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扎作品在地性的技术处理策略

2020-01-18陈宗才马凯诗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葡萄牙石灰光线

陈宗才 马凯诗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 引言

1992年普利兹克奖对于西扎建筑的评价:“西扎的建筑囊括了对各种要素的尊重:对于其祖国葡萄牙传统的尊重,对于文脉的尊重,对于时代的尊重,在这个时代,建筑师在所有的制约和挑战中进行实践。西扎的建筑是对他和他的建筑正在经历的变革状态的回应。”而地域、文脉和时代,笔者在这儿称之为建筑的在地性。西扎作为一个十分尊重地方条件、一个十分尊重场地条件的建筑师,在面对本土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在本土实践的过程当中,是怎么通过技术上的措施和策略去处理场地以及建筑之间的关系的呢,这个话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也就是本文中所要阐述的西扎的在地性的技术处理的策略。

2 背景

2.1 历史背景

在西扎生活的年代,葡萄牙作为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家,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葡萄牙一直处于政权频繁交替的动荡之中。在萨拉查独裁这一时期,葡萄牙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葡萄牙城乡居民流动逐渐增加,在里斯本以及波尔图等城市中出现了社会性居住问题。而在二战以后国内的经济状况持续低迷,在这之后,葡萄牙是整个西欧欠发达的国家之一。因而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体系薄弱以及建筑行业用材不足等诸多问题。西扎不得不利用相对比较廉价的材料的条件之下而采取一种谦虚而又廉价的方式去表达他的建筑和设计理念。

2.2 气候条件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葡萄牙气候差异明显,沿着海岸线气候温和,而在内陆的气候条件则没那么舒适。其北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寒冷,而南方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相对温暖。在夏季,内地炎热干燥,而沿海温暖湿润。春秋季节则气候宜人,冬季相对比较寒冷。在全国范围内常年日照充足,光线强烈。正是由于这样的气候条件,西扎在本土的建筑设计中的遮阳和通风处理显得尤其重要。

2.3 建筑大师的影响

西扎特别欣赏他的导师塔欧拉对于本土文化的提炼,而塔欧拉也始终坚持将本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走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第三条道路”。西扎于1955 年-1958 年在塔欧拉事务所工作,在塔欧拉的指导和引领下,他深入的研究了葡萄牙当地的建筑,系统性了解了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建构方式、材料运用以及环境处理的方式。与塔欧拉的共同学习和交流,西扎更新了其设计层面的理念和思想,这也是西扎最初的乡土情结思想的一个来源,为以后其设计的道路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而在西扎的早期作品当中,明显的可以看到塔欧拉对他的影响以及他重新对本土建筑的性格特征的诠释。例如博阿·诺瓦茶餐厅的木装饰所选用的当地材料就是明显受到影响的结果。

在历史、地理条件以及大师的影响等各种条件和因素下,西扎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建筑实践之路,他本人对于在地性的气候、材料、基地场地条件的掌控以及把握,更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细致,而他更是通过利用自己本土特有的技术处理策略和手段去应对场地当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矛盾。

3 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

之所以用因地制宜这个词,更多的是跟西扎的在地性的技术处理以及对于场地的特别尊重有很大的关系,而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是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相应的历史背景,因地制宜,因地选材。西扎对于材料的选择向来是比较简洁和单一的,出生在葡萄牙北部,并以其作为主要建筑活动区域的西扎,对于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语言有着自己极为深刻的理解。在西扎在其他地方的实践也会大多参照当地的设计情况以及材料的选择和偏好。在地性的材料选择主要包括石灰粉刷以及混凝土材料、木材等几种材料。

3.1 白色石灰的选择

西扎对于白色石灰的选择不是毫无逻辑的。葡萄牙的地理位置特殊,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深受地中海建筑的影响。而在技术的策略上,白色石灰的白色既利于反射光线、抵抗热量,又可以防止水分渗透。加之石灰粉刷经济易得,便于施工。在葡萄牙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阳光又充分的气候下,对于白色石灰粉刷的选择,可以凸显西扎所要想要表达的那种追求建筑纯粹、洁净的表皮,更是能够凸显这种建筑的雕塑感。而在他的这种材料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波尔图建筑学院正是通过这种白色石灰的粉刷与当地的这种气候的关系切合得十分恰当。另外在福尔诺斯教区中心,这种白色石灰粉刷更是把教堂的这种神圣而纯净的空间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1 福尔诺斯教区中心

图2 博阿·诺瓦餐厅

图3 加西利亚中心室内

3.2 混凝土的选择

混凝土作为西扎的主要建造材料跟他所要想表达的这种地域性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这材料具有一种特殊的肌理感和可塑性,能够恰当地融入到场地之中,尤其是在葡萄牙这一日照和光线充足的国度,能够更好地利用混凝土的肌理对场地做出回应。另外混凝土材料也能更好地塑造纯粹的体量关系,对于建筑的造型和体量能够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材料通过白色石灰粉刷将混凝土包裹起来,形成纯粹的体量,这在之前的福尔诺斯教会中心已经有所提及。而混凝土材料的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直接的、暴露的、不加修饰的清水混凝土。这种清水混凝土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粗犷感以及回应场所这种比较沉重的氛围,最为典型的就是他的莱萨·帕尔梅拉游泳池,通过这种黑色裸露混凝土与黑色木材的对于场地的这种比较特定的回应,既具有乡土建筑的质朴和谦和又表现了类似遗迹所特有的历史沉重感。

3.3 木材的选择

木材是一种比较温暖而有人情味的材料,在西扎之前的阿尔瓦·阿尔托就是运用芬兰当地的木材去表达他这种地方化以及人情化的特点。而西扎对于木材的运用,更多的是想传达一种室内的温和而近人的情感,营造一种舒适的宜人的室内空间。在博阿·诺瓦餐厅中,红色的桃木加强了这种空间温暖和贴切的氛围。而红色桃木更是运用当地的木材,也是一种在地性的策略的绝妙的运用。

4 基于在地性气候条件的技术处理:

4.1 防潮与通风

作为西扎早期的建筑作品之一,博阿·诺瓦餐厅位于海边,为了最大程度上不破坏海边的环境,通过底层架空的方式,保留原先的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关系。因为建筑位于海边,常年气候较为湿润,而通过底层架空这种技术策略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建筑地面与土地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防止地面过于潮湿,减少海边潮气对建筑的侵蚀。另外一个方面,这种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底层架空部分的通风的要求,带走了建筑基地周边的水分,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卡洛斯·拉莫斯展览馆,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以及三面围合的庭院使得建筑的通风条件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在阿里坎特大学神学院中,建筑是一个H形的平面,它也是通过这种三面围合的庭院以及周边长廊布置的方式达到通风的目的;早期的高等教育学院以及后期的ISQ孵化中心都是采用类似的策略去达到通风的目的。

4.2 采光与遮阳

(1)采光:首先是最为简单、直接而纯粹的大面积玻璃窗,这是直接光的来源。既然要让光进来,直接开窗即可。用西扎自己的话说,建筑需要什么,他就赋予什么,这主要是针对光照不是那么充足而需要采光的建筑当中。江苏淮安的水上联合办公楼,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针对这个地方水上的基地条件,直接落地窗使得光线直接渗透进入办公空间。其他的案例如拉莫斯馆的内部工作空间也是这种简单纯粹的处理方式。

其次是通过庭院、中庭的方式进行采光的技术手段的处理。这一类处理方式主要是针对间接采光的方式而言的。这种采光的策略并不需要太过于直接的光线,而是通过一种比较间接的光线,营造一种西扎所要想要达到的空间氛围。其典型的案例如在巴塞罗那的奥运村气象中心,是他比较少有的运用完全中庭式的自然采光,因为气象中心对于采光这一比较特殊的需求。而在他的高等教育学院以及阿里坎特神学院都是通过三面围合的庭院去营造采光的这一种特殊的空间氛围。

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从来不缺少设计光的大师,从现代主义的大师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到后现代的里程碑的人物的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以及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通过对光线的技术处理,从而营造了神圣而脱俗的空间氛围。对于西扎来说,侧光的技术手段还是得提到他的博多·诺瓦餐厅,因为通过大量的挑檐遮住了过于强烈的直接光,为了满足室内照明的需求,通过在屋顶采用侧高窗的方式,一方面通风,另外一方面获得其采光的需求,使得整个茶餐厅室内的光线温和而舒适。在圣玛丽亚教堂,顶部的光线更是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纯净的教堂氛围。在加西莉亚当代文化中心,更是通过底部侧窗的光线使得采光的空间更加透亮。

在对天窗采光的技术处理则是西扎的比较擅长的手段。对于过于强烈的太阳光线,他总是通过白色石灰的粉刷墙体的反射,从而使得光线反射之后更加的柔和近人的感觉,通过这种反射光线的直接和间接的转化,使得空间上的一种比较神圣的性格以及特性。不管是在西扎的加西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还是在波尔图建筑学院以及阿罗威大学的图书馆均采用这种天窗的技术策略,使得空间的品质加以改善。

(2)遮阳和隔热:在西扎的建筑之中一般采用被动式遮阳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开横向和竖向的小窗方式处理,第二种是大量的挑檐与遮阳板的运用。在波尔图建筑学院中,可以发现横向的小窗和小型的遮阳板。而在阿里坎特大学的神学院的办公楼中,他把具有明确水平伸展性的建筑被设计为一座封闭的堡垒,以阿拉伯建筑的传统庭院的方式来抵抗难熬的酷热。建筑外墙以粉刷饰面,白墙反射光线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而墙体下部1.8m以石材覆面,天井则运用面砖,能够保证室内气候的凉爽。

5 结束语

西扎作为一个十分尊重场地条件的建筑师,在地性的技术策略更多的是体现了他个人的技术手段以及设计策略。他虽说追随着现代主义一路继续着他的建筑实践与创作,但是他从来不属于固定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建筑中并不存在一种预先确立的风格,也不想建立一种风格。它是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回应,对我所参与变革的问题的回应……在建筑学中,认为可以统一解决一切问题的阶段已经过去”。而在这段话当中,对于具体问题的回应,笔者想延伸到对在地性问题的回应,也就是在地性的气候、环境、材料以及场地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回应和选择。西扎向来就是这样的建筑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直接而坦率,从不拐弯抹角,从不虚张声势。这也是当下建筑创作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葡萄牙石灰光线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葡萄牙KOI餐厅
The Hardest Language
消失的光线
葡萄牙Tua Valley解说中心
“你看不见我”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石灰法中水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