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拓展研究
2020-01-18江娟
江 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语言是实现群体间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保障。[1]因此,在“一带一路”不断发展的当下,为了做好沿线国家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及时消解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就需要我国各大高校大力培养和输出具有过硬英语能力的文化传播人才。[2]但是在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由于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的文化传播功能,使得相关英语人才的培养效果不佳,无法及时输出符合“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为了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拓展,发挥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作用。本文将从语言相通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功能发展情况和实现对其拓展的有效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语言相通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而在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不可避免。[3]但是由于各国家、各地区之间存在语言壁障,因此在经济、文化的有效交流上存在问题。同时又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皆具有一定差异性,如果没有一种共同语言构建一个相互理解的平台,则不利于正常交流和合作。本文就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要求和作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要求和作用
由我国牵头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之间贸易、基础设施等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目的。[4]而在“一带一路”的推行下,其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文化差异和生活习俗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做好与各国人民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和理解的工作上存在这极大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语言不通,致使互相之间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而为了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合作,就需要对语言进行有效整合。目前,英语作为全球最为通用的语言,在全世界各个片区都有极大的推行可能。因此,将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官方语言十分必要,并且由于我国作为牵头方,需要打好语言基础,做好与沿线各个国家各项交流的工作,使各方互信,达成互惠互利的目的。另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力发展的阶段,为了消除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的客观认识,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等的国际化发展,则需要进行足够的文化软实力展示和传播,以消除国家间不必要的偏见,从而实现经济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合作。
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语言相通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大力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还有利于实现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促使我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5]在促进沿线国家经贸上,使用英语作为官方交流语言,有利于各个国家在本国进行英语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能够很快建立并发展,促进相关国家之间的经济有效发展。而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传播上,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不仅有利于各国牵头人员间的及时交流,实现尊重各方文化和传统,也有利于相关国家的民众能够增进对沿线国家文化的了解,以使“一带一路”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经济、文化等交流能够深入社会群众,并为社会群众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作用不言而喻。[6]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官方语言上,最为通用的语言是英语。[7]因此,我国各高校做好英语的教育教学,对实现“一带一路”的大发展很有必要。而做好英语在大学教育中的普及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消除一些国家对我国社会、人民等的固有偏见。[8]由于不同文化圈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偏见和壁垒。因此,要有效实现对不同意见的传达和认识,就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而中文与英文之间由于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使得在非中地区的文化传播上,由于不能对当地相关文化有效认识,而使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我国为了实现我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就需要对英语进行普及教育,大力培养中国文化的传播人才。而将文化传播的重点放在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上,则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大学公共英语教育面对的是经过一层严格筛选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且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已经接受了相关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上不存在从头开始,可以直接切入主题,以完成具体的教学目的。第二,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会参加工作,而在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上,做好英语教学,促使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传播人才的储备和输出。第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也可以通过如“一带一路”这样的时代要求,积极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效拓展,以实现其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功能发展情况
英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用。因此,做好我国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9]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受制于等级证书的要求,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狭隘认识,只注重等级考试能力,而缺乏国际化视野,轻视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本身上,也存在忽视文化教育和传播的现象。
(一)中华文化嵌入不够
我国经济实力已得到全球的认可,但是在文化软实力上,由于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展示,从而导致多数国家和民众对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误解,对我国还存在着十分刻板的形象认识,进而导致他国对我国的整体接纳度不够。[10]而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因此,需要从自身出发,向世界有效传播我国文化,推进我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提高世界对我国的整体接纳度。而在当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由于经济发展等的多重原因,导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嵌入不够,学生能够将英文信息进行有效的中文译注,却不能对我国文化进行正确的英文译注,如在“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的翻译上,在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是“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而正确翻译版本则是“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day by day”,这并不能使外国人在第一时间有效理解其中的含义,虽然带有娱乐意味,但却不能实现文化传播的作用,不利于我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交流,也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国际化的格局和视野。[11]并且长期缺乏中华文化嵌入教学,会使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逐渐丢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如一些学生对西方万圣节有详细的了解,而对我国端午节的了解却很片面,且更愿意感受西方节日,这不仅不能够实现中华文化对外的有效传播,还会使中华文化本身的文化魅力消失,失去固有的发展动力。
(二)文化传播效果不佳
目前,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从而使得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定的教学目的,无法发挥出功能导向性的作用,且在教育上过分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轻视中华文化的输出,从而导致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双向交互性不充分。这具体表现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能力的中国部分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不能实现对我国文化的准确表述和交流,并且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课程设置上,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使得大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相对应的英语知识的有效学习不够,从而使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不佳,水准也在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教学内容上,还停留在对经典内容的解读,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使得学生不能够全面看待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也不能实现英语和我国文化的有效结合。而这些对于“一带一路”中文化传播和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一带一路”下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效拓展
(一)注重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功能
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因而,在当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上,应积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积极响应挑战,不断拓展文化传播功能。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整个教学上,都应大力体现对文化传播功能的拓展,注重对大学生文化的教育,让大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正确认识文化传播功能,并能够逐渐接力传播。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对“一带一路”的精准认识,并在教育推进中为其服务,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高校负责人进行“一带一路”学习等,以促使学校提高重视力度,并能够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做好文化传播教学。各高校也可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展,推动校园多元文化的建设,从而不断激发本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上,注重对文化传播功能的拓展,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播中。由此,不断使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突出文化传播功能,促进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推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播,实现我国文化走行世界的目的。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播功能,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进,以实现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服务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培养,让大学生能够学习我国的文化,并能够实现中英之间听说读写的有效转换。如教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中英互译能力的培养,且需要主动对中译英的培养的训练,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口译和笔译的方式,将中文材料准确地翻译出来,从而实现对我国文化的有效输出。在教学模式上,也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加强师生间、大学生间的英语交流,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英语转换,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大学生呈现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以通过反向触点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和对中西文化传播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并做好中国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之间的比较,让大学生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找出其中的相同点,以实现在文化上的求同存异,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
(三)增加课内外的实践经历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文化功能的拓展上,还需要增加大学生课内外的实践经历,使大学生能够实现学与用的有效转换,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促进“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的引导,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大学生能够说出来、说正确,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大学生分成各个国家的英语学习者,让其代表相应国家进行本国文化介绍,以此增加大学生的课堂实践经历,丰富大学生的课堂生活。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相关国家化活动、收听收看相关国家的文化推介视频、组织相关文化的英语讨论活动和参阅各个国家文化推介的中英图书等,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促使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体验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有效联系,构建全方位的文化学习和实践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
四 结语
总之,“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因此,要抓住机会,勇敢应对挑战,以实现我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而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则需要其有效发挥出文化传播功能,并不断拓展,实现对符合“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推进我国文化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但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受宗教形象、地域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文化传播中,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