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分析
2020-01-19高兴
文/高兴
1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将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构架作为重要基建目标,很多城市开始在轨道交通工程方面进行投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些工程中造价管理意识淡薄,造价管理方法不当,继而导致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益难以发挥。对于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切实的关注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的控制。
2 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逻辑初衷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三超”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实际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是依然存在的,可能是在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可能是在中期的施工环节,也可能在后续的竣工验收阶段,都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出现造价管理的风险,继而使得项目的整体效益受到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规避这些负面影响,就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实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够确保实际的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负面影响得以降低。
3 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风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实际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机制也是有差异的。在此过程中要懂得能够切实地关注造价指标,融入风险控制理论,确保可以引导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继而进入到更加理想的项目管理格局。具体而言,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3.1 前期决策阶段
其一,要实现投资估算的科学编制。以城市经济情况、建设水平为基准,科学设定对应的投资估算指标,依照流程生成对应的设计任务书,将其提交之后,还需要将投资估算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后续过大的设计变更。在此环节需要注意:估算编制前期,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汇总对应的报告书,将此作为估算方案编制的重要依据。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实际的估算指标进行界定,从项目特性的角度入手,引导费用设定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投资估算编制往往会以经济指标来进行反馈,实现设计方案经济性的考量。其二,关注客流量的预测,可以以现状起点的模式来进行,也可以以非基于现状起点的模式来开展,还可以以基于非聚集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实现客流量的准确预测。其三,确保建筑标准能够朝着合理的方向进展。以工程价值理论为基准,对于功能与成本的关系进行探讨,这样就可以对于近期和远期的客流量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做出后续的决策,合理界定站台之间的距离、车站的长度,控制车站间距、层数和面积,避免因此版块的设置不合理导致公众成本提升。注重施工性应用的探讨,对于设计与施工的集成性问题进行思考,做好交互,设计变更的可能性会因此不断降低,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其四,积极采购和使用国产化的设备或者车辆,降低过高车辆和设备购置费用,确保设备维护保养体系得以构建,也是降低实际总造价的重要举措。其五,注重场地和线路的科学规划。要懂得控制拆迁量,实现轨道交通线路网的综合性设计,积极去听取政府机构、业主方、工程咨询机构、设计方、施工方的意见,形成综合研判的方案[1]。
3.2 设计阶段
高度重视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此时需要将关注点设定在:其一,确保设计招投标的有效贯彻执行,这样可以找到资信优质的设计方,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会将实际的成本因素、技术可行性因素、项目规模功能经济指标等综合进去,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其二,切实地推动设计标准化。组织专家团队,对于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经验进行归结,生成层次性的标准和规范,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有企业标准,后续的设计工作都依照标准来进行。对于产品的规范设计行为进行界定,要求对应的设计行为能够切实地依照标准来进行,这样也可以将成本控制理念有效地融入进去。其三,实行限额设计动态管理机制。限额设计可以被广泛地使用到设计优化、工艺改善中,设计过程进行分层管理,将其归结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限额几个板块,继而在不同的设计环节实现投资额的合理设定,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设计格局。在限额设计方法控制投资的过程中,还需要形成动态管理机制,对于限额设计效果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建设项目的投资额与限额出现了偏差,此时就需要迅速地分析原因,继而实现工程变更项目的补充,做好准确计算,设定变更方法,继而进入到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格局。其四,注重设计监理规划,确保设计变更行为能够得以控制和管理。业主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要邀请专业的设计监理人员,实现设计进度的跟踪,对于设计过程中的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等进行综合评定审核,协助业主方向设计方反馈其中的偏差,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进入方案优化格局,减少后续的设计变更,这样可以使得设计变更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力不断减小。其五,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施工方案。比如对于某市城市轨道交通3 号线路第一标段为例,对于其施工规划方案、环境条件、水文条件、地质勘查数据进行综合研判之后,提出可以切实地采取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盖挖法、预制装配法[2]。
3.3 施工阶段
建筑项目施工是项目实施的主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这就意味着这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要关注此环节的特殊性,确保可以以动态的视角去审视,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当然,在此过程中,如果可以遵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的特点,合理地采取对应的措施,自然是可以规避造价风险的。详细来讲,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节点有:其一,强化施工招投标管理和控制。严格依照招投标的规范和流程,提出招标方案,编制招标文件,上报业主审核,进入招投标流程,实现合同的编辑谈判和签订,提交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其二,注重施工合同的管理。对于合同变更而言,需要强化管理,形成严格的施工合同变更审理制度和报批流程,强化合同变更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严格依照实际的程序来报备,避免出现擅自变更合同的情况,每次的变更需要经过技术人员去鉴定,继而依照变更程序来进行运作[3]。对于工程索赔控制而言,在评定标的过程中,要关注一些可能导致索赔的风险,将此作为关注点,合理地将其纳入实际条款中,为后续的索赔工作开展做好准备。再者在合同签订之后,综合考量实际进度因素和承包价格因素,实现造价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对于实际月付款金额进行合理的界定,在施工的过程中,业主可以委托财务监理人员去现场,实现投资的动态跟踪,建立月调整工程支付金额计划表。其三,注重材料设备采购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的采购主要有原材料的采购、车辆的采购、工程设备的采购,如果牵涉到大金额的采购,需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控制采购价格,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开展。施工项目部门在施工进度保证的基础上,依照季度和月度来进行材料编制,牵涉到的材料或者设备,需要迅速进行采购订货,强化材料购置管理和控制,做好现场管理,拟定材料计划,依照项目进度的要求来安排进场[4]。
3.4 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验收阶段,虽然隶属于最后环节,但是其对于实际工程造价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对此,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其一,业主及时组织工程造价咨询人员为主体,切实地对于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审核,如果存在资料不全的情况,需要依照要求来进行补充,验证好之后进行盖章确认[5]。其二,业主组织工程造价咨询人员去计算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可以以综合单价计算的方式来进行,如果一些工程量不是很确定,还需要进行现场实际测量,做好记录,确保三方可以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以发包人施工承包合同措施条款为基准,对于施工措施费用进行界定。其三,业主选择科学的结算方法,强化竣工资料的获取,确保各个参与方都可以实现建设经验的归结。其四,竣工就算作为最后环节,要高度重视竣工结算工作的开展,设定最后关卡,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切实地依照合同管理工作诉求来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计量和支付行为是科学合理的[6]。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实际造价风险节点不同,依照对应的节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够使得实际的造价风险控制机制得以构建,造价才能够得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