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中指导的“点”与“线”

2020-01-19余向红祝文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寒假解决问题目标

余向红,祝文敏,秦 莎

(1.红安县教研室,湖北 红安 438400;2.红安县陈升学校,湖北 红安 438400;3.红安县七里中学,湖北 红安 438400)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教材与教参,每一个主题活动,都是指导老师的原创设计。这是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也是难点所在。老师需要用一份活动方案来完成对活动开展的指导。好的活动方案,应该做到既能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活动,也能指导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开放性的,完全由老师在国家课程纲要框架下,根据活动内容自行设置;活动实施过程则兼具开放性、综合性与生成性,即不确定性因素始终伴随着实践过程,老师的指导尤其重要。老师在进行活动方案设计时,要能抓住指导的“点”与“线”,才能设计出一份对学生开展活动有指导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指导的“点”在哪里?在活动关键环节上。

放寒假前,我要求工作室成员,给本班学生设计并布置一项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其中,红安陈升学校一位老师设计的《鼠年说鼠》活动,颇值得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度进行剖析。

以下是该老师的《鼠年说鼠》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原文:

【活动对象】:陈升学校四年级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2020年1月7日——2月10日

【活动目标】:在春节期间亲历《鼠年说鼠》的活动,感受鼠年的年味、年俗,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热爱;同学们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团结合作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自己的收获以手抄报、手工、表演等形式物化呈现出来。

【活动步骤】:

一、班级群里宣布活动主题《鼠年说鼠》,交流活动想法,提出活动要求。并根据家庭住址进行分组。

二、假期学生自主活动,将活动过程分享在班级群,老师在线指导,与学生及家长互动。

三、开学后进行活动成果交流与汇报,并形成活动案例。

【活动要求】:

一、采访身边的人鼠年春节怎么过,以及对《鼠年说鼠》的看法和理解,听听别人是否能有好的建议。提前准备好采访稿,并做好采访记录,整理好采访到的信息。

二、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父母等方法搜集有关鼠年和鼠的相关信息,信息整理后制作一张手抄报。

三、制作一件关于《鼠年说鼠》的手工。

四、将搜集到的关于《鼠年说鼠》的故事、歌曲、古诗、成语等通过说、唱、诵、演的方式展示出来。

五、所有的过程必须有文字记载并配有清晰的图片或视频。

2020年1月5日

这是一份以一所乡村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首先这个主题活动的“目标设置”,除了第一句话,体现了本次活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认目标外,后面三句话指向的目标设定都非常空泛,等于是无目标。这次活动是由学生在家完成,第二句话中“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担当”这些词语所指向的活动目标,明显是学校集体开展活动时的目标指向。在这个寒假活动中,设置目标要结合学生是在家庭中、与家人一起完成活动的实际,不能为设目标而设目标。第三句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说法,同样失之泛泛,就这个主题本身的特征与活动空间,发现与解决问题,并不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途径,掌握获取和整理信息的方法,才是关键。最后一句话对目标要求的表述,反而会把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往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上引导,特别是关于手抄报的提示。

从这个目标设置可以看出来,老师开展活动的初衷是明确的:在鼠年春节,让学生通过开展“鼠”主题活动,了解传统文化。但她的具体想法却是模糊与平面化的,实践空间很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生成性”缺少理解。也因此在设置活动目标时,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学校课堂、在学科教学上。在“目标设置”这个点上,这份方案的指导性是不够的。目标设置不是直接指导学生,而是指导老师自己的。让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有清晰的方向与路径。

再来看“活动步骤”。因为这是一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在思想上首先要建立这样的基本概念:在家庭中完成、以个体为单位开展、以家长指导为主。从活动步骤看,她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并未厘清这个基本概念。第一步,在班级群里布置这个寒假活动,提出要求、交流想法这没有问题,就近分组就不现实了。分组确实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适用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但并不适用于寒假活动。因为春节的原因,学生在寒假中移动性很大,即使就近分组,也很难保证集中活动的时间、地点,这样的分组便失去意义。这里正确的做法是,提醒家长协助、指导孩子选择活动内容、完成寒假综合实践。第二步、第三步基本没有问题。从这三步的安排来看,这不是“活动步骤”,而是本次《鼠年说鼠》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流程与要求:前期布置任务、中期实践与交流、后期汇报与展示。

基本流程,同样是写给老师自己看的。这个是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实践活动的路线图,提示整个活动有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大致要完成什么。在这个点上,清晰与合理至关重要。设置如果存在不合理,非但没有指导性,恐怕还会导致活动过程混乱,学生无所适从。

“活动要求”这一部分就比较杂乱了。这一部分是指导学生的,但从这个方案看,学生很难得到“鼠年怎么说鼠”的指导。学生家长及学生自己,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很丰富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很陌生。那么老师在这一部分要做的是,给学生和家长明确的指导与建议,让他们知道可以从哪个方向开展活动,可以采用什么途径开展活动,可以用什么形式整理和呈现活动成果。老师自己的思路首先要打开,围绕“鼠”这个主题,到底可以从哪些方向说“鼠”?只有年俗里有吗?只有故事里有吗?远远不止:自然界的鼠、动画里的鼠、商标中的鼠、年俗中的鼠、童话里的鼠……有很多切入的点可以进行探究;怎么探究?观察、寻访、搜集、查询、观看、体验、拍摄、模拟……这些方法和途径都可行;探究的结果要怎样进行整理?用图片、文字、实物、工艺、表演、视频……这些形式进行整理,然后形成物化的成果或作品。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简单明了地把关于活动内容、方法、成果形式的建议呈现出来,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活动方案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只是对学生重要,对老师顺利指导完成一次活动尤其重要。老师的活动建议,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其效果应该是让他们明白:“哦,原来可以这样做”。而不能是这样的暗示:“老师要我们这样做”。

这份《鼠年说鼠》方案若实施,很难避免这样的结果:活动方式、内容与成果千篇一律;对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来说,鼠年说的那个鼠,就是老鼠。而事实上:仓鼠、袋鼠、鼹鼠、松鼠、田鼠……米老鼠、杰瑞、舒克和贝塔……三只松鼠、灰鼠、鼠标……这些全都是鼠年可说之“鼠”。所以,在这一部分,老师指导的点是,打开学生说“鼠”的思路,不要让他们只围着“鼠”年的那只“老鼠”转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封闭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必须达成,这是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所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而老师指导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用专业、开放的指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知道往哪里伸出自己探究的触角。对于结果,则不必有太多预设。

从上述活动方案剖析不难看出,老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指导性要体现在这些“点”上:活动目标清晰具体,不能设置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几乎所有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流程及要求,要充分考虑主题活动的综合属性;活动指导或建议,要有弹性、有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学生去实践、去发挥的。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点”,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有指导性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设计中,指导的“线”又在哪里呢?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哪些每次活动都会贯穿始终的线?其中之一,是“问题”。大部分主题活动,都是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逐步完成的。老师在进行活动方案设计时,围绕“问题”这根线进行指导,是活动有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红安县七里中学的秦莎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就紧紧抓住“问题”这条线,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秦莎所带的班级,每个学期都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去年春天,秦莎跟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以“眼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秦莎立即追问:为什么想到“眼睛”?原来学生的想法来自学校组织的一次视力检查。

主题源自问题。从这里开始,一个个问题推着学生一步步探究。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但提出问题的不能只是老师,探究中很多问题必须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秦莎指导的第二步,依然是围绕问题进行,鼓励学生从学科出发,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加入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有了明确的指导,学生们就能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是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关于眼睛的主题确定以后,大家经过讨论,提出许多问题,确定了几个探究的方向。其中有一个组要解决的问题是:本校学生的近视现状调查。如何调查?这就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中,《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节,学习到调查这种方法。简而言之,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这里的指导就非常具体了,学生自己就能根据这一方法指导,确定以问卷方式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第三步,是规范严谨地落实问题解决方案。问卷设计好,怎么落实又是一个问题。秦莎老师顺着问题步步为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形成结论、撰写分析报告……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整体摸清了本校全体学生的近视情况,并用翔实的数据进行统计说明,实践活动结果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非常有说服力。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眼睛”作为主题只是一个载体,围绕“眼睛”这个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才是贯穿始终的一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线”,老师的指导就在这根线上。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初中阶段具体目标中“问题解决”部分指出: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并做出基于证据的解释,形成基本符合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秦莎老师在这次关于《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与分析》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很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她始终沿着问题这条线进行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开一个个结,“问题解决”这一课程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学生们要解决的不是近视问题,而是通过对近视问题的调查、分析,掌握了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形成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习得,可以在学生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从上述两个案例不难看出,老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有指导意识。这个指导性,可以体现在不同环节,也可以集中在一条线上。重要的是,这个指导性,必须能让老师知道怎么做,学生明白怎么做。只有这样,一次主题活动,才能真正有序有效地得以实施,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与落实。

猜你喜欢

寒假解决问题目标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快乐寒假
解决问题的设计
快快乐乐过寒假
寒假留学攻略
快乐寒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