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以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为例

2020-01-18叶金云赵建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林技能型卓越

吴 湘, 杨 霞, 叶金云, 赵建华

(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推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2014年9月,湖州师范学院实用技能型淡水养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成为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试点高校[2].如何抓住机遇,通过淡水养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提高适应当地淡水养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水产养殖学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以及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开展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展开介绍.

1 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

我国作为水产养殖业大国,水产品年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近70%,定向培养水产养殖方面的优秀人才已成为相关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水产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很多水产养殖企业已由原来的传统、单一的产品营销模式向“产品销售结合技术指导”模式转变,使得社会对水产养殖方面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扩大.尽管水产养殖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仍面临一定的困境.

(1) 教材内容难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目前国内海水养殖专业的教材较为完善,但淡水水产养殖专业所需求的教材相对缺乏,加之淡水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数量不多,造成部分课程还在采用30年前印刷的教材,教材内容过时,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亟需编制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教材用于专业教学.

(2) 实践教学内容难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水产养殖学专业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技能应用能力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以及网络等,学习及了解本行业发展动态和各类科学技术,从而适应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要求.虽然部分高等院校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仍存在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滞后[3],学生课内学习时间过长,特别是理论性、基础性的课程学时占比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小,导致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4].

(3) 水产养殖教学评估体系难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目前专业教学评估体系建设不甚完善,对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不够注重,缺乏涉及实习实践教学的评估内容,难以发挥其全面的评价作用和效果.

(4) 学校人才培养能力难以满足社会人才新需求.目前我国设有水产养殖专业的高等院校仅40余所,每年全国水产专业毕业生人数仅5 000人左右,同时由于社会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识不足,导致招生困难、生源层次低,尤其淡水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稀缺.所以近几年水产行业的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十分紧张[5].

(5) 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满足专业学习要求.部分学生认为水产类专业就业面窄,工作条件艰苦,收入和待遇难以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对就业前景担忧,进而造成自身学习积极性降低,成绩下降趋势明显,甚至少数学生希望转向其他专业学习[6].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的专业教育只是对所学专业的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简单介绍,难以提高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广阔就业前景的认识程度.

2 湖州师范学院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2.1 指导思想

秉承“求实、开拓、创新”的学科发展理念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省级重大科技平台等为依托,以保护渔业资源与水体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水产业为目的,按照“校地共育、学研融合、产教对接”的培养理念培养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争取将水产养殖专业建设成为立足本省、地方特色明显、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2.2 培养目标

根据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在水产动物养殖、水产饲料、病害综合防治、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质与水环境管理以及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 湖州师范学院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举措

3.1 建立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

积极尝试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开展订单定向免费教育,吸引一批热爱水产养殖产业的优质生源.总体上采用“3+1”培养模式,即前3年进行学科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最后1年进行专业实习及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3.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渔业基层对实用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中计划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903学时,占比34%;大类基础课310学时,占比12%;公共选修课224学时,占比8%;专业主干课及专业选修课1 248学时,占比46%.其中实验实践课679学时,实验实践课占专业课的比例为54%.在实施过程中还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需要适当增加实验实践课比例,并在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和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与现代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3.3 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改革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4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对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1+3”模式,设立“卓越班”,大类分流时招收优秀人才15~20名,大二开始进入卓越班学习.对卓越班的学生进行小班化分类培养,为每位学生配备一流的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确定其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为水产养殖业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对选择科学研究的学生,让其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其选择专业方向及考研;对选择自己创业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按照水产养殖产业的特点,第七、八学期将学生送往校外实习基地或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校外实习包括大宗淡水鱼养殖、甲壳类养殖和爬行动物类养殖等,学生可自愿选择生产实习内容,每个校外教学基地的实习学生一般为10~15人.根据实习方案、计划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召开会议讨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综合评估实习教学的效果.

3.4 课程、学业评价考核方法改革

适当调整课程、学业评价考核体系,提高实践实验课的权重,对专业主干课的评价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比重各占50%,既注重理论基础,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实用技能型淡水养殖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

3.5 全面实行导师制

积极推进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师生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7],学生一进校就跟随导师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在学生培养、改变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省级重大科技平台等为依托,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积极探索对部分专业兴趣浓厚、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的学生实施“双师制”[8]培养.

3.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师由2015年的39人增加到2019年的44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9人,博士占70%以上,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配置更加全面;鼓励广大教师勇挑重担,努力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或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选派教师海外访学、短期出国研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2014-2018年举办两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33名国内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派送4名先进教师赴国内外进修,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教学团队;聘请在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环境生态、水产病害等方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9~11人,组成实用技能型淡水养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指导委员会,指导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结合专业教学任务申报高层次教研项目,努力争取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项目的能力;拟建立严格的教学团队考核机制,对教研业绩突出、实践能力强、成果转化成效明显的教师,在专家推荐、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辅助人员配备、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3.7 实践基地建设

采用“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模式,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的实习、科研和就业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本专业建有湖州市吴兴丰溢现代水产养殖场、湖州淡水鱼博物馆、浙江恒兴饲料有限公司、菱湖明丰特种水产育苗场、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余姚市四明湖水库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以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研究所等2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今后还将根据需要再建一批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以充分发挥其在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8 质量评估体系

(1)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实用技能型淡水养殖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完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毕业实习大纲以及教学考核标准,包括理论考核标准、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和毕业实习考核标准等;根据人才培养分阶段质量评价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2) 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数字校园网平台建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验项目人员管理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学生信息查询系统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教学终结性管理.

(3) 改革教学质量控管体系.由学校、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等联合建设质量控管的管理机构,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开展标准化的全方位管理.通过学院组织的“毕业实习中期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工作”及“教学常规”等专项检查,共同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引导和支持学生在考核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并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4 结 语

考虑到其他部分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院校在试点工作中碰到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重点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合培养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改革试点工作,2016-2018届毕业生累计考研录取24人,就业率达100%;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增加校外实习基地3个,扩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900平方米;成功申报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这些成绩将有利于推动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湖州师范学院走出了一条培养适应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卓越农林人才之路.经过几年的改革,淡水养殖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提高,能够满足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农林技能型卓越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