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公司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19张佳洁西安财经大学
张佳洁 西安财经大学
Q公司作为西安旅游业的龙头行业,拥有大雁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和大唐芙蓉园这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等的优质文化资源,以及配套的旅游服务和酒店餐饮,2019年春节的“大唐不夜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同时也为陕西旅游行业贡献了不菲的收入。尽管Q公司在西安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和国内其他旅游公司相比,在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值服务、文创产品、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一、Q公司财务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Q公司2015年—2018年近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低于2,于2015年达到最低。近五年的流动比率基本都处于合理水平。但是相比行业的其他可比公司,还是存在差距。Q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变现能力不太强。
(2)盈利能力分析。Q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一直保持增长趋势,相比2014年,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增长了5.49个百分点,利润空间在不断增大。销售净利率指标也在不断增长,说明公司的营业收入带来最终财务成果的能力越来越高。虽然Q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与行业其他公司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这些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盈利空间不断增大,发展潜力极大。
(3)营运能力分析。Q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在合理值之下,且于行业可比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差距。说明公司的资金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回收速度低、管理效率低,降低了运用效率,影响了公司资金周转。流动资产周转率从2014年到2018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周转速度偏慢,且在行业中处于较弱的水平。总资产周转率五年内的平均水平为0.60,说明资产营运效率不高,与行业相比还是稍微落后。综上所述,Q公司的营运能力在行业中偏低。
二、Q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链太短
Q公司的主要收入为景区门票收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造景点和仿古建筑应运而生,以致于当下的旅游已呈现出无景点化趋势,游客从已经从游景点转变为全域旅游。想要让游客纷沓而来,不仅需要拥有独特的景区资源,还需要有多元的旅游产业链。Q公司主收入主要来源是景区门票收入,其拥有的酒店餐饮产业、旅行服务产业、园林绿化产业、旅游产品销售产业的收入合计不足收入总额的40%,可见收入来源有些单一,旅游产品更是缺乏,从战略分析同样也可以看出。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足
Q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相比行业其他公司明显过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坏账准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在增加。说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与行业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应收账款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运营资金,增加了应收款项的回收风险,甚至发生坏账损失,还会导致公司额外增加管理成本,所以应该要重视。
(三)营运成本增长幅度偏大
根据2014—2018年Q公司的利润表以及盈利能力汇总表可以看出:五年以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在增长。营业收入相比2014年增长了24.27%,营业成本相比2014年却增长了34.07%。营业成本增长幅度远大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所以,Q公司的成本管理有待加强。
三、Q公司改进的对策措施
(一)整合景区资源,丰富“旅游+”产业链
通过串联本地其他优质资源、整合景区现有资源等方式,立足于景区,打造公共景区产品。围绕“旅游+”这一核心内容,创新思路,改变传统观念,对旅游产业链进行进度挖掘、开发,以突出公司品牌优势,来打造文化旅游、智慧旅游、民宿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儿童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断地丰富“旅游+”产业链,进而形成庞大的规模效应。也可以创新合作模式,参与行业的战略联盟,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业务形态,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丰富利润的形成渠道,打造公司核心产品矩阵。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入和发展文化影响因素。因为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发展,再观察各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影视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等独具文化底蕴的旅游产业正在掀起一阵文化+旅游的热潮,特别是文旅小镇。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应收账款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应收款项的回收风险和收账成本,还可能发生坏账。公司应该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科目,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引入更多的应收账款分析指标,来加强对其的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以使公司尽快收回款项,降低坏账损失,加速资金的周转,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成本管理,扩大盈利空间
从人员角度来看,可以利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推进以及西安人才引进战略,选拔人才,利用绩效、薪酬等改革,创新经营管理的方式,聘请高效的人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减少营业收入的增加。从项目角度来看,可以拓宽合作伙伴进行服务外包以减少成本,或者参加行业战略联盟来扩大盈利规模。从内部治理角度来看,可以改革组织架构,试点项目负责制、下属公司混合所有制等,来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