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管理与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研究
2020-01-19杜倩国网鄂州供电公司
杜倩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
国有企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学的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职工绩效,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向内部管理要绩效,通过管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企业目标落实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职工快速成长相融合,强化绩效奖惩机制,打通人才培养多条通道,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发挥领导干部党员的模范作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支求实创新、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绩效管理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为了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制定的绩效标准,并以此标准建立起绩效辅导、沟通和考评制度。这将是一项循环性的动态过程,涵盖着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结果、结果应用、目标提高的全部内容。进行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要提高企业内部的活力,促使企业员工、部门和组织之间得到更好的衔接,向着企业发展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绩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激发起员工或团队的斗志。使员工或团队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面貌共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奋斗。绩效管理工作会建立起约束机制,为员工或团队制定发展目标,进而促使整个团队向着企业的期望而努力;其二,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对团队或个人的工作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绩效管理工作会通过定期的评估来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生产行为进行判定,既可以肯定成绩,也可以主动查找出工作中的不足。通过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对组织行为中有贡献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而对不符合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行为能够通过考核的方式给予限制,进而可以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其三,绩效管理工作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促使企业员工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主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而实现企业更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企业绩效管理与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研究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以职工被聘的岗位的实际岗位的性质来决定工资的一种制度。在进行实际的薪资控制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职工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技术要求、工作指责、劳动环境等指标进行相应的薪资的调整与发放。根据职工实际的工作的强度以及数量进行考核工资的发放,是我国按劳分配体制的一个完美的展现,也是我国的薪酬制度的一项比较成功的地方。在我国,职工的工作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等不同的部分组成,展现了对职工利益的十分的尊重。
(二)合理定位绩效管理的目标
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这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和社会环境、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紧密结合。企业要根据战略制定绩效管理总目标,把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再依据绩效管理目标制定企业的绩效指标,并将指标逐层分解至各业务部门,最终分解到每位职工身上,要确保职工个人、部门努力的方向与企业总目标的方向一致。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合理,所制定的指标应该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即可达到的标准,避免考核标准过高使被考核者承受较大的压力,每个岗位的指标具有时效性的同时也应保持稳定性,指标的基本框架不应频繁变动,以保证绩效考核的严肃性,促使被考核者更好地达到各项考核指标。不同岗位的职工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应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和任职资格。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应确保指标语句描述准确、无歧义,量化指标数据,不能量化的要尽量细化,不能细化的要做到程序化,准确、详细地描述定性指标,使广大职工都能够清楚地明白绩效对其的要求。绩效管理以人为本,重视职工的发展,每个环节都让职工参与,这样不仅可以使职工努力方向与企业目标一致,而且还可以得到职工的支持,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岗位工资制度是目前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其不仅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以及职工实际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的岗位工资制度来看,企业的岗位工资制度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因此,企业在大力推行岗位工资制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与时俱进的准备,时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看待企业的岗位工资制度,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相信在这个过程之后,企业的绩效管理以及相应的岗位工资制度可以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不断地达到为职工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