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2020-01-18赵杰莱西市民政局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民生

赵杰 莱西市民政局

一、何为民政

其实很难定义民政是什么,毛主席曾说“民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曾经的民政部领导崔乃夫则认为,民政包括政府建设,社会保障与行政管理;还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民政,是指以基层为社会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以基层社会保障和社会行政事务为主要内容,以稳定社会、稳定统治秩序、稳定政权为目的的一种社会行政管理。民政的概念往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无法进行简单定义,但是无论哪种说法,其根本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目的[1]。

二、坚持“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

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民生,民生的内涵可以说是很丰富,但其根本上,是围绕着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而展开的。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否能做到以人为本关系着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彻底建成,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决定党和政府把民生工作放在怎样的地位上。我们对于民生的要求不能只是保障生产生活,还要重视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让老百姓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民政党组织坚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高度重视民政工作理念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对传统理念的一脉相承,又是结合实践后与时俱进的深化,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体现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

三、深化改革,激发政府工作活力

民政工作的好坏与否直接体现在社会建设好不好,民生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上。提升民政工作,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保障制度的优越性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社会管理基础上,要转变为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基础的模式,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间的关系。行政化管理上要以公民制度为特征,深化户籍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改革。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不同群体的民生意识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要求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政府的制度改革要趋向于保障公民收入的公平公正。社会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使社会发展更加有序。民政工作的重点在于基层工作是否能够做好,政府的惠民政策要落实到基层,使基层人民感受到政府的重视,从而加强政府的公信力与号召力。

四、把握民政规律,倡导科学发展

我国政府长期探索民政工作的规律,并对民政工作的特点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民政工作具有多元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所以民政工作必须围绕这三个特征而展开。民政工作的多元性体现在他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上。建国初期的民政部长就曾说“凡是没有专业部门管理的事务,都归民政管”,现实社会中,经常出现老百姓出了事,有了问题找到相关部门却被推给另一个部门,另一个部门又将人推回来的情况。而现在我们知道了,对于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都可以交由行政部门,切实保护了群众权益。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慈善、社会福利等都归民政部门管理,所以说民政工作具有社会性。我们所承担的社会性工作通常都流于表面,工作做得不够深入,所以要提升民政工作,要深入推进这些社会工作。除了民政部门,工作大多无法延伸到城乡基层,所以民政工作具有群众性。民政部门要依据民政工作的群众性,通过社区服务将婚丧嫁娶、保护特殊群体、乡村基础建设工作等做好。

只有了解了民政工作的规律,才能根据这些规律准确的把握政府职能,科学的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应该惠及民主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利用科学的发展眼光,抓住发展过程中的一切机遇,将民政事业发展壮大。综上,我们既要有机遇意识,又要有忧患意识,我们要把握客观事实,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积极抢先发现先机,赢得最有效的发展[3]。

五、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与再分配

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整体设计,实现民政工作的资源由分散到整合。我们不光要看到单项业务的优势,还要重视项目整体化的好处。政府要对资源整合具备一定程度的重视就是要使单一品牌带动系列品牌,要分散“重拳出击”的力量变为组合拳的打法,要“打造两个平台,造就三支队伍,保障三个群体,完善五大系统,健全六大格局”,即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建设做到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推进城市社区与乡村建设,加强民政部门的专业实力,完善做优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以慈善政策、慈善文化、慈善事业为框架的发展格局。

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够是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一大现实因素。当前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朝阳企业,同时要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保障民生上去。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社会资源的分配往往是不平衡的,如果政府坐视不管,我国的贫富差距将持续拉大,所以政府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资源再分配来保障民生。再分配同样也是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终极阶段的完成,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强行“先富带后富”[4]。

六、结束语

政府做好民政工作有利于调节社会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维护社会,只有各项民政工作有序推进,才能保障民生,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当前我国的民政工作基本上已经符合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民政工作难度有所加大,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群众发展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民生。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民生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数说:这十年民政工作成绩单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