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应然与责任担当

2020-01-19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叶 琪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新境界,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的新标志。在探寻解决生态环境污染、资源能源不足、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兼具公平与效率、当前与长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以及意识提升与行动引领的可靠路径,不仅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已成为全球共识,成为凸显国家和地区竞争实力的要素。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治理主导权的博弈中,创新、人才和文化等都是重要筹码,是参与全球环境竞争的自信和底气的源泉,而这些又依托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

高等学校拥有其他社会组织无可比拟的学科、人才和科研等优势,既是知识与智慧的集聚地,又是满怀激情与饱含创新活力的青年聚集地,有利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行动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技能人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参与全球生态环境竞争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和使命。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时代发展的使命应然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称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参与和支撑。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理论创新、社会服务的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注入能动力量、创新力量和行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对青年寄语中,肯定了各族青年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中所体现的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也是以高校学子为主体的广大青年保护自然环境与保卫人民健康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行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使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回应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诉求,契合了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趋势。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高校是集科技、人才和创新等各种资源于一体的组织,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本源使命,且肩负着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职责,要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将高校教育内容和方式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呼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绿色”是新发展理念之一,高校不能缺席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融入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全方面环节,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是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更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态文明教育是通往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体系中,拓展和丰富了强国的内涵,不仅包括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人文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还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提升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要走好这条路,需要有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宣传生态文化理念、具有较高生态素质、掌握绿色创新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生产绿色产品的人才群体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一致行动,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升。高校可通过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在理论、技术、技能与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化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发挥这些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岗位上的实质性作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确保我国通往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更稳健、更扎实。

(三)生态文明教育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摒弃长期以来依靠大规模投入、高资源消耗以及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式生产方式,要补齐雾霾围城、黑臭水体、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短板,要在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中,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因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多,少数生态污染问题根深蒂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下大力气,要有持续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要着眼于长远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多维创新协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临时举措,也不是培养应急性的人才,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部署。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教育,激发青年一代的热情和智慧,积聚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力量和创新力量,转化为投身社会的行动,筑稳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高质量发展不断输送绿色发展动力。

(四)生态文明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高校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之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社会实践和美丽校园建设中,融入美丽强国建设、生态资源共享、生态价值观塑造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凸显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爱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融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彰显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树立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引导担负起对自然界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2],突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行动成效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环境保护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陆续地开展了环境教育,特别是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高校逐渐从注重末端的环境教育转向更加注重思想理念到环境治理全过程与全链条的生态文明教育。早在2008年,北京大学就与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开设环境技术市场化示范课,成为我国首个跨学科研究气候变化的专题课程。2015年,清华大学来自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开设了“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作为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从多学科角度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中国林业出版社编撰出版了《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程》一书,是我国高校第一本系统阐述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和中国生态文明智慧理念的教材。2014年7月,由国内外12所大学发起成立了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整合利用各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推动顶尖学者讲习与学生国际交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2018年5月,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3所高校首倡的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加强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路径的研究探索,整合集中生态文明相关优秀教师、教材、课程,共享生态文明优质教育资源。[3]近年来,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中,生态文明也更多地融入到思政课中。

生态文明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逐渐融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中,不仅注重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修养、价值观塑造和意识水平,而且注重引导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着眼于生态文明相关技术研究开发,服务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培养专业环保人才。由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许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零星化和分散化,未能形成系统性的学科与教材等体系。

(一)生态文明教育总量供给不足

受课时数和课堂时间的限制,高校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时间与程度还比较有限。当前,除了与生态、环境和生物等相关的专业会开设生态教育方面的专业必修课外,其他专业开展生态教育课程的极少,据统计,大约10%左右的高校在非生态专业中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仅有感兴趣的同学选修,其他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不修,而且教育部也没有把生态教育类课程列入非生态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体系。[4]这就使得各高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的任意性较大,压缩甚至放弃开设这类课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总量供给严重不足。

根据对北京、河南等地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和新媒体,学校教育仅占17.01%。[5]有学者在2014年对南京6所高校进行调研的数据也显示,60%的大学生表示“进入大学后从未受过生态教育”,更有73.5%的受访者表示教师在课堂中很少联系到生态文明理念。[6]由此可见,增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供给量既是学校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学生的意愿。

(二)生态文明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安排上,多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较少,有些会要求学生自行实践并提交实践报告,未能对如何开展实践进行指导,实践报告也仅限于书面文字报告。二是重过程轻效果。高校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涌现了许多创新,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进行书面考试和作业外,并未产生可持续检验教学效果的更好方式。三是重形式轻内涵。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学中,教师会列举有关雾霾治理、污水治理、白色污染治理、大学生浪费攀比以及垃圾分类等很多与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具体事例,内容肤浅,难以凸显高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四是重部分轻整体。因受教师知识面和认知度的限制,部分教师在讲授生态文明内容时,单纯就环保论环保,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建设结合在一起,没能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和体系化。

(三)生态文明教育质量水平亟待提升

具体而言,教材建设较为滞后,缺乏专门的生态文明方面的教材,一些高校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章节的内容体现在思政课教材中,对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进行阐释,未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和来龙去脉讲通讲透。少数高校使用的教材是教师自编讲义,教师挑选自己擅长的部分讲解,或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拼凑,缺乏应有的逻辑体系。其次是教师队伍质量有待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求一支既能讲透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开展,既具备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伦理哲学知识,又能通晓环境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师队伍,然而高校的此类教师为数不多。除此之外,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很强,许多高校并未建立相关的实践基地,配备模拟实验室,导致理论教学抽象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降低了教学效率。

(四)生态文明教育协调度不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调和渗透并不强,多数学科和课程之间基本处于单兵作战,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不强,教学资源也没有共享,学生处于被动式的知识灌输,导致部分专业学生对生态文明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有些学生却被反复灌输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选修课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7]同样,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协调性不强。不难发现,学生一边把生态文明挂在嘴边,一边却订购外卖,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水电。虽倡导合理消费与绿色消费,实际上却是奢侈消费和攀比消费,甚至刷爆信用卡,进行网贷消费,并未真正将生态文明道德观落实到行动上。尤为突出的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舆论宣传的协调性不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联系不够紧密,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一般是进社区,进中小学校园,但较少进高校校园,使得大学生的潜意识里默认为保护环境应该由政府担负主要责任。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担当

高校教育占据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从纵向来看,高校教育处于教育链的高级阶段,是从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从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横向来看,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员的培养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教育也是我国的长远大计,两项大计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部署,可以相互协调推进,高等教育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从增加教育供给、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水平和增强教育协调度等方面强化责任担当。

(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端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重心,也是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贯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撑起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极,关系着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其他方面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和清洁的能源,筑起绿色发展的屏障和底色,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升我国环境竞争力的核心优势。高校要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技能、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产品和提供绿色服务等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重任,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高起点、高标准和严要求培养高端人才。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知识传授、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和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等多种培养方式相互结合,分批培养、分类培养,形成多层次以及多类别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

(二)丰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汲取了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中国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中国,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分享了方案和智慧。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深入,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需要理论发展为实践提供更加与时俱进的指导。高校凭借着丰富的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门类、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和频繁的对外学术交流等优势成为理论创新的活跃载体,并具有建立智库的独特优势。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汲取古代生态文化的价值,推动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与生态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借鉴西方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为生态文明理论和价值观不断注入新文化、新思维。[8]通过研究团队建设、理论文章的发表与宣传、精典教材编写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方式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深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利的科学依据。

(三)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要素的投入不仅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更加先进的手段,解决长期以来累积的环境问题,还可以节约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在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先进的污染治理、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还需要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提升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水平。高校聚集了一批创新人才和专家,在开展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比一般科研机构和企业更大的优势。要加强高校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气象学、绿色食品以及智能技术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面向绿色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和灾害治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攻关。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与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开展生态科技创新,把高校打造成生态科技创新的小高地。

(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基地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高校作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知识和文化的“殿堂”与文明的“聚集地”,本身也要打造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空间。要在外观上通过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布局、植树种草和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绿树与清水映衬、书香与花香环绕、四季色彩不同以及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还应建设节能型校园,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校园节能节水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和高校节能,对用水与用能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浪费现象;加强对雨水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建设海绵校园;开展垃圾分类,促进废弃物循环有效利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学生的团学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中,调动学生一起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积极性,把高校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基地。

(五)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随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一职能更加凸显。高校建设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培养。高校应深入参与到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中,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地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对策建议。以高校为载体联合政府部门及企业等单位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智库,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咨询和诊断服务,协助地方开发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出谋划策。深入把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优势,推动高校与政府部门共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室,为国家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甚至是参与全球生态环境难题的攻关提供高校应有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