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研究
——以《大禹文化概论》为例
2020-01-18刘丽萍
刘丽萍
(和田市教研室小学《科学》工作室;新疆 和田 848000)
一、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研究的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以《中国文化概论》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中文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现如今又成为非中文专业必修的一类通识课。应该说这是一件“及时雨”般的大好事。说它“好”,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文化自信,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入领会和继承发展为前提,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在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具有公信力,富强的国家未必能“使远人来服”,千年前的孔圣人,早已告诉我们如果能让远方的朋友也愿意来到我们国家,愿意与我们国家、我们的民族世代交好“则修文德以来之”。那么“文德”是什么?“文”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德”就是国人身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外化表现出来的言和行。
这门课程催生的背景,不但是响应国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更重要的是让久开国门的国人,不仅仅睁眼向外看世界,更要静心向内看自己,看到自己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根和本。对于高校的学子来说,不论中国高校开设多少门或新或旧,或东传或西来的课程,都应该明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们意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当下的基本国情,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理想和信念。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的四大探索路径
为了便于探讨的改革思路,研究者以地方特色课程《大禹文化概论》为例,阐述在该课程开设和教育过程中四大方面的探索路径,它们分别是:成人教育、成事教育、成家教育、成才教育。
(一)成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成人教育。古人读书绕不过四书五经,其中有一本重要的教导学子成人,做大人的经典读物——即《大学》。“大学者,做大人的学问者也。”该书提出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做大人的学问,就是亲近百姓,彰明美好的德行,直到达到至善的目的。西汉的董仲舒,甚至一度将儒家经学思想,由民间层面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位,使儒学成为独尊的官学、显学和国学的始点。其中《大学》也荣列在位。此后唐宋的科举开考,明清的八股举士皆是以此作为士子们必读、必知、必会的教材。而这个教材设立的根本就是教导学子“如何做大人”,“大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以《大禹文化概论》为例,在讲解《尚书·大禹谟》这篇文章中的舜帝和大禹之间的对话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下面一段话: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1]
这段对话透露的德行思想非常值得深思。尧舜禹作为上古三王的“圣王”历来是古代君王的楷模。当舜因为年迈想要把王位禅让给禹的时候,从舜的言语里可知,他对自己年迈不能勤谨于帝位为愧。他的让贤里表现了其既有尽瘁于帝位,却不贪恋权位的明达,又有对考察对象——臣下禹“汝惟不怠,总朕师”的高度肯定与信任。禹既勤快有德行,又能带领军队,管理才干出众,是帝位的合适人选。同样,大禹的回答,他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老百姓不会听从自己的。他推荐“皋陶”,皋陶也是舜的臣子。禹推荐皋陶的理由仍然是“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这段话里的两组关系,舜帝荐禹,禹荐皋陶,他们选择、判断和评价一个堪为大任的标准是什么?“德”。由此我们看到在中华民族的源头尧舜禹时代,那个曾被古人屡屡向往和赞颂的时代,帝君和臣下之间每每交流和参摩的话题是什么?就是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之人,而修炼成为有德之人,当先成为一个有德行的“成人”“大人”,才能被百姓拥护,才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可能。当我们耳畔响起古时学子朗朗的读书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刻体悟到古人对于“成人教育”的深刻用心,教育的第一目的是“成人”,做“大人”。
(二)成事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贵在成事教育。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是一句在中国人中很流行的民谚。意思是人做事一定要尽全力,但是最后能否实现目标,那还要看时运如何了。这句话里渗透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做人要有所成就,既要“成事”,要成事,就要事前立志;第二方面事中一定要努力,从主观和客观,脑力和体力上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后一方面是如果人已经尽力了,能否成功,那还要看是否有时运了。可以启发人们在做事前、中、后有个正确的“成事”观念和态度。“成败乃兵家常事”其实主要是说给事后,助人调益心态的话,但是却也是极其重要的话。以《大禹文化概论》为例,在讲解《尚书·益稷第五》时,讲到大禹和舜帝探讨治水这件事时,引导学生从下列这段文字中观察大禹的成事思路。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2]
汉代经学大儒孔安国在古文《尚书》之《益稷》篇名下说:“禹称其人,因以名篇。”唐代孔颖达解释道:“禹言暨益、暨稷,是禹称其二人。二人佐禹有功,因以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所以彰此二人之功也。”益,也称伯翳、柏翳又名大费。这段话舜帝请大禹对其治水一事畅所欲言。大禹首先客观陈述洪水情况:“洪水滔天,水势浩大包围了高山,漫过了丘陵,百姓陷于洪灾不能自拔。”这显示了大禹在治水前对洪水形势的实地观摩。其次,就是具体如何治理洪水的办法了,要想将这件事情做好,需要使用各种思路和方法。洪水范围广大,如果前往治理得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勘测,那么“乘四载”就是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孔颖达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有了交通工具,还要有获取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大禹使用的是“随山刊木”法——即沿着山脉砍伐树木补给工具制作;治水还需要集合百姓的力量,那么这些人力需要的食物怎么来?伯益有办法“奏庶鲜食”,给干活儿的百姓奉献新宰杀的肉食和食物。最后,治水的结果怎样呢?疏通了九川。按照《禹贡》的说法,是指弱水、黑水、黄河、漾水、长江、沇水、淮河、渭水、洛河九条江河得以疏通;又到达了东西南北四海;又深挖疏通了田间水沟导水入川。后稷发明播种,让百姓吃上新鲜的百谷和肉食蔬食。从此人们可以安心贸易,安心居住,百姓于是可以安定下来,万邦得以治理。由此可以看到大禹在治水事前事中都是有所考察和计划安排的。且勤奋谨慎,思虑周详。那么对于成事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在《益稷》篇中两段伯益说的话: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3]
第一句是伯益夸赞舜帝的政见而说道:“啊!尧帝德行广大深远,真是圣明神妙,既有安邦定国之功,也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上天顾念,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第二句是说禹率领群后征讨三苗,辅臣伯益拜见禹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时没有远而不至的地方了。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大禹对此表示赞同。中国社会一向重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首先要努力修持德行,才能德行动天,无远弗届。这里强调的天,并非是客观的天空,反映了中国人向天地,向自然学习天地造化万物的大德。同时也说明了如舜禹、伯益这些古之圣王贤臣对于成事态度里,对于“天”之因素的考虑。这个考虑因素给我们以比较平和的态度看待事物。
(三)成家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辅以成家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孝道”。孝道的第一义就是家庭血脉的延续。古人看待传宗接代首先是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其次就是养育后代以促使家庭兴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道的第二义是敬养长辈,从能“养亲”到“敬亲”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广敬”。所以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由此可以理解汉代赵晔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所记录的关于“大禹三十未娶”的一段文字: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4]
可见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吴越春秋》,在记录大禹娶妻涂山氏时的道德思想也是中国人提倡的敬亲、养亲思想。又《史记·夏本纪》载资料“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5]大禹治水前,其父鲧因为治水未成,遭帝殛杀于羽渊。鲧能在丧父的巨大悲痛下,临危受命,十三年殚精竭虑,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见其对于家庭的观念和态度。人到三十,理应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让父母少忧虑,中国孝道思想也是感恩报恩思想的反映。同时家国一体,为了国家的大局利益,身负父丧之痛,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做事业,我们可以看到家国意识在大禹身上的集中反映。在中国人看来,忠孝不能两全,至高的孝也是至高的忠。
(四)成才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重在成才教育。成才教育其实就是怀抱志向,为民族、社会发展努力拼搏,成就自我的教育。朱熹认为“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事”[6]。南宋鸿儒朱熹所说的“立志”,是指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远大目标。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7]。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重视自身的修养,包括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安贫乐道等个人品德的修养。清廷第一重臣曾国藩认为:“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8]朱熹和曾国藩的见解都表明古人认为人要做事,首先要立个志向,且要立远志、立大志。文圣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圣人的远大志向是他用一生所追求的“仁”架构“仁”爱的社会。那是个能使老年人得到安康舒适,朋友们能够互相信任,青少年能够得到关爱养护的社会。朱熹的大志是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志向,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两位的志向和两位的名声与成就是匹配的,正好印证了曾国藩认为“有志就不会堕落”的结论。结合《尚书·大禹谟》该篇记叙了大禹因为治理洪水有功,又谨慎虔敬地辅助帝舜,所以被舜帝推荐为继任者。大禹的回答表明了他的志向:
(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9]
他说:“君主能重视做君主的道理,臣下能够重视做臣下的职务,政事就能治理,众民就能勉力于德行了。”这句的意思和后文是呼应的,“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禹心目中做君主的道理应当是“崇帝德”,“帝德”应当是使政治美好,美好的政治重在使百姓得到养护。可以说大禹对如何做君主内心是有标准的,同时他在臣位也是安守臣子之道的。舜帝选贤任能推举大禹为王,在舜看来,大禹的贤德及功绩使其成为帝君的不二人选。
即便如此,大禹还是推辞,认为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为帝为君的地步。于是请求占卜选官。在占卜前,舜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唐孔颖达解释,传曰:“昆,后也。官占之法,先断人志,后命于元龟,言志定然后卜。”[10]意思是占卜前要先定志向,之后再询问命数于元龟。果然占卜大吉。这里虽然有古人占卜法参与选官的做法,但是至少说明占卜只是辅助帝王做决定的,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志向。那么这句话里是大禹请求占卜的,所以先要确定如何做帝王志向的也是大禹。由此可以知道大禹后来成为五帝三王之一,和他高远崇德的志向有关。
三、结语
以上四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路径。成人教育首要重要,成事教育即时及时,成家教育功在当今,利在后世;成才教育是过程成才,也是结果成才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全面、持久的学习和体验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和创新力复原、夯实并得到大振兴。故而时下,对大学生普遍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理应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明讲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学子们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足够的熟悉和深入血脉的自信,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得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长久站稳脚跟,才能让我们在“富起来”之后真正“强起来”。不是用拳头和武力打出来的“强”,是能够使“远人来服”,使“无远弗届”的所有外国人心服口服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