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破解

2020-01-18周坤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分公司监督管理账户

周坤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

为了适应经济形势,推动保险企业创新改革,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目标,保险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资金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资金管控与资金风险防范观念,防止保险公司资金链断裂,实现资金公平合理分配与利用回收,为保险公司拓展市场、壮大经营规模、实现长期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保险企业资金管理的现实情况与不足分析

(一)闲置资金数额大,资金监督管理方式应用不当

实践中,部分保险企业存在闲置资金数额大,资金监督管理方式应用不当,保险企业开设银行账户不合乎国家企业法和部门管理规章等情况。举例说明,一些保险集团下设了很多子公司、分公司和分支机构,但保险企业内部没有执行统一的银行账户管理与设立规范、程序和要求,导致保险企业的银行账户混乱、违规、管理无序、无法通过评级等问题,其结果是保险企业的资金大量闲置,没有充分被利用,一些部门缺少运营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却有大量的剩余资金,保险企业的账户数量太多、管理粗放、清算不合理,增加了保险企业的运营风险。

(二)保险企业的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从我国一些保险企业的资金监督管理情况来看,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资金分配未能让保险服务质量升级,也没有开发设计出新型保险产品,没有为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制定成本预算方案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没有为各部门的成本预算编制列出清晰详细的清单,造成成本预算方案不能够按预期目标完成;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过于松散或者过于严格,资金审批程序设计不合理,等等。

(三)保险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无法保障企业现金流稳定周转

某些保险企业为了增加交易额、拓展保险市场,而让应收账款数额超出了保险企业的资金能力承受范围,导致保险企业的保单偿付资金不足,资金压力过高,现金流不稳定,阻碍保险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增加了财务风险和资金危机的发生概率。

(四)资金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资金风险预警应对制度缺失

实践中,少数保险企业负责人、领导人还没有形成对资金监督管理的正确观念,资金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资金风险预警应对制度缺失,没有形成事前预警和风险分析、事中跟踪与资金管理、事后核算与绩效考核的全面风险应对管控制度,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对话不足、配合不到位,增加了企业资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后果。

二、保险企业资金管理的机制构建与策略完善

(一)建立集中化、系统化资金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保险企业资金利用率

保险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立与完善集中化、全流程、系统化资金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保险企业资金利用率,加强对电子银行结算、账目收支和保险企业银行账户的进一步监督管控,完善保险公司结算、支出收入的模式、程序和规章守则,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管理保险企业的银行账户。保险企业应重视对子公司、分公司和下属机构的账户管理,制定统一集中化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举例说明,在设立保险公司银行账户之前,做好对银行资质和信用等级的考核评估,不得在最近三年内受行政处罚、存在违规违法事由的银行内开设保险公司账户;要保证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稳定,业绩良好,净资产和资金储备充足,等等。保险集团中的总公司或者母公司负责监督、审核下级分公司、子公司和下属分支机构的银行流水、账户明细、账户变更注销和开立等其他情况。保险公司应以半年为限,定期向银行查询其所有分公司、分支机构的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及账目收支明细,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账目收支变化的保险企业账户,予以撤销。

二是,加强保险企业的支出收入账目监管。保险企业的总公司、母公司需要加强对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账目支出与收入监管,比如分公司的账款支出和收入应定期上报给总公司,每天清零账户的余额;分公司的收入支出应与总公司的账目明细同步更新,总公司应为分公司的银行账户支出设定最高限额;总公司应集中汇总分公司的闲置资金,并结合保险企业的发展需求重新分配资金,建立资金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三是,保险企业应依据我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支付平台的资质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业务资质、服务范围、经营许可证、备付金及注册资本,等等;建立风险评估与管控监督体系,确立并遵守成本核算原则,实施集中化、系统化对账策略,以提高保险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合理分配与利用资金,有效及时监督风险并防范规避风险,确保保险企业交易结算和资金收支的共享、快速、稳定、安全。

(二)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成本管控策略

一是,结合保险企业的自身情况、现实经济实力和发展经营需求,制定资金预算成本管控策略,全面分析现实中可能会影响到保险企业资金分配、支出与收入的风险因素,规划整合保险企业的业务、资金分配与成本预算编制方案之间的关系,为成本预算的科学编制打好基础。

二是,提高保险企业的资金回收利用率。结合保险企业的经营规划,预测与分析保险企业资金投入、利用与回收的情况,编制季度和年度成本预算方案,加强对保险公司收入盈利、支出花费的监控管理,有效调用、分配闲置资金,控制临时支出,管理预算支出,增加保险企业的经济收入。

三是,针对成本预算管理,组织开展绩效评估与考核工作,采用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和评估打分等策略,对各分公司、子公司的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作出评估,为激发各分支机构工作积极性,为日后资金预算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确保保险企业的现金流稳定,做好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目前保险公司存在的流动性持续紧张的情况主要由应收保费造成,非车险与农险的应收保费的增长是经营现金流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显示出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流动性风险加大。应收保费管理的主抓源头是建立各业务条线应收闭环管理机制,管控前移核保前置,将应收管控提到承保环节,对高风险客户实行黑名单管理,落实考核,与业务品质经营业绩挂钩,强化督导定期通报。

(四)重视对资金风险的防范,加强对保险企业资金的监管

一是,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保险公司需在内部设置合理清楚的岗位并订立职责,对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资产保管、资金支储等不相容职务必须实行相互分离制度,确保资金业务的独立性。对票据,印章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落实到人,分别由专人进行管理,同时要将所有操作流程做详细备案,定期对企业票据进行盘点,确保实际情况与账面信息一致,杜绝财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对负责资金业务的工作人员定期轮流修正岗,使员工互相监督对方的资金管理工作,有效避免贪污等行为的发生。二是,分支公司要加强制度执行,做好人员转型,将现金分置于企业日常运营各个环节,优化企业原有资金体系,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朝着集中式方向发展,达到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模式运行效率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国内保险企业应正视自身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与问题,提高企业员工的资金管控工作观念意识,防范资金和财务危机,通过建立集中化、系统化资金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保险企业资金利用率,科学管理保险企业的银行账户,加强保险企业的支出收入账目监管,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成本管控策略,确保保险企业的现金流稳定,做好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重视对资金风险的防范,加强对保险企业资金的监管等手段,合理利用分配保险企业的资金,推动保险企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分公司监督管理账户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General Electric’s Innovation
COACH Inc. in 2012Its Strategy in the “Accessible”Luxury Goods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