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意蕴与现实意义

2020-01-18卢晓雯

关键词:文化观中华中华民族

卢晓雯

(南通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深厚底蕴和深邃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在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上,站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新的环境,以一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提出的文化观念。当前,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分析其思想内涵,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形成

历史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个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对于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也同样适用,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庾信《周五声调曲·徵调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引经据典,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先后引用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中“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孟子·滕文公下》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诸葛亮《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诗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强调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开场便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描述会议盛况,欢迎各国来宾。2016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表明尽管两国地理位置相距甚远,但只要彼此相互了解,两国关系仍可以像邻居一样亲密。“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管子·形势》)2016年1月,在阿盟总部演讲时,习近平引用这句两千多年前管子的话来讲述此行的重要意义。随后,他又道出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进一步阐释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坚持的原则和立场,言简意赅,鞭辟入里。

习近平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根深蒂固的历史地位,二是因为它持续不断地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从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上古”到中国文化迈出巨大一步的“殷商西周”时期,从中国文化发展到“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到“文化一统”的秦汉时期,从“文化走向多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有容乃大”的隋唐时期,从“市井文化勃兴”的两宋时期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辽夏金元时期,再到文化专制,并带有反叛意识、启蒙思潮的明清时期,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中,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走向鼎盛,中华文化也达到了它的历史高峰。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周边民族和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除旧布新、与时偕行的思想,安分守己、脚踏实地的思想,惠利百姓、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先忧后乐的担当意识,前赴后继、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尊师重教、孝悌忠信、廉洁自律的荣辱观念,求同存异、和谐万邦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反思批判、开放吸收、创新进取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2]。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1]他在《在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段话总结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主要作用,从中也能看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情怀和认知。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更加准确地定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同时也凸显了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组成部分中的地位。

由此可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不是脱离历史进程高悬于天空的,是有其渊源可循的,它与历史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思想意蕴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习近平所提出的由“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六个层面共同构成的观念体系,其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理念的把握和分类。这一最新思想理念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基础之上,经过认真考虑、研究比对而得出的,具有时代意蕴。[4]它是在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上,立足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新的环境,以一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提出的文化观念,这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理念。

习近平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可以说是伦理思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治国方略、理政观念、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根本要素。

(一)讲求仁爱的伦理思想

“仁爱”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首要道德,也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核心从《孟子·尽上心》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句话中便可体会:一为“亲亲”,即为“孝”,是对生命之源的感恩,是对爱的回报和感恩;二为“仁民”,是对大众的爱;三为“爱物”,即对天地万物的爱,它孕育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主张。习近平的诸多讲话中饱含仁爱智慧,充满仁爱情怀。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说,“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并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著名论断。他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真正将仁爱思想深化到人民美好生活之中。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政之道”。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中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将是否有“仁爱之心”作为评判好老师的标准,这是对仁爱思想的深化。

(二)坚持正义的民族精神

“正义”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是国家和谐稳定的道德保障和法则。“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儒家学说经常将“仁”与“义”放在一起谈论。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爱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对人要公正适宜,把尊重贤人放到首位。墨子说:“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天志上》)以“义”治国则人民欢喜、社会和谐,无“义”则人民生乱。这里的“义”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正义。正义是一种最高的善,一种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公平则是正义的具体落实。因此,公平的也就是正义的,对正义的追求寓于对公平的追求之中。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正义”思想的运用,一方面表现在他对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等治理体系的思考和提炼之中,具有内涵丰富和当代价值。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中,他借用“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顾炎武《与公肃甥书》)这句话来强调党员干部要以正字当头,一心为民,要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社稷才能更稳固。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5]。典出自宋代《二程语录》,意为:一种心可以导致亡国,一种心可以使国家兴盛,全在当政者公私间的一念之差。为官者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习近平借用此典强调,领导干部在权力面前应该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平正义、不偏不倚。此外,习近平的公平正义思想还体现出深厚的国际情怀。他多次强调要坚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他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与世界公平正义的实现联系起来,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形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习近平对传统“崇正义”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真实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应推动建设公平正义、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由此看来,正义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牢固根基。

(三)笃守诚信的传统美德

“诚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重要范畴,自古就是一种美德。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有“实”的意思,指内心真实、实在,不掺杂虚假的成分。信,以实之谓信,指真实可靠,做事信守诺言。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守诚信”要求为人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人若无信用,那是万万不行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孔子把个人信用看作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演讲时指出:“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6]习近平多次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倡大力弘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引导公民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的观念,强调诚信对个人修身、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他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信念坚定,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7]他将“守诚信”上升为对党员领导干部以诚待人、忠诚坚定、务实为民、勇于担当、廉洁自律的要求。他指出,不仅要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还应该将诚信作为现代化社会文明之基。

(四)重视民本的治国方略

“民本”一词未见于古籍,今世学者踵梁任公之后用以概括传统社会中的“以民为本”思想,由是通行于学界。从殷周时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到春秋时期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牧民》),到战国时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思想均体现出古代思想家对历代王侯将相治理国家的思考总结,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爱民、富民、顺民、信民”等基本内涵,进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很好地诠释、继承、发展了这些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原意是说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了这句话,意在表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党要坚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原意是说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作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的《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一篇提到这句话并表示:“群众最能体验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成效,要让群众来评判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成效。”“我们把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做好了,群众的幸福感就会提升,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心相系、情相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会更加扎实。”[8]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运用,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把是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作为考量党政工作的重要标准,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9]

(五)崇尚和合的理政观念

尚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价值取向。“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礼的运用是“以和为贵”,充分强调了“和”的重要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友善、和谐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可以持有不同观点,可以不必苟同于对方,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政通”指政治清明、民意顺畅、官民互信;“人和”指社会平和,人民安居乐业。政令颁行通畅,人民和顺安康,这是古代治世出现的理想状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对“尚和合”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诠释,无外乎他在2014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提到的,“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10]。“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自古就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0]习近平的“和合为贵、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包容乃大”理论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中获得的启示。他提倡和谐万邦,提倡共同进步,提倡互惠互利,倡导通过对话、交流、合作、互动、谈判,实现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获共赢的目标。这些都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对“尚和合”思想的时代性表达,内涵更丰富、更具体。

(六)追求大同的社会理想

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大同”则是古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曾经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其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如今,它被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和精神,成为现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意为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当今,各国间的联系,人类的交往更频繁、更紧密、更深入、更广泛。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强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制度的差异性,表明我们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开放态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意为仁爱之人应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并且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15年4月,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国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强调坚持协和万邦、共同合作的理念,坚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用大局意识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同各个国家的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崇尚向善友爱、包容互鉴、和谐共生,这也是习近平对传统“中庸之道”即“求大同、存小异”思想的具体实践。

总而言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方面的思想精华和生命智慧,又创新和发展了这六方面的思想内涵;既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影响,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新理论发展形态。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传统文化观,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文化主张和文化追求。

(一)有利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在于深刻理解天人合一之道。这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模式,它由个人、家庭而推广于人类社会、自然宇宙[12]。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文化模式,习近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3]这是从个人层面强调学习并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觉悟和修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推而广之,直至家庭、社会。他说:“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4]强调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从而为民族发展、国家发展提供基点。由此也能得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全面性表现在:将人民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发展密切联系,人民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甚至是个人的中国梦。

(二)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习近平作了这样的解释:“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5]一方面,习近平是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对接的实践者,其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规则是这一实践的先导。另一方面,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孕育、形成是基于现当代中国的具体文化和各方面实际,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理念。推而论之,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和必然选择;承续中国传统、彰显中国风格、呈现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应有之义。

(三)在借鉴各国文明、着眼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中华文明在对天地万物本原的认识上,认为世界本身是多元的,不同的事物可以在相互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蕴含冲突,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可以相反相成。因此,中国文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进入全球化时代,为谋求中国人民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的精华部分。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16]。在倡导勇于吸收世界其他各种文明的精华来滋养本国文明的同时,又提倡各国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应是在尊重各国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主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天下为公,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内在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和谐一致。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的优秀传统文明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同时也是对国际社会发出的倡导。可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把握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有机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最新理论概括和理论阐释。

四、结语

传统是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立国的根基。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提条件就是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的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7]只有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态势,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