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因及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2020-01-18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临床上对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我国临床上关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诊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磁共振成像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广泛使用的诊断方式,具有极强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实用价值。对此,本文探讨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因及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我国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群受到各类疾病侵袭,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拉低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病程长、病情反复、不易根治等特点,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界不间断的研究,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在临床救治上分为两步,首先是接受检查,确诊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因此,临床检查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后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检验科医生的认可。鉴于此,本文将从简述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定义及分类、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病因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损害检查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简述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指由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一般情况下能够单独发生,或者与阿尔兹海默症共同发生[1]。医学史上第一次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认为痴呆的类型仅仅只有阿尔兹海默症,阿尔兹海默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脑动脉发生硬化使脑血流速度下降,从而损害脑部组织,导致脑功能不全。随着医用影像学的发展,医学界开始发现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阿尔兹海默症存在差异,从而开始进行分类。根据痴呆程度,可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分为血管性痴呆和未达到痴呆程度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又可分为多发梗死性痴呆、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型痴呆、阿尔兹海默症伴脑血管病等,在临床诊断上比较复杂。
2.概述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病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比较常见的认知功能损害疾病,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大多数患者出现恶化的情况,使其成为我国甚至全球增长速度较快的疾病之一。随着医生和学者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深入研究,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了解,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已有研究证实,小血管病变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重要原因;(2)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群更容易诱发该疾病;(3)相比较于普通人而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极易引发该疾病;(4)遗传因素:遗传也是影响该疾病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患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5)其他因素: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诱发该疾病的因素之一。
3.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损害检查中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磁场的作用来获取检查结果的一种新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对人体无害、不受骨像干扰、病理结构清楚等特点,受到了检验科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尤其是适用于脑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在脑部疾病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时,能够清楚的观看到患者的脑能量状态和脑血流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临床上也出现了多种磁共振成像技术,比如磁共振波谱技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扩张量成像技术。
3.1 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检查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影像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脑代谢定量分析,通过磁共振波谱技术能够有效检查患者脑组织的能量和生化代谢的改变[2]。其中海马区磁共振波谱技术是临床上常见且广泛用于脑部组织检查的方式,该项技术能够清楚的检测到患者脑内的代谢物质,比如肌酸、胆碱复合物、肌醇、丙氨酸等,检验科医生将代谢物作为判断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依据[3]。黄志强等[4]将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OSAHS)和非OSAHS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海马区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查,研究结果显示,OSAHS组的肌酸、胆碱复合物等指标均下降,这说明海马区磁共振波谱技术在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代谢变化方面的检查效果显著。磁共振波谱技术在临床诊断上主要关注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代谢物指标的增减来判断患者的认知功能,代谢指标越低则表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性越大。
3.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扩张量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检查中具体使用
磁共振扩张量成像技术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技术的发展和延伸,该项技术的出现为白质病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磁共振扩散加权技术主要将脑白质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顾新泉等[5]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技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共发现79个病灶,病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病灶形状为片状、斑点状或结节状;72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呈明显高信号;这说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主要是根据患者脑白质检测情况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依据,通常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白质异常高信号位于脑额叶,且白质扩散受限[6]。
4.小结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老年认知功能损害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主要与小血管病变、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此外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遗传、肥胖等相关。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式,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