆展品中应用高成本材料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高级的体验,让观众更能认识到科技馆呈现展品的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会考虑科技馆运营和成本压力,进而展品设计者就需要在对展品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其成本,对于有效高成本材料的损耗要进行控制,特别是需要在展品技术的设计和研发上,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高成本材料的使用效率,例如,对于“全息底片”,由于在实际的全息摄影过程中会由于用户的操作失误或者自身系统问题,导致底片出现浪费现象的发生,“全息底片”属于高成本材料,这也就是说,会由于用户操作失误或者是自身系统问题导致高成本材料的浪费,这就需要展品设计者在进行展品设计时,要严格控制全息底片的数量,并且对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查看,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且对于用户在体验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强化其对高成本材料的节约意识,这样在人员进行体验时也将更加珍惜机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成本材料的使用率。
(4)将展品结构与环保理念充分融合。现阶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很多时候,在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时都会在考虑材料成本的基础上进而选择具有较高环保功能的材料。在科普展品的设计中,也需要将展品的设计结构与环保理念进行充分融合,营造一个适宜的展品环境,这个过程被称为“场景化设计”。例如,科技馆的展品设计人员要为前来观赏的人员设计一个热带雨林的场景,展示热带雨林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不乏有很多没有去过热带雨林的人员。由于科技馆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教育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热带雨林环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布景的场景,而更多在于对学生起到教育的目的。很多时候,科技馆的设计人员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版面文字、图像或者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时,科技馆的设计人员就需要利用很多常用的高成本能源、材料以及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逼真的热带雨林场景,虽然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较高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但是,所起到的教育效果远远不是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的场景所能比拟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高成本材料的耗费较大,这时设计人员就能通过将成本较低又具有环保价值的产品代替高成本材料,进而有效降低整个设计过程高成本材料的浪费问题,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3 结语
在新时期,科普展品也能有效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对展品展示形式和展示内容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其在进入展厅前的设计过程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成本材料在展品中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科技馆的运营带来了压力,科技馆就需要另辟蹊径,通过采取增设自主售卖机提高体验入场券的销量,增设自动限闸机限制人流量,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高成本材料使用率以及将展品结构与环保理念相结合等措施,提高高成本材料在科普展品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