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淮安段的历史、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

2020-01-18王聪明潘宏恩

关键词:洪泽洪泽湖淮安

周 毅, 王聪明, 潘宏恩

(1.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 江苏 淮安 223001; 2.淮阴师范学院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 江苏 淮安 223300)

在运河数千年的开凿历史上,淮安始终是其枢纽和重镇。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南起扬州,北至今天淮安市淮安区古末口,成为沟通长江、淮河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水上通道。唐宋时期,全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江淮地区成为国家赋税来源的中心区域,更加确立了淮安作为统治者重点发展的城市,其时淮安在国家漕运与商品流通等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元明清三代,北京均作为朝廷都城驻地,运河航道因此改道,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成为朝廷政治与经济命脉。京杭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淮安恰处于黄、淮、运的交汇口,复杂的水文系统奠定了淮安的政治、经济地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要地位。

大运河淮安段保存着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运河沿线城市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与运河其他区域相比,大运河淮安段的水利工程遗产尤为集中,可谓是中国古代运河水利工程史的缩影。具体到今天淮安市域的运河遗产来说,不仅包括明清时期清江浦河沿线的文化遗产,也包括唐宋汴渠所经之地即今盱眙、洪泽一线的文化遗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诸如洪泽湖、白马湖及盐河、废黄河、草泽河、避沉沟等水体,在历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漕运或与之相关的功能,在其周围或沿线也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我们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策略,以期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初步思路,供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时参考。

一、清江浦区的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

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开凿清江浦河,并置设清江造船厂、常盈仓等官署机构于此,以清江浦为名的市镇逐渐兴起繁荣。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署常驻于清江浦,管理黄、淮、运河的治理与运输。清乾隆年间,经陈宏谋提议,将清河县治迁至于此,成为清河县的行政、文化与经济中心。清江浦与淮阴区的王营镇,号称“南船北马”,即从清江浦石码头等处下船,至王家营换成车马北行,为通京大道上的重要节点。

清江浦是一座因漕运而兴盛的城市,南船北马、水陆转运的交通功能,孕育、塑造了它的城市繁华与文化特色,它的发展不仅与运道走向、漕运方式变更紧密联系,而且逐渐形成了南北文化汇聚、融合的地方特色。清江浦的运河文化遗产目前保留状况较佳,街巷格局与水系结构仍清晰可寻,河道总督衙署、清江大闸等遗迹保存基本完整,不过街区破坏严重,可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保护。鉴于清江浦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力度较大,本次调查着重关注尚未引起重视的地方,主要有隋炀河、城南古盐河、水渡口、大口子、草湾渡口、汰黄堤等处。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隋炀河。隋炀帝曾由此南下扬州,故名隋炀河。清代康熙下江南也曾在此登陆。此河在淮阴区马头镇泰山墩附近曾有渡口。此段河道为南北走向,1958年二河开通后废弃,有一部分河道在二河开通后于主航道西侧并入二河。此河现在北边到达新闸,南通武墩。原来河面有几十米宽,现水面宽约7米。

清江浦盐河,位于武墩镇三闸村委会东,宁连一级公路西侧。此河为以前通往盐城淮南盐场运盐的河道。现河道北通二河,南至淮安区运东村(水立交)附近。从三闸十一组到王桥村十四组约一千多米的河道,农业学大寨时被填河造田,现已看不到河道。当地老乡讲河道原宽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深约7米左右,现河面只有十多米宽。

水渡口与大口子。明成化年间,因一次黄河暴涨,浊流倒灌,使清江闸以西的清江口淤塞,遂在今水渡口附近淮河边开辟臧家码头,将淮河、里运河船上的货物全数驳卸下来,用车辆转搬,再装船北运、南输。里运河与淮河之间遂形成一条转运的车路,车路与东西横街的交叉处,便叫“车路口”,这条横街被称为车路口街。为了方便货物搬运,正德六年(1511)在今水渡口淮河边开清江坝,里运河船可直抵坝口盘驳,免去陆运之艰。通坝河道与车路口街的交汇处必须设渡,于是有“水渡口”地名。大口子曾是黄河大堤老坝口旧址,为治黄的重要水利工程,乾隆三十九年(1774),黄河暴涨,老坝口决溢,冲开很大一个决口,居民习惯上称其为“大口子”。

二、淮安区的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

淮安区位于江苏省中北部,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自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末口处入淮河,由此构成了黄河、淮河与长江之间连通的水路网络,促进了包括淮安等沿线城镇的兴起与繁荣,今淮安区境地即为其中典型的代表城镇。特别是隋朝开凿山阳渎等运河之后,淮安区境历来为南北交通之咽喉。唐宋时期,楚州城市繁荣,夜市颇具规模,商品经济发达,甚至有日本、新罗等国的商人来此贸易。明清时期,淮安区城市发展达至其巅峰状态。当时它不仅是淮安府城驻地,漕运总督衙门及其附属官僚机构,也曾驻于此地,为当时全国漕运指挥管理的中心。今淮安区城镇的兴盛,极好地诠释了运河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

目前,淮安区境内经过考察的、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有末口遗址、古运河石堤、淮安钞关遗址、勺湖碑园、矶心闸、文渠、龙光闸、庆成门遗址、天妃宫遗址、两淮批验盐引所遗址、盘粮厅遗址、龙光阁遗址、萧湖、月湖、巽关遗址。这些文物遗迹主要分布于淮安区城区、河下、板闸等地。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明清时期,淮安城为旧城、夹城、新城三城鼎峙的格局,这一城市空间格局较为罕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的中轴线和街巷布局基本保持,不过城墙本体及部分历史街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唯有老西门大街等处保留较多历史建筑与文物古迹,包括霍培元皂厂等商业遗迹,且分布有大量的民居,保存状况相对良好,相关部门已对此做出初步保护规划方案。上坂街已形成商业店铺林立的局面,不过经营风格呈现低端化,经营层次应当加以改善和提升,建议打造为文化氛围浓郁、格调高雅的商业街区。

河下是明清盐业转运枢纽,大批盐商曾麇集此地,盐商园林与会馆等建筑密布其间,是淮安历史上商业功能最为发达的街区。至今,河下仍保留与运河紧密衔接、相互融合的空间格局关系,城镇街巷布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良好,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少数运河城镇之一。不过,河下古镇的影响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文渠为淮安区城区的核心水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引西水关及东南巽关之水,分南、北、西三支,蜿蜒曲折,贯穿旧城、新城、夹城,为明清时期城市居民的重要取给水源。文渠是淮安城的文化象征,目前水道布局基本完整,但沿线生态环境较差,许多地段被民居侵占,建议整顿清理,恢复其历史风貌。目前文渠沿线保存着矶心闸、南市桥、兴文桥、府学泮池、巽关、龙光闸、龙光阁等文化遗迹。其中,龙光闸始建于明天启年间,雍正四年(1726)重建,用以控制城中文渠水位。目前闸底深1.5米,闸门宽0.3米,长5米,闸身有“龙光闸”字样。不过龙光闸周边积聚大量生活垃圾,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清理。

板闸是明清时期运河沿线重要钞关之一——淮安榷关的所在地,它充分见证了运河与漕运兴衰的历史变迁。目前,板闸村已被拆迁殆尽,历史遗迹所剩不多,仅存三元宫及戴氏宅院等建筑。作为板闸标志性建筑的淮安榷关毁于战火,此前由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修复、重建榷关遗址,已经完工并免费开放。里运河两岸原有的牌楼、牌坊、码头等设施也已经恢复,不过观者寥寥。目前板闸遗址附近正在建造跨里运河的桥梁,开通后应能带动人员流动和交往,展示淮安榷关往日雄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淮阴区的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

淮阴区县治王营镇与清江浦区仅隔废黄河,东邻淮安区,东北邻涟水县,北与沭阳县隔六塘河相望,西邻泗阳县,西南濒临洪泽湖。淮阴因地处淮河南岸而得名。秦时建县,为淮安地区最早出现的县级政区。秦汉之际,淮阴县开始修筑城垣,汉代因之。东晋至南宋时期,淮阴城址多次迁移。元初以后,淮阴城不复存在。南宋咸淳九年(1273),在淮河北岸置设清河县城,即大清口城。受水患等因素的影响,元代清河县先后迁至甘罗城与旧县等地。明代中叶以后,小清河取代大清河成为当地水路交通要道,小清口附近的旧县成为清河新县治。南宋以后,黄河侵夺淮河水道入海,淮阴区境成为灾害频仍、民生穷苦的地方。明清时期,政府为运输漕粮北上,加强黄、淮、运河的治理,该地成为国家河工建设的主要地区,闸坝堤堰及涵洞的修筑极为频繁,另外诸如惠济祠、大王庙等香火极为旺盛。

目前,淮阴区境内经过调查的,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有洪泽湖大堤淮阴区段、高堰铁牛、赵集关帝庙遗址、高堰洪泽湖大堤石刻、侯二门险工、马头三闸遗址、淮安清口灵运记碑、张福河、仲庄堤工、仲庄运口遗址、惠济越闸涵洞、惠济祠遗址、通济闸西堤、天妃坝、小清河口遗址、马头三里沟运口、天妃闸、杨庄运口、杨庄乾隆碑、淮阴闸、王营减水坝遗址、盐闸、西坝老船塘、烟墩埽工遗址等。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洪泽湖大堤淮阴区段。洪泽湖大堤全长70.40公里,淮阴区境内自马头镇起,至赵集镇高堰村十堡。1951年至1974年,淮阴县(今淮阴区)先后六次加固堤坝。洪泽湖大堤淮阴段沿线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洪泽湖大堤石工头、高堰洪泽湖大堤石刻、马头三里沟运口、洪泽湖大堤零公里碑等。

张福河,原系黄河夺淮后,水漫堤决而形成张福口,并由此引黄河水南下入洪泽湖,后逐渐淤塞。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总河张鹏翮主持开凿张福口等引河,以宣泄黄、淮之水。现此河经过延伸,上连洪泽湖,下至杨庄闸,全长28公里。马头镇镇政府附近张福河一段原为淮水故道,是隋唐北宋通济渠或汴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张福河北部为黄河故道的一段,随着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黄淮交汇口不断北迁,张福河从运口向北至杨庄一带均为运河河道的一部分。张福河沿线分布着为数不少的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迹,如顺黄坝埽工、卞家汪石工堤、马头太平涵洞、马头官巷、洪泽湖大堤吴棠拆止处、淮阴城址、淮安清口灵运记碑、仲庄运口遗址,等等。

清口水利枢纽。南宋末年,黄河夺淮、泗河道入海,原泗水在清河县境内分为大清河、小清河进入淮河,从而形成大清口、小清口。明嘉靖年间,位于今袁集桂塘村附近的大清口被泥沙淤垫,黄河遂涌向马头镇附近的小清口进入淮河,这种交通区位的形成,使得明清时期的小清口成为国家河工治理的重点。以清口为中心,形成了诸多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迹,如惠济越闸涵洞、惠济祠遗址、通济闸西堤、天妃坝、天妃闸、小清河口遗址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等留有部分地面遗产。20世纪50年代,疏浚二河时切断了原运河的运道,并改建运河新道,原有的明清水利设施遂废弃不用。此后,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清口水利枢纽设施遭受全面破坏,相关的堤坝、航道、船闸等拆除殆尽。今存有部分水利工程遗址,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制定、实施系统的保护规划方案。

杨庄位于淮阴区西部,明代该地偏僻人稀,仅有数十家杨姓居民在此定居,故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运河开挖后,因地处水陆交通要冲,逐渐形成商业繁荣的集镇。杨庄附近亦有大量的运河水利设施遗产,如杨庄乾隆碑、盐河头钳口坝、杨庄头二三坝、杨庄大王庙、盐闸等。杨庄境内的这些涵闸、堤坝等遗址大部分保存完好,杨庄老街面貌和部分传统民居基本保存下来,是京杭运河重要的文化遗产。

四、洪泽区的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

洪泽区位于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东畔,与泗洪、泗阳隔湖相望,南与盱眙毗邻,北与淮阴区接壤,东与淮安区、金湖县水陆相依。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筑石鳖城(今共和乡、三河镇境内),并且修筑白水塘,屯田垦殖,发展农业灌溉。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游幸江都,途经破釜涧,适逢久旱降雨,大为惊喜,遂改破釜涧为洪泽浦,“洪泽”之名初见。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汴河),经过洪泽境内。唐朝在此开凿羡塘等屯田垦殖,又开凿青州泾、棠梨泾等灌溉农田。宋皇祐元年(1049),为避开淮河风浪行船的危险,自磨盘口至洪泽镇开凿运河60里,即洪泽新河。元丰七年(1084),又开龟山运河与洪泽新河连接。因为处于运河沿线的交通要冲,洪泽镇的商业较为繁荣。史载:“洪泽镇市,人烟繁盛,倍于淮阴故城”,可见当时的洪泽虽建置为镇,其经济实力却较强劲。明清时期,由于黄河长期夺淮,淮河入海出路严重淤塞,为了治理黄、运水道,增筑高家堰等堤防设施,并在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等治河方略的实践下,洪泽湖区的水位逐渐抬高,以至于形成了历史上的“水上长城”,洪泽遂成为明清政府重点关注的治河区域。

目前,洪泽区境内经过调查的、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有洪泽湖大堤洪泽段、龟山运河、洪泽新河、龟山御码头、安淮禅寺、移建安淮寺碑、龟山淮渎庙碑、陶澍游龟山访禹迹题咏碑、老子山船坞、三河闸碑刻群、头坝遗址、礼坝船坞、周桥大塘、周桥船坞、信坝船坞、营门口、二河闸、黄罡寺等处洪泽湖大堤石刻等。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洪泽湖大堤洪泽区段。据传,东汉建安年间,陈登创修高家堰,用于农田灌溉。唐代接筑唐堰,与原堤堰相连。明初,陈瑄主持重新修筑。明代后期,潘季驯大力修筑高家堰,清康熙年间靳辅亦有大修之举。现堤全长70.40公里,洪泽境内48.62公里,北起西顺河镇,南至蒋坝镇。沿堤有“仁、义、礼、智、信”五座减水坝,现“信”字坝遗址尚存,俗称头坝。沿堤有周桥船坞、周桥大塘、信坝船坞等遗迹。洪泽湖大堤因长期破坏和缺少必要的保护,地面上的石工墙遭受严重的破坏,唯有周桥月堤、乾隆信坝和蒋坝石工尾等处遗址保存较好,其中石工墙上部被填筑修成公路,遗产全貌难以得到充分展示。

龟山今为洪泽区老子山镇属村,历史上曾为龟山镇,龟山运河、洪泽新河即位于其境内。龟山村境内尚有其他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如由阮元撰写的“移建安淮寺碑”,具体位于龟山村民马德民家房屋北山头,1998年8月经淮安市文化局、洪泽县文化局和老子山人民政府进行全面维修、清理,重竖于此。安淮禅寺原位于龟山村境内,1994年移建于老子山镇区西北部。现寺庙格局总体保存完好。另一座与治河有关的寺庙为淮渎庙,亦位于龟山村境内,现存两通淮渎庙碑,分别刻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道光十七年(1837),具体在龟山村民胡明江家。另外,龟山村周边的生态景观保持相对较好,存有一定数量的传统民居。

关于明清时期河臣治理运道及洪泽湖堤堰、闸坝等水工建筑的碑刻铭文,集中保存于三河闸碑刻群、营门口洪泽湖大堤石刻群、二河闸洪泽湖大堤石刻、黄罡寺洪泽湖大堤石刻等。这些条石上刻有大量筑堤工人的姓氏,还出现了划分工程段的石刻,主要包括工头、工尾、石工头、石工尾等,确立了每段工程的责任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石刻文献中,雕刻着很多寓意吉祥的图案,如“莲笙三级”(寓示“连升三级”)、“马上蜂猴”(寓意“马上封侯”)、“一锭如意”等,这些图案雕琢精细,生动活泼,而且保存基本完好。部分石刻已被收集保存于三河闸管理所内,是明清洪泽湖治理的重要见证。

周桥大塘位于洪泽湖大堤东侧东双沟镇庆祥村,清道光年间由林则徐负责修筑。道光十年(1830),修堤工人沿大塘修筑长750米、顶宽33米的内堤,将大塘围住。周桥大塘现为保存最完好的洪泽湖大堤石工墙原貌遗产。

五、盱眙县的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

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境内群山环绕,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盱眙县始置于秦代,最初的城池修筑于今甘泉山、圣人山一带。与此同时,在盱眙故城之东置设东阳县,亦建有城,称东阳城(今马坝镇东阳村境内)。秦汉之际,盱眙成为楚怀王、刘邦、项羽等军事力量的征逐之地,故又有楚王城、项王城等城址。南朝东晋义熙年间,盱眙县城和治所从秦汉时代淮河南岸的甘泉山一带,迁移至今天的第一山周边地区。北周时期,在淮河北岸兴起泗州城。隋大业年间,炀帝动用百万人力修凿通济渠,引汴水至盱眙城对岸入淮河,盱眙城恰位于汴、淮交汇处。隋炀帝游幸江都,在盱眙都梁山(即今第一山)建造离宫即都梁宫。唐武则天时期,在淮河北岸置设临淮县,开元二十三年(735),泗州郡治迁至临淮县城,即位于今天淮河镇城根村境内、被没入水中的泗州城。唐宋时期,通济渠或汴河的开凿,使得泗州城和盱眙县城成为南北漕粮运输与商业贸易的咽喉之地。南宋时期,金兵南下进攻,宋金政权常以淮河为界,隔淮对峙而治,盱眙成为南宋政权的边防重镇,并作为招信军的治所驻地。从地理环境与交通区位上说,盱眙是控扼南北东西的咽喉之地,为历代军事战争的前沿攻防阵地,尤其是南宋时期,在盱眙境内的宝积山,设立“岁币库”,以此向金朝称臣纳贡,同时设立榷场,便利两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元代仍设招信军。明清时期,盱眙为县,属凤阳府泗州管辖。清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被黄淮洪水淹没,州治迁至今盱眙县城。

目前,盱眙县境内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有泗州城遗址、汴河口(通济渠口)、宝积山等。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泗州城遗址(原名泗州故城)位于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和沿河村,古汴河穿越古城而过。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毁于战乱,唐代重新修建。宋代有东、西夯土城墙,明代初期,合二为一,城墙改用砖石结构,周长1 600余丈。1974年在淮河镇城根小学附近发现泗州城城墙石基础。1999年考古人员对泗州城遗址实施了第一次勘探,结合调查,确定古泗州城遗址就在盱眙县淮河乡沿河村、城根村一带。通过本次勘探,考古人员摸清了泗州城整体范围和主体建筑的走向。2002年南京大学考古专家进行复探,全面验证了第一次勘探的成果。古泗州城内,最有名的建筑当属佛教建筑“僧伽塔”,也叫灵瑞塔。2004年国家考古专家对灵瑞塔遗址进行了探查。近几年,南京博物院等对泗州城开展了局部考古勘探和发掘,进一步探明衙署、寺庙、街巷、民居、河道等城市建筑要素,为保护与展示工作提供了依据。泗州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宋时期,盱眙成为汴、淮河交汇的城市,更达至其发展的巅峰状态,汴河口(通济渠口)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与运口相关的水利工程已不复存在,但并不是无迹可求,宝积山一带就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宝积山北麓曾建有岁币库,为南宋向金朝缴纳岁币的储存地。现在岁币库建筑已无存,地表能采集到宋代陶瓷残片,出土宋代磁州窑、碗、钱币等。现宝积山周围多建有物流公司,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里垃圾四散,可加以清理改造,建设生态滨水公园、广场等。另外,“宝积山落照”为盱眙十景之一,米芾等人均有相关诗作传世,可以对此进行开发和利用。

六、金湖县的漕运历史与现状调查

金湖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地区,县境东部滨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北与洪泽区相连,西与洪泽区、盱眙县毗邻,南接安徽省天长县,三河和淮河入江水道贯穿境内。虽然金湖于1959年始从宝应县析出置县,不过其历史却很久远。古遗址集中在西南部与盱眙相连的丘岗地区,如金南镇的时墩、抬饭墩遗址,戴楼镇的獾墩遗址,等等。秦代境地属东阳县,西汉分属东阳、平安、高邮三县。唐代以后,金湖境域长期分属宝应、高邮两县(州)。三湖环抱,毗邻宝应、高邮的特殊地理位置,成就了明初金湖短暂的漕运使命。

目前调查发现,金湖县境经过调查的运河文化遗产主要是四条漕运河道,分别是涂家沟、金沟河、草泽河、避沉沟,其中金沟河和草泽河的形成时期较早。金沟河位于金南镇金沟居委会东侧,又名金钗涧河,最初是洪水冲刷形成狭窄的水涧,隋炀帝巡幸江都途经其地,命令官员征发民工开挖,将原来的水涧拓宽浚深。嘉靖《天长县志》载:“金沟,在县东北,乃汴河经金沟集以达于邗沟,隋炀帝所筑也。”金沟河北连宝应湖,南通高邮湖,可达邗沟。宋朝曾两度疏浚这一河道,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商业繁荣的集镇金沟集(镇)。

草泽河位于吕良镇丰乐村,孙集北侧至陈桥镇新农集北侧,开挖于唐长庆年间,时称竹子泾,主要作用是引淮河水灌溉。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动用民力修造皇陵,乃重新疏凿草泽河,以运输江南漕粮供民工食用。康熙三十九年(1700)修筑草泽河堤,并建龙王闸,南北堤岸各置涵洞10座,干旱时可引水灌田。这里又是宝应经金湖至洪泽的重要水路交通,现仍可以辨识其遗迹。

明初,还疏凿涂家沟和避沉沟,以便运输漕粮。涂家沟位于涂沟镇东侧,北通宝应湖,南连高邮湖,南北长约10公里,明永乐时期开凿,用于运输漕粮至凤阳。避沉沟位于吕良镇赤水村至陈庄村排涝站,全长约7公里,河面宽约12米,开凿于明初,用于沟通泗湾湖与白马湖。开凿此河是为了避开漕运船只在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以及洪泽湖的沉船风险,故名避沉沟。在这些漕运河道的通航运输作用下,沿线出现了不少颇具商业气息的市镇,如涂沟镇、吕良镇、金沟镇等,现存有涂沟遗址、通衢集遗址、大王庙遗址、吕良棋盘街及民居群等文化遗产。

老三河在洪泽县东南部、金湖县西北部,为洪泽湖泄洪古道。明代起在蒋坝附近洪泽湖大堤设减水坝,坝由北向南迁移,坝下排洪河道也相应南移。清乾隆年间,老三河为主要排洪道,设仁、义、智、礼、信五坝。清嘉庆年间,蒋坝以南泄洪道逐渐形成,代替老三河,称新三河,即今淮河下游入江水道起点。老三河已为古迹。现西起洪泽湖边保子庵,经赵集、吕良桥,到韩家滩东入宝应湖。

七、涟水县的河湖历史与现状调查

涟水县以境内有古涟河而得名。位于徐淮平原东部,淮、沂、沭诸河下游,废黄河与六塘河之间。东与阜宁、滨海、响水三县为邻,西与淮阴、沭阳两县接壤,南与淮安区隔废黄河相望。涟水县旧名淮浦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置设,此为涟水建县之始。三国两晋时期,先后隶属广陵郡、海西郡。北魏太和年间,涟水县境成为兵家戍守之地,时有连口之称,是淮北重要的鱼盐稻米集散地。北魏时期,在县北境置设襄贲县。隋开皇五年(585),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唐武德四年(612),置涟州,治所在涟城(今涟城镇),在北境分置金城县(今红窑镇浅集境内),后称金城镇,今其名不存。唐垂拱四年(688),开凿北起海州(今连云港)、南至涟水的新漕渠,沟通淮水、沂水、沭水、潍水,后来新漕渠虽然废置,不过涟水与潍水之间的运道,成为苏北运盐河的前身。唐宋时期,涟水在盐业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凸显,成为与湖州、越州、杭州并称的东南沿海四大盐场之一。宋代张耒《过涟水》诗中说:“城头落日在旗竿,城外长淮水浸天。左海门前灯火尽,舻声讴轧夜深船。”无疑证实当时的涟水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宋景定三年(1262),改涟水县为安东县。南宋及元代,曾一度置设涟水军。明清时期改称安东县,属淮安府。专门管理淮北食盐事务的淮北盐运分司,曾设置于安东县,吸引了徽州等地的大批商人集聚于此。文震孟在《安东县创筑城垣记》中说:“安东为河、淮入海之路,淮北锁钥,百万盐筴辐辏于此”,安东县成为盐商谋利的绝佳之地。盐业事务的运作与盐业贸易的兴盛,都与运盐河(即盐河)的畅通有关,经盐河运输的食盐,大部分需由运河转运其他地区,所以从广义上讲,涟水与运河也必然是有关联的。

目前,涟水县境内经过调查的、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主要有盐河、支家河、六塘河、涟中节制闸、时家码头、朱码节制闸、朱码船闸、涟漪湖、佃湖等。现举其要者分述如下:

涟水原为水名,即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游水”。唐代涟水逐渐淤塞,垂拱四年(688)开挖新漕渠,在今涟水县城北三十里,西通西涟河,下接中涟河,再经东涟河等入淮。新漕渠为唐代淮北盐运的主要通道,又名盐河、官河。可见最初盐河指的是介于西涟河与中涟河之间的一段,与后来通称为盐河的情况有所不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后,自宿迁张庄运口起,经清河县仲家庄口,称为中运河,仲庄运口以下称下中河,分泄黄洪,兼利盐运,又称盐河。明清时期,盐河仍为淮北食盐的集散地和转销中心,对于整个城市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盐河仍具有通航运输与农田灌溉的功能,时家码头、朱码节制闸、朱码船闸、涟中节制闸等可以帮助了解盐河的前世今生。

支家河为北宋元符元年(1098)江淮发运使吴居厚组织开凿,位于涟水县西十五里处,北接海州的盐河,南通淮安区河北等地,方便将海州等地的食盐经查验后,经今淮安区河北等地转销其他地区,可见支家河的开凿与利用均与淮北盐运有关。支家河曾被赐名通涟河。明洪武年间重修,明万历年间,支家河逐渐淤废,今盐河的某几段或为支家河原河床所在。

六塘河流经淮阴区、涟水县等地。明清之际,凿断骆马湖东侧马陵山余脉,引湖水东注,名拦马河。清康熙十七年(1678),在拦马河递建六坝,改名六塘河,后称总六塘河。康熙二十四年(1685)硕项湖渐淤,历次兴屯,南北挑河筑屯堤,以泄总六塘河来水汇灌河入海,成为南、北六塘河。南六塘河流经今涟水麻垛、高沟镇等地,尤其是高沟镇因临近六塘河,呈现商业繁荣的景象,临河巷码头、石板街等遗迹即可为证。

涟水县石湖镇位于涟水县境的东北边缘。石湖系古地名,附近为湖荡田,居者多为佃户,故又名佃湖,为淮安境内地势低洼地区。佃湖距离云梯关仅5公里左右,明代即为海防重地。清乾隆年间,开始设立都司衙门,并派兵驻守,称为佃湖营。佃湖及佃湖营在苏北海防史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八、淮安全域视角下的运河遗产开发策略

作为大运河连接长江、淮河的枢纽城市,淮安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运河遗产。从时空分布的角度来说,唐宋汴河涉及洪泽区与盱眙县,清江浦运河涉及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受到洪泽湖大堤等因素的影响,它也涉及洪泽区,金湖县则曾在明初漕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涟水县依靠盐河与运河相连,而且是古淮河入海必经之地。可见,淮安全境较好地融合了不同时期的运道及其功能,成为广阔视角看运河遗产的重要实例。笔者在对淮安运河物质遗产进行摸底、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保存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如何保护和利用运河遗产缺乏清晰统一的认识。为此,我们从淮安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大运河淮安段及其相关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从全域的视角提出如下策略和建议:

第一,通过分析和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遗产点,奠定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在运河沿线城市中的重要核心地位。里运河一线仍是需要重点保护和利用的区域,沿线分布着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点,比如萧湖、河下古镇、板闸与淮安关、臧家码头、水渡口、济安水龙局、清江大闸、清江浦古城墙、码头三闸、惠济祠等。这些遗产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具特性和形态,应该对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传承等方面,进行较详尽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能够反映运河变迁、城镇兴衰与治黄保运的历史与文化元素,并以可视化、通俗化的现代语境将其展示出来。具体来说,通过对里运河航道及其关节点的主体工程进行旧貌恢复,对已经损坏的相关附属设施进行场景模拟和建造,突出展示航道、闸、坝等不同关节点的独特性;建设融自然风景、生态休闲与人文涵养为一体的遗址保护区和主题公园、广场;建立标志性的中国运河工程博物馆,讲述淮安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治河故事,展示古人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水工技术,增强民众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第二,突出特色、彰显内涵,充分挖掘其他区县潜在的运河与漕运历史,加强对区域内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每个区县都与运河、漕运有关,都有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比如,“洪泽”地名起源较早,隋唐时期即有洪泽浦、洪泽村、洪泽屯的文献记载,说明当时已经形成聚落,并且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宋代龟山运河、洪泽新河等的开凿与贯通,为洪泽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今天的洪泽区(如蒋坝镇、龟山村等地)开发的遗产点多为明清时期的洪泽湖及其堤防、闸坝遗存,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唐宋洪泽区域历史文化元素,进一步拓展其文化遗产资源的时空意义。又如,金湖县的草泽河、涂家沟、避沉沟等水道,通过东连白马湖、高邮湖,西通洪泽湖的方式,成为明代初年向凤阳运输漕粮及其他物资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形成涂沟镇、金沟镇、吕良镇等,这也应成为金湖县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再如,涟水县的佃湖营曾是海防重地,晚清时期其地位尤为突出,一度受惠于国家漕粮海运,可以借此努力打造海洋文化、军事文化等主题的展览场馆与公共设施。

第三,区县联动、合作开发,以运河文化资源为核心,促进淮安市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运河将淮安各区县串联在一起,为做大做强运河文化版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具体来说,在开发市区里运河文化长廊、古淮河(黄河故道)风光带的基础上,将开发和利用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开发从市区到涟水县的盐河风光带,开发洪泽、金湖境内的洪泽湖、白马湖风光带,开发盱眙境内的淮河风光带,与此同时,将各区县的名胜古迹与景区,比如盱眙县的明祖陵、宝积山、第一山等,洪泽区的老子山、龟山村、蒋坝镇、洪泽湖大堤,涟水县的能仁寺、五岛湖、唐集月塔,金湖县的白马湖、荷花荡等串联在一起,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挖掘运河、漕运相关的文化资源,从而建立有效的深度合作机制。目前,淮安市已推行全域旅游的多条精品路线,如想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要以市区为中心向各区县辐射,以促进旅游,而且各区县之间也应积极协调、破除障碍因素,真正做到旅游资源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在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淮安运河旅游资源。

第四,确立开发主题,建立共同联系,在差异化合作的导向下,多维度探求淮安运河文化的覆盖面,增强淮安运河文化的辐射力。以盐商文学为例,淮安是淮盐的主要集散地,也是盐业机构的管理中心,明清时期吸引了大批晋商、徽商等携资而来从事盐业贸易,后来逐渐在淮安定居生息。盐商具有“贾而好儒”的特性,他们不仅获得了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也创造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成就。在淮安,盐商聚集的区域有河下古镇、涟水县等地,相对来说,河下盐商的文学成就较高,尤以程氏为重,不过目前对盐商文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涟水县的情况更需加强,不仅盐商文学元素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即便是与盐商有关的场所、设施也匮乏,这导致视盐河为“母亲河”的涟水县显得名不副实。在盐商文学或盐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淮安区河下古镇与涟水县应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充分利用以盐为中心的文化资源,可以根据公共设施、场所、街巷道路等的需要,设计和提炼富含盐文化元素、运河文化底蕴的标识,成为对外宣传和扩大影响的重要窗口。再以淮安关为例,它俗称“大关”,是明清时期运河沿线的重要钞关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淮安关的运作与管理具有相对严密的系统,也就是为了防止过往商船偷税漏税,政府在淮安关管辖的范围内,设置了多处分口,比如天妃口、草湾口、仲庄口、永丰口、流均口等,这些关口设置在水道交通要冲之地,是商品物资流通和贸易的主要通道。随着历史变迁与时势更移,关口早被废置,历史遗迹大多不存,它们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这不仅是淮安关历史的重要见证,同时也可为加强地方经济联系和交流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品位和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运河无疑是淮安兴盛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为淮安留下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多年来,淮安围绕“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已经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丰硕的文化建设成果,其中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接下来,思考如何以运河文化遗产为突破口,推动运河文化的建设,促进大文化的繁荣,提升区域知名度,是摆在淮安市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淮安市各区县运河历史、现状及其相关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全域视角论述和阐释了淮安运河文化建设的策略,可谓是一项颇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不仅要以里运河一线为主,进一步塑造和完善运河文化功能区,而且应该重视洪泽、盱眙以及金湖、涟水等区县的运河遗产及相关文化资源,从全局统筹发展、信息互通共赢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区县之间共同合作的内容,建立健全稳固有效的互补机制,加大运河流域与非运河地区的联系,真正发挥运河中心要素对淮安全域的融合和内聚功能,使运河由一种线性文化遗产,逐渐辐射、扩展,成为具有圈层意义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猜你喜欢

洪泽洪泽湖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夏荷(新韵)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洪泽『蟹』逅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What a happy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