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四个着力点
2020-01-18倪永泽
秦 丽,倪永泽
(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安徽 合肥 230000)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立体性工程,实现“课程思政”意味着所有课程都蕴含“思政味”,每个部门、每位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实质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大思政”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基于此,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四个关键着力点。
一、利用支部活动,着力强化“课程思政”工作意识
教研室是教学系统中最小的管理单元,党支部是党组织结构中最小的组织细胞,教师党支部作为教学和党建工作的基本单位,是“课程思政”组织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关系到“课程思政”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高职院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工作融入到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提高每位教师党员的“课程思政”意识,做到理念先行。[1]
第一,从开好每次支部会议开始。教师党支部会议是教师党员提高认识最好、最快的载体,将课程思政相关概念、内涵和政策纳入支部会议的学习内容,要求每位教师党员结合教学实际,深刻学习与理解“课程思政”工作的核心和本质,进一步提高教师党员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思考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在党建工作中做到培养人、教育人。
第二,从做好每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始。主题党日活动是支部学习的延伸和继续,教师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党员活动来帮助教师理解较为抽象的“课程思政”概念。例如教师党支部可以将教研活动与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如何能让带有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这样既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深化“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的联系。
第三,从过好每次组织生活开始。支部组织生活与支部会议既并行又交叉,在组织生活会上,党员之间勇于指出彼此的问题,这也是党支部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利用组织生活会这一形式互相指出彼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其他教师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议,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真正意义,增加“课程思政”工作在教师心目中的“重量”。
总的来说,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条件。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支部日常活动逐步强化教师党员对“课程思政”实质的理解,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教师在各自的专业授课中融入思政教学元素,努力形成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自觉性。
二、把握关键环节,着力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建设“课程思政”要深刻理解其含义。“课程思政”不是简简单单的“课程”与“思政”相加,实则是德育的回归。因此,专业教师要想方设法将思政中的大道理变成小故事,要能够从课程内容出发,在每个细节中融入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从而实现课程与育人的水乳交融,真真切切把思政教育融入到相应的专业教学之中。为此,要着重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共同商讨、集体研究、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精心打造优质课程
“课程思政”的支撑点是“课程”,因此打造一门优质课程是必要的,有了好的课程,“课程思政”也就有根所依了。打造优质课程务必要遵守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专业发展和市场需要这两个重要条件,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所授课程的“内在价值引领”,这也是建设“课程思政”的一大原则。要求教务管理部门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建构一个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并把课程的“内在价值引领”作为关键的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从源头处让“课程思政”建设有一个根本性的保障。
(二)用活用精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思政”,灵活运用思政元素是课程讲授的关键。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政元素是课程的“魂魄”,是教学的指引,也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有力保证。但是当前部分教师还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非思政课教师只需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念不破除,势必会影响“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进而导致“思政课”与“非思政课”再一次对立,不利于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局面的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为目标,要求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义务,所有授课老师都肩负育人责任,只有做到这样,“课程思政”工作才能真正落实落地。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教师,“课程思政”说到底还是要依赖教师去探索践行,教师的育人思想和育德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工作的最终成败,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尤为迫切和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育人育德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手段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主动创造条件举办类型多样的教学技能比赛,鼓励不同专业的教师一起切磋比拼,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创建一支多学科有机互动与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团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四)密切关注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培育高质量人才,因此要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作为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突出德育和素质的要求,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2]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获得感,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三、立足学校实际,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课程思政”建设讲究“一校一特色”,诸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岐黄中国”等都是融合了院校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它们无疑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效果。特色做法乃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走进师生内心的重要催化剂,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助力。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度融合校史校情,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条件,自觉开发蕴藏思政元素的特色专业课程,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特色做法,做到“一支部一特色”、“一教研室一亮点”,让原本停留在抽象层面的“课程思政”显得比较“接地气”。
(一)形成可复制的教学经验
要加强专业教研室和思政教研室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竞赛,精心打造“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案例,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教学经验,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
(二)形成体系化的教学资源
构建教学资源体系是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要在这一方面下大功夫,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发展,主动构建出一整套“线上+线下”体系化资源与教材。构建线上资源,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线上教学平台和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各个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全面整合不同课程的网络精品资源,做到课程来自于现实热点而又有所升华;创建线下资源,高职院校要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内容丰富又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思政”专用校本教材,努力为学生提供有趣味、有干货的学习阅读资料。
(三)形成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
要注意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更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创新,努力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各专业教研室可以以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善于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或人物,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细微处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内在的报国情怀。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地编排课程教学大纲,尽可能让蕴含“课程思政”的故事素材分散于每个讲授章节之中,力求让一个个小故事都能成为点亮课程的思政“明灯”。
(四)形成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教育部强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3]要以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依托,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学、党支部日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每位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专业水平,锻造一支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四、总结成功经验,着力巩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
“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在总结“课程思政”成功经验中探索规律,深层次推进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巩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
(一)保证“课程思政”政治方向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既要遵循课程教学规律,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
(二)推广“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课程思政”建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注意循序渐进,求实创新。在建设初期应该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试点教学,邀请名师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努力打造一批省级、校级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并向校内外推广。
(三)加强“课程思政”科研探索
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特别是一些跨平台、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科研团队,争取遴选出一批高水准的“课程思政”学术论文和专著等研究成果,力求形成教研相长、教研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局面。
五、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涉及党建、思政、教学等方面的多维系统工程,要想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绝不能将其单独割裂开来,应该以教师党支部建设为抓手,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契机,着力强化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着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的特色做法,着力巩固“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