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教育信任的式微与重建
2020-01-19胡鹏艳王安全
胡鹏艳,王安全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银川 750021)
在当今社会,人们正身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网络既是载体,也是信息的集合体,网络社会也就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的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在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信任关系是能够维系彼此长久关系的基石,如果缺少信任,人们便会陷入猜疑与恐惧之中,使得相互之间走向冷漠。而在教育场域中的信任关系,也就是教育信任,在当下网络时代,教育信任逐渐表现出式微之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深度剖析教育信任关系衰微的现状,并重建教育信任,这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信任的定义与价值
(一)教育信任的定义
在这里对教育信任的解释,是从信任的一般意义出发的,由此引申到教育场域中。因此,理解教育信任是以理解信任为基础的。首先对信任进行辞源的分析,在《辞海》中,信任是指对人相信并敢于信赖、托付。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信任的解释大不相同。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曾指出:“信任是一种简化复杂的机制,能够减少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1]福山是经济秩序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将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察,提出信任是一种社会美德,是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是创造经济繁荣的源泉[2]。在心理学科方面,对信任的解释更偏重于个人或群体间相互建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是人们相互进行某种活动的前提。谈及信任在管理范畴中的释义,它贯穿于始终,是决定工作完成度的重要因素,正是在人际间和团体组织间存在相互信赖的前提,决策者和行动者相辅相成,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在教育领域之中,教育信任属于比较新颖的一个话题,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被人所忽略,未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曹正善和熊川武指出了教育信任是减负提质的智慧,他们从信任的主体角度划分为教师的信任、学生的信任、组织的信任;从信任客体的角度划分为品格信任、能力信任与感情信任;从信任的其他角度划分为弱式信任与强式信任、水平信任与垂直信任、直接信任与间接信任等等[3]。 这里对教育信任的阐释,引人深思。因此,在本文中提出,教育信任是指在教育场域中人们对教育世界及其人事的可信度,对学校中作为主体存在的人的一种信任的情感、精神和姿态。
(二)教育信任的重要价值
教育信任是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笔财富,等待世人挖掘,它是推进教育的各方面合作“稳定进化”的必要环节[4],它是一种简化教育复杂性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它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生成亲密、包容、团结的关系的桥梁。在教育视域中,师生作为教育两大主体,关乎教育事业的未来。当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之时,教师一方面获得了学生的尊敬,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进入了自由的天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当学生获得教师的信任时,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也使学生本身进入了自主的领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师生相互信任时,达到的是双赢的效果,双方能够相互敞开,相互包容,相互协商,就能够把合作与对话带到教育世界中。
二、网络时代教育信任式微的表征
(一)教师和学生相互间信任关系的弱化
自古以来,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是至圣先贤的代表,是“天地君亲师”中拥有崇高地位的重要体现,人们普遍尊重教师,认为教师是作为不容置疑的知识权威存在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将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宝库、真理的化身,教师犹如一部百科全书,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帮助他们解答所有的疑惑。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正逐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部分教师全然忽略社会的变化,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教育者仍然持有“教育者至上”的传统观念,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等待灌输的“容器”,被动接受主导价值训诫的“客体”,依旧采取的是单向知识灌输的方式[1]。因而在传统知识权威的主导下,一些教育者故步自封,不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所传授的东西未能与当下互联网时代知识同步,不能满足当下受教育者的需求,造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隔阂。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难以正常地交流,使得师生间沟通越来越困难,难以回到胜似朋友间的相处模式。学生有问题,找教师帮忙解决的友好关系一去不复返,而师生心灵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彼此的信任度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二)社会大众对教师师德水平的怀疑
教师历来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人们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尊敬老师,崇拜老师,印象中老师的形象应该是有着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是无私的奉献、学生的楷模。很多拥有这些品质的教师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无形中播下了种子,生根发芽,于是“长大后我便成了你”成为了学生的写照。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社会对于教师的赞誉声不断,由此教师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媒体传播了大量的信息,使社会大众对教师的师德水平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种怀疑正是教育信任关系出现裂缝的征兆。新闻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呈现越来越片面化,出现神圣化和污名化两种极端的教师道德形象。“神圣化”指的是媒体渲染教师带病工作、抛弃私利、超凡脱俗、一心为公;而“妖魔化”是指在针对教师的负面报道中,教师形象被严重扭曲,被描绘成敛财者、禽兽、变态狂、流氓等[5]。两种极端的教师道德形象,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印象,使得社会大众对教师的信任度逐渐降低,进而教师道德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社会舆论环境越发恶化。
(三)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感低,信任欠缺
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有着工作对象特殊、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教师工作充满挑战,逐渐走向了超负荷运转。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教师的身心俱疲,各种填表、考评、迎接检查等系列工作占据教师的休息时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方面,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带来的损害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躯体的劳累与疲倦,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无助感以及精神上产生的消极态度,造成教师自我效能感无限降低,进而形成了对教师职业的失落感,离原本心中所想的教书育人渐行渐远。久而久之,逐渐加深了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不认同。在工作中,失去了对教学工作充满愉悦的过程体验,丧失了对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如柯里柯夫(C. Kyriacou)所言:“教师的教学困境,来自教师遇到自尊或幸福的威胁、超过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这种感知的不愉快、消极与苦恼等负面情绪的体验,可能造成教师产生愤怒、不安、紧张、焦虑等反应。”[6]外在压力和内在困扰相互交织,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师在工作中教学激情渐趋消退,逐渐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缺场了学生的成长,也会使教师教学自信消减、无所适从,进而使教师威信受损,由此加剧教师教育学生的无力感、无助感与无趣感。
三、网络时代教育信任式微的原因
(一)互联网的冲击,教师知识权威地位丧失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更新速度加快,周期变短,知识学习渠道多样化,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解构了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学习方式,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传播途径也更加广泛,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受教育的需求。教师逐渐丧失了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教育权威不再,在知识经验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当学生自身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时,教师便不再具有知识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逐渐会产生一种怀疑感,质疑其正确性、准确性,认为不懂的地方可以从网上寻求答案,而对比课堂中教师的讲解会增加更多的趣味,而不再是枯燥乏味。
(二)新闻媒体良莠不齐,社会舆论环境恶化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新闻媒体间的恶性竞争、争名逐利,导致新闻媒体的报道改变了风向,报道的标题故意夸大,采用夸张的手法,肆意渲染,以求达到抓住读者眼球的目的。这些新闻媒体的做法,在功利的目的之下,逐渐走向了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心中高尚教师的形象。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教师诚信缺失,学术学历造假掺水的事件。教师学术腐败曝光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新闻媒体爆出多起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压榨学生,以能否顺利毕业威胁学生,造成学生走投无路,选择自杀的不归路。每每出现这样的事件,都会让正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感到恐惧,也让教师这一行业处于风口浪尖。原本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现在却躲藏于阴暗之处,教师的高尚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了教师在大众心中的美好印象,故而社会对教师的信任逐渐式微。
四、网络时代下教育信任的重建路径
(一)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形成学伴型师生关系
在网络时代,网络是开放透明的,知识更新是急速飞快的,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涌现。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型教育技术手段的成熟与应用,带来了新思维、新方法和多元化知识观,教师和学生的封闭性物理空间被打破,形成了以多元、平等、参与、跨界、联结、协作、共享和共赢等互联网思维[7]为特征的师生文化共生关系。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应该自觉全面提升自身素养,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的变革,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知识形成观,意识到知识的本质是动态生成的,一切知识是自我建构的,培养学生不能再墨守成规。不能只满足于原有的书本、教材知识的掌握,也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突破自身固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接触多领域的知识,以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全面了解各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取长补短,以谦虚好学的姿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最新科研成果为指导进行教学,从而促进自身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学技术,适应社会变革,彻底消解单一知识传递者身份,要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培养每个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能力,逐渐形成学伴型师生关系。它包含三个方面特征:第一,教师是学生的资深辅助者;第二,教师是学生迷思的协商者;第三,教师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情感伴侣”[8]。以学伴型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和学生间重建教育信任的重要基点。以自身丰富的理论素养、知识技能取得受教育者的信任。
(二)强化教师底线师德意识,守住职业良心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针对于新闻媒体中关于教师的报道教师应进行反思。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报道违背道德规范的教师,这些教师逾越了为人师者的道德底线,部分教师成为了“害群之马”。由此说明,底线师德没有成为一条明确的“红线”,教师的底线师德意识亟待增强。国家提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振新时代师道尊严,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时,不应该仅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增强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正在培养中的师范院校的准教师们,可以应用当下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作为榜样案例,进行讨论学习,作为指路明灯;同时对于部分教师的失范行为,要予以重视,起到警示作用,强化教师底线师德意识。而已经在一线的教师,更应从自身做起,能始终坚持以一名教师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反省自己。通过内心的自觉性,强化师德信念,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是说于口头,更要落到实处,牢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明确教师的底线师德标准,不能触及到师德底线。与此同时,也应将师德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浮躁的大环境的影响下,仍能够保持本心,守住职业良心,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公正、善良、关爱等美好品质。教师人人都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教师队伍就是伟大光辉的,从而逐渐扭转社会对教师的一些负面印象,这样才能够重塑教育信任。
(三)提高教师职业认同,赋予爱与信任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这一关键因素影响教师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在当下教育信任式微的背景下,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爱与信任。对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强度大、压力大、竞争强等问题,如不有效及时解决,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因此,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及时了解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思想动态,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教师在生活及心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教师内心深处给予温暖,使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愿意发光发热,使教师在此岗位上有充满愉悦的教学体验。其次,给教师适度减负,赋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当教师自身被繁忙事务所禁锢,便容易陷入愤怒、紧张、不安、焦虑的情绪之中。故而,只有重整教师的时空概念,把他们从人为区隔的社会时空中解放出来,使之摆脱外在弱相关物事的干扰与强制,教师才能体认并发挥源于内心的教学自由[9]。当教师自身获得一定的教学自由,能够在自己所认同、所热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时,在一定程度上就消除了教师存在的焦虑,选择全身心地投入,成为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在场者、见证者、助力者,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学生在收获爱与信任的同时,教师也感受到了学生的关怀,拉近了师生间心理的距离,重塑了教育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