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利用研究
2020-01-19尹可昕谭元敏
尹可昕 谭元敏
(1.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2.湖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引言
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它是中国的无形文化财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表现,对民众、民族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来文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破坏性的冲击。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不够,自主保护意识薄弱,导致部分具有极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衰败甚至消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展性保护和活性传承刻不容缓。
一、阳新布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阳新县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赣鄂交界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2]受地理条件影响,过去的阳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清苦。于是,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情况下,当地妇女为了节省物资,开发新用途,将做衣服剩下的布料经过裁剪、拼贴、缝制和刺绣等工艺加工后,制成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手工艺品,就是“阳新布贴”。阳新布贴属于贴布艺术的一种,贴布艺术大多起源于普通百姓,是具有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手工技艺。阳新布贴于1985年被湖北阳新画家尹关山先生发现,后续引发了研究热潮,并据民俗学家推测,阳新布贴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图案设计和布料剪样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阳新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经典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阳新布贴作为楚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于2008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地方政府开始探索“生产性保护”,于2011年成立“阳新布贴传习所”,由阳新县文化馆组织管理,对阳新布贴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在同年6月将“阳新布贴”注册为商标,主要生产工艺美术鉴赏品。尽管将非遗保护与市场化结合起来运作,但阳新布贴的市场化发展并不成功。2011年9月,阳新布贴在武汉开了第一家实体专卖店,但不到半年就歇业倒闭;2011年,阳新布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没有接到一个订单;2015年、2017年举办的两届中国长江“非遗”展示会中销售量也只有个位数[3]。阳新布贴的商业化利用遇到瓶颈。与此同时,阳新布贴的传承也面临着困难。布贴作为一个纯手工的工艺品,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阳新布贴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其经济效益不足以支撑手工艺人的日常生活。
二、阳新布贴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阳新布贴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布贴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和做工上。阳新布贴的造型体现了一种传统质朴的美。阳新布贴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民众在创作时会“运用概括与加强的手法将自然物象与主观感受映射在布上进行剪样”[4],体现了劳动人民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阳新布贴有着“大气而饱满的构图形式、原汁原味的色彩表达,”[4]既保留着民间艺术的质朴,也不缺乏艺术感。阳新布贴的色彩丰富多样。阳新布贴主要的色彩效果是黑漆点金,以深蓝色或黑色布料为底色,同时巧妙地搭配不同颜色的布块,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加了阳新布贴的层次感和艺术美感,使得整个布贴呈现出一种明亮又洒脱的艺术风格。阳新布贴的构图模式并不固定,制作者会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构图。阳新布贴题材选取极具生活气息,大多与制作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相关,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内涵寓意也非常丰富,主要题材有动物、花草、神话传说、宗教文化等。阳新布贴做工精致复杂,在制作时,为了将零碎的布块融入底布,会采用丰富的刺绣纹样和多种刺绣方式,提高细密性和设计感,以提升作品的品质。
(二)实用价值
阳新布贴的创作背景是为了节省布料,将零碎的边角布料合理利用,具有一定实用性,可以制作成衣物、玩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在过去的阳新,女孩子大多在十几岁就开始跟着母亲或祖母学习制作阳新布贴,到出嫁时,新娘会遵循习俗,将制作嫁衣剩下的边角布料装进布包中带到夫家,等到怀孕时,再拿出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布贴,比如给小孩做衣物和玩具,也可以做成装饰品随身携带。做好的布贴作为礼物送给有小孩的亲戚朋友以表祝福。
(三)文化价值
阳新布贴是典型的楚文化风格,无论从色彩还是图案都饱含地方特色。从色彩上来看,“楚人多喜红、尚黑”[4],因此阳新布贴的底色多为蓝、黑为主,图案设计多采用红色,也符合古人认为红色象征吉利和楚先民多喜红色的文化特色。阳新布贴的每个图案均采用谐音、寓意或象形等表达方式,来表达制作人的祝福和愿望。阳新布贴不是单纯的手工艺品,制作人会将自己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抽象化的东西,通过布贴的制作具体化。因此在古代,阳新布贴作为比书籍更普遍的文化传播载体,起到了传播传统美德和文化教化的作用。阳新布贴无论是造型、色彩、构图、题材,还是做工,都是对当时阳新地区民风民俗的一种表现,在一代一代地传承过程中,不仅是在丰富阳新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对民风民俗的一种传承。对阳新布贴的起源、发展、制作进行研究,不仅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方向,也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供了载体。
(四)工艺价值
阳新布贴使用的原材料虽然简单朴素,但制作工艺却十分复杂。为了使零碎的布块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制作阳新布贴需要经过剪样、拼贴、缝制等步骤,“需要补、纳、缀、拼、贴、镶、堆、缝、绗等不同技法”[5],并在整个过程中结合了剪纸、刺绣、手绘等传统工艺的技巧和制作工艺。阳新布贴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是因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也在于这种集合各大传统工艺精华的制作工艺。为了提高阳新布贴的舒适度和满足功能性需要,还会在布贴中填充棉花、稻草等。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历经时代变迁,或受到战争破坏、人口迁移等影响,面临着技巧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困境。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研究传统手工艺技巧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渠道。
三、阳新布贴传承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一直很重视资产属性的挖掘和商业价值的开发,并通过申遗的方式进行保护。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忽略了非遗背后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价值。申遗虽然帮助非遗建立了高大上的形象,但申遗后如何正确合理地规划非遗的后续发展问题?如何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如何提高非遗的市场价值?这些都是政府应该解决和筹划的事情。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11年6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少有地方政府根据自身非遗的现状和保护计划制定更贴合实际的非遗保护条例。阳新虽然成立了阳新布贴传习所,专门负责阳新布贴的传承教学工作,但关于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阳新布贴没有专门的法规条例,使得阳新布贴的日常保护工作无法可依,统筹和规划也缺乏科学性。
(二)产品发展规划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的贸易环境下,阳新布贴想要能长期传承下去,必然要将保护与市场相结合。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再次强调“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希望“对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对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6]。但阳新布贴作为一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进入市场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产品类型单一。阳新布贴在市场中的定位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主要销售市场为家居装饰和纪念礼品,生产出的商品也多为壁画、挂件等[7]。这类商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较高,但实用性却大打折扣,这就导致商品的销售受消费者鉴赏水平的影响,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传统工艺——阳新布贴的市场需求较低。第二,产品品质较低。阳新布贴的传统工艺均为手工制作,但为了适应市场化的生产,阳新布贴在制作中存在用机械化代替手工和偷工减料的制作行为。例如,为了节省布贴制作时间,在粘贴布块时没有采用制作工艺繁琐的糯米浆,而是用了成本更低的双面胶,导致布贴不能水洗,成了“一次性”产品。这种粗制滥造的产品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阳新布贴的产品形象,不利于阳新布贴的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第三,产品审美价值下降。阳新布贴的制作材料为边角布料,受当时生活环境的影响,制作材料的色彩和制作人的审美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但现在市场中的阳新布贴产品整体造型色彩都有所下降,匠气更多而无灵气。一些制作者对制作图案和色彩搭配的内涵一无所知,只是单纯完成工作任务的生产与制作,使得阳新布贴缺失原有的情感内涵。综合来看,阳新布贴进行“市场化保护”是有必要的,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护效果,甚至对阳新布贴的传承造成了负面影响,亟需制定新的市场化发展规划。
(三)专业人才缺乏
阳新布贴是一种纯手工的工艺产品,人在其生产、传承和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来看,阳新布贴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传承人、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传承人来看,阳新地理位置较为封闭,经济发展一般,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老龄化严重。再加上阳新布贴的经济效益较低,愿意学习和传承布贴工艺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而且掌握传统工艺的老手艺人年事已高,因而阳新布贴面临着传承后继无人的情况。从设计人才来看,传统阳新布贴的图案大多为花鸟虫鱼、宗教符号、神话故事等,这些具有想象力的夸张图案与现代审美不符合,严重影响了阳新布贴的市场化经营,急需有专业的设计人员在不完全脱离传统图案的同时,设计受众率较高的新型图案。从管理人员来看,阳新布贴要想在市场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要提高对市场的认知和产品规划,目前的阳新布贴缺乏对现代市场的正确判断,以至于生产的产品样式、形式不符合大众审美。总之,阳新布贴的产品创新、产品定位和发展规划都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便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为大众喜闻乐见。
(四)普遍缺乏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贴近人生活的传统文化宝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实际生活中,民众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认为阳新布贴制作过程麻烦而不愿意学习,普遍缺乏保护意识。民众作为阳新布贴的潜在传承人和消费者,不具备保护与传承意识,会严重影响阳新布贴的传统工艺传承,不利于阳新布贴的长足发展。
四、阳新布贴传承与利用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地方非遗保护条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明创造的遗留,是劳动人民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价值的必然选择。我国虽在1982年已出台《文物保护法》,但该法更注重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随后,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我国开展了非遗文化保护立法工作。但在国家法律出台之前,云南省于2000年5月26日通过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中国第一个颁布地方性非遗保护法规条例的省市,开创了制定地方性非遗保护条例的先河,为其他省市颁布地方非遗保护条例提供了参考。2001年9月,淮南市政府颁布了《淮南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将保护条例具体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的保护和发展条例更具有针对性。2002年7月,《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开始正式实施,随后宁夏、浙江、江苏等地区也都根据当地非遗保护现状和形势,制定了发展计划或保护条例。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于2011年6月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效推进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工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出的一大步。但由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不同,解决办法不能一概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具体实施上只能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并不能提供具体指导方针。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保护条例。
阳新布贴作为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直面临着传承无人、产品滞销的问题。阳新地方政府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上,参照其他省市经验,积极制定相关法规条例。第一,始终坚持以保护工作为主导。阳新布贴想要进行市场化发展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防市场化导致阳新布贴的传统意义和文化内涵被破坏;阳新布贴的任何发展规划都应在保证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政府主导能有助于坚持这一原则。第二,明确和保护好阳新布贴传承人的切实利益。积极组织阳新布贴技艺的学习和培训,为发展新的传承人做准备;建立传承人保障体系,给经济困难的传承人提供生活补贴,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制作与传承环境。第三,可设立传承阳新布贴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金、名誉称号等方式,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学习和传承阳新布贴,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和传承阳新布贴的工作中来。阳新县政府应该认真学习其他地区性非遗保护法规,并结合阳新布贴的传承现状和未来发展,尽快制定地方法规,因地制宜保护和传承阳新布贴。
(二)合理规划阳新布贴产品发展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市场化保护和开发,一直是各类非遗必经的发展路径。针对阳新布贴的工艺性和实用性,阳新布贴的产品开发可针对性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丰富产品类型。政府可组织研究阳新布贴的学者对布贴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进行更深刻的研究和挖掘,对阳新布贴的价值和意义有更详细和准确的认知,以便丰富阳新布贴的形式和内涵。聘请专业人士根据阳新布贴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产品形式,使得产品既没有破坏阳新布贴的传统性,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例如,具有祝福含义的宗教文化图案可以做成挂件、坠饰和宗教用品,以传播美好的祝愿;抽象的动物图案可以用于服装产品的设计,原本阳新布贴就是用作儿童服饰和玩具等物品;经过改进的图案更符合现代人审美,也可用于成人服装设计。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阳新布贴的产品质量,保留原工艺制作过程,是保护与传承阳新布贴的基本要求。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证成品质量的统一,因此,应对原工艺进行合理创新,制定规范、标准,积极开发和寻找新制作材料,以使阳新布贴的发展顺应产品市场、消费市场。
第三,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阳新布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故事、地方生活、宗教传统等,无论配色还是造型都非常有艺术感。但由于生产者对于历史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其作品缺乏灵气,没有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建议对阳新布贴的生产者进行培训,加深其对阳新布贴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在对市场消费倾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阳新布贴的生产和设计进行调整,在不丢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使传统手工艺品更能符合现代审美。还可举办阳新布贴设计大赛,汲取专业设计灵感,丰富阳新布贴的设计形式;收集和整理当地民间故事并用阳新布贴进行演绎,增强阳新布贴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保留阳新布贴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阳新布贴的造型和色彩,多措并举提高阳新布贴的审美价值。
(三)多方面和多途径引进人才
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利用不仅仅需要传承人,还需要创意、设计、生产、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人才。由于阳新布贴是传统工艺,并且目前没达到市场化,经济效益较低,使得很少有人愿意从事阳新布贴相关产业。但一个产业如果想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此,阳新县政府应当广纳人才。
从人才储备来看,目前,阳新布贴的推广销售方式虽然已有专门部门负责,但负责人员缺少专业的经营知识,无法为阳新布贴的市场化经营提供高效的经营方案。“无论是哪种产品定位,哪种生产方式,传承人+精英人才+教育研发团队+志愿者的系统化人才组合模式或知识储备都是必要的支撑,”[3]阳新布贴的管理部门也可以尝试与学校合作招收志愿者和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人才政策来看,阳新县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条例,为招收来的人才提供相对优裕的生活保障和奖励制度,才能招来人才和留住人才,使得阳新布贴的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人才链和产业链。
(四)加大非遗保护宣传
无论是为了提高阳新布贴的知名度,还是为了号召更多人来保护阳新布贴,我们都需要加大对阳新布贴的宣传,只有打开知名度,才能让社会认识到阳新布贴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阳新布贴的保护中来。进行宣传可分为社会和教育两个角度进行:
从社会角度来看,阳新县政府需要通过展览、讲座、广告等多种途径加强对阳新布贴的宣传。合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用较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展示阳新布贴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让广大民众通过最简单直白的方式,了解到阳新布贴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通过对阳新布贴的宣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介绍,让民众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从教育角度来看,可以让非遗宣讲走进校园。将阳新布贴纳入当地中小学教育体系,例如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习阳新布贴的制作;请专家讲座,让学生学习阳新布贴的历史和文化;组织观看非遗宣讲纪录片,既丰富课余生活也能增强学习乐趣。非遗进校园,不仅是为了扩大阳新布贴的知名度,更是为阳新布贴的传承培养潜在继承人。同时,在当地高校可开设相关专业,为阳新布贴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接班人,增强全民保护非遗的责任感。
五、小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事关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参与和奉献。希望在这个外来文化冲击严重、文化产品丰富、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参与到非遗保护行动中来。阳新布贴作为中国众多非遗中的一个,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值得被重视和保护。阳新布贴不应该只存在于阳新,它应该被传承、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让世界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