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哲学中的饮食与养生

2020-01-18廖建智

关键词:老子饮食

廖建智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前言

老子为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如见《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1]127《庄子·德充符》: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1]204

又其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可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2]

可见在庄子、司马迁等后人的记载中,老子与孔子约同时,其思想、见解分别成为后世儒家与道家的源头。世传《老子》五千言,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在老子眼中,“自然”是最高层级的法则和效仿对象。本文将以其中饮食为主要讨论对象。《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00-101

此段表示,“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法自然”,就是道按其自身的规律演化,突出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老子认为,通过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来揭示天地万物的总法则——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应该顺应自然发展。

而自然应用于饮食之上就是“为腹不为目”。何谓“为腹不为目”呢?“腹”表示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目”表示看到的东西,即是人应依其自然需要而进行饮食,而不是追求过于繁复、华美的饮食。落实于现代生活中来看,当今社会中的饮食都有“过度加工”等问题,又或是重视摆盘、装设而越来越少吃食物的本质。精致饮食反倒让现代人出现了“三高”等问题。近年饮食安全问题冲击台湾,焦桐认为,食安危机当前,大众更该训练自己的味觉,“让舌头习惯食物最自然的原味”[4]。

所以在老子来看,生活的自然就是吃饱肚子,让身躯免于寒冷,有衣可穿。王弼于其注中写道:

为腹,是以物养己;为目,是以物役己。[3]47

以腹为目的,是用物体来滋养自己;以眼睛为目的,是用物体来奴役自己。因此也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深刻与准确性。

老子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学者、思想家,《老子》一书凝结其智慧思想的结晶,不仅在当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影响后世思想,甚至书中的思想、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受用。本文尝试讨论《老子》一书中的饮食与修养之道,如为腹不为目、五味令人口爽、味无味等。

二、淡乎寡味与知足

“味”在《老子》一书中共有以下纪录。

《老子·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3]45-48

《老子·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3]140-142

《老子·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3]256-258

从以上章句可以看到,“味”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五味”“无味”“味无味”。在老子看来,“五味”是被批判的对象,并非老子自然饮食中对“味”的要求。真正属于老子饮食中的“味”则是“无味”和“味无味”。

《老子·十二章》告诫后人要戒除贪欲。如果做不到,从养生的角度讲,就会戕害其身。若应用于饮食,“五味令人口爽”就是饮食太过重视美味,最后伤到自己。欲望像是深渊,人若控制不住饮食,就容易产生病痛。现代医学发现,人类之所以有高血压、心脏病,就是因为饮食享受过度。高油高糖虽然好吃,但也会让人产生三高。这便印证了老子所说的“五味令人口爽”。

观察古籍《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高诱注:“欲,美味也。”三国魏阮籍《乐论》:“故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滋味即指味道。又见《管子·戒》:“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可见古人对当时饮食已有一定的要求。原初时人类所食用之物,应无法过度加工达至精致,但随着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提升,老子当时的贵族阶层所食用之物,应该开始追求精致化。

《老子·四十四章》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3]180

就一己的心性而言,一旦落入感官的混乱状态和享乐状态,外物反而会过来压迫和摧残人,这就是人被物异化了!欲望太多,耗费精神体力。就人我的互动而论,通过武力或交换而使欲望得到满足,使个体也经常处在焦虑、紧张或压榨、被剥削等等异化情境当中。

因此,老子列举“五味”“五色”“五声”来突显人类对声光感官的刺激与追求。但是过度的刺激,会导致人心发狂。故而在此章结论中,老子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

这段话有两个含义。其一,“圣人为腹不为目”。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表示多种、繁复的味觉感受、美食美味。老子认为,人若常常吃美味美食,则会“口爽”。若承《广雅·释诂》“爽,败也”[3]46,则是一种“审美疲劳”。过度的滋味反而让人无法辨认滋味。《淮南子·精神训》:“五味乱口,使口爽伤。”

“无味”之“味”便到了味的极致,是“至味”之所在。

首先,透过《老子·三十五章》中“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来观察老子心中之“味”。《老子·三十五章》认为,有道而呈太平盛世景象的地方,天下的百姓就会前往。到那里就不再受迫害而得平安。路过的人听到音乐或闻到美味就会驻足。道却是不易察觉的,说出口没有味道,看它不到,听它不见,日用而不知。王弼注:“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身。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

《老子·三十五章》中说,感官嗜欲和心理好尚的惯性常趋于无量变化,反而害身危心。一往不返的身心欲望惯性,让人既知其害又难以克制,甚至以文明日进文饰其身心欲望的惯性。对此,《道德经》深切地说出“圣人为腹不为目”。腹之饱有限,而目之欲无穷(1)蒋锡昌说:“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之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严灵峰说:“腹易厌足,目好无穷,此举目为例,以概其余:耳、口、心、身四者,言只求果腹,无令目盲、耳聋、口爽、行妨。”以上二文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4页。。

老子指出,“道”是视无形、听无声、言无味的“大象”,宇宙万类都在道的笼罩之中,王者如能掌握它,天下就能平和安泰。

老子将这种无形无名的“道”称为“大象”。这种无形无名的“大象”,对老子来讲,是“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王弼《老子指略》说:“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只能“不温不凉,不宫不商,不炎不寒”。因为“不温不凉,不宫不商,不炎不寒”,所以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可见“道”“大象”并非不存在,它有其作用,但它是“淡乎其无味”的。由此,老子联系到“乐与饵”,即五音与五味,虽然“酸甜苦辣咸”“宫商角征羽”是人生感官的享受,但是唯有淡乎中和方可适合人生,故也可用之不尽。

可见,老子不否定五味的存在。它是自然当中所存在的味道,如吃水果会感受到淡淡的甜味,吃肉类约略感受到咸味。我们应取其自然饮食,自然感处其五味,而非刻意追求五味。再从养生角度来说,美乐厚饵必荡人心神、爽人口味,但也必有所害,唯有淡乎中和方可养人。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说:“唯无浓酽之趣者,故亦无倾危之患……故无味之味是为至味,终身甘之而不厌;希声之声是为大音,终身听之而不烦;无象之象是为大象,终身执以用之而无害,推之蛮貊而可行,放手四海而皆准,所谓天下可往者。”

对比其政治思想来看,《老子·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3]68-72

上文所提,老子推崇的是“自然”,这也是评价事物的最高价值。落实在人世时,就要求人保持自然的状态,不要刻意改变自然天性。再将此推论到治理国家之上,就要求统治者以“自然”为主。从治理国家角度来说,最好的统治就是使老百姓感觉不到执政者存在。

《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最糟的是人民看不起君王,会加以侮辱谩骂。懂得“自然”“无为而治”,遵循自然而然的法则,少干预百姓生活,不论官或民都能自由地发展。等到最后天下大治的时候,都觉得这是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这是符合“道”和“自然”的最佳状态。

故“无味”并非“没有味道”,而是“淡”。“淡”才是“无味”的表现,是“五味”之根本。因此,《老子·三十一章》认为:“恬淡为上。”[3]126老子主张的“味无味”,其意是“恬淡”,就是从中体味出其“道”。也就是说,老子所谓的“无为”,不是要求人们什么也不去做,而是不去做那些过分的、不合自然、不循规律的事情。换言之,这是一种独到的饮食观点,反映的正是“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落实于人生,人欲望无穷,起因就是不知足;要少私寡欲,最基础的条件就是知足。“知足者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186-188。知足是道的本性,知足,才可以保生长生;唯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180

三、为腹不为目的饮食观

《老子·十二章》云:“圣人为腹不为目。”人的饮食之道是吃饱肚子而不追求声色之欲。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为腹”是以物养己,亦即把外部的事物拿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为目”则是以物役己,人心起了贪欲,因而把外面的事物拿来奴役自己。

在“味无味”的基础上,老子又提出了“为腹不为目”。腹就是一个人基本的生存物质条件,目就是耳目享受。眼耳鼻口舌都是外在的感官,而心对应的是内在的智慧、道德、志向。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一个是末,一个是本。老子更注重的是内在、是本。“为腹不为目”有三层含义:节俭、实腹、甘食。

(一)节俭。

节俭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老子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3]271并且认为尚俭不仅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也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3]212只顾享受华丽的服饰、精美的配饰、美味的菜肴,这样的人,老子称之为“盗夸”,认为这是不符合“道”的。可见,老子极不赞同奢侈浪费,认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才能国泰民安。

(二)实腹

《老子·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3]15“实其腹”就是上文所提的饮食即是维生而已,是人的温饱问题,但食物不宜太过奢侈铺张,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已然足矣。倘若追求口腹之欲,就是舍本逐末。因此,这也是人生于自然当中“自然”所需。另一层含义则是要“虚其心”。因为身体需要饮食才能存活,这是必然之事。身体强健才能实存,但是人心内在思想则可无限累积。以身体之实,培养内心之虚。“虚其心”即唯道集虚,放下执着,保持心灵一片清明。老子“实其腹”则是精神内守,气血充盈,保持生命能量充沛。

(三)甘食

有什么吃什么,吃得自在。

老子认为,即使百姓吃得简单,也依然可以吃得甘美。一如上文所说,老子追求自然,品味自然之甘甜,提出“为腹不为目”。甘食就是甘于自然之味,同时以腹为本、目为末。因此,人们应当回归本质。“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3]256满足本能的需要,消解贪欲的扩张,就不至于被物欲役使;消弭心智外驰的作用,才能够自在真朴。

四、老子之养生思想

“自然”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思想。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道运行,顺应自然,方能安享天年,故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03对于宇宙万物规律变化的永恒原则,老子称作“常”。若能知常便能顺应常道,合乎自然;反之,容易导致祸害。故老子云:“不知常,妄作凶。”[3]66换言之,生活应该知常道,合乎自然运转,日常作息要规律,饮食要有节制,才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身体自然强健。

《老子·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3]49

因为在生物生命中,欲望是本能,而且以身体能实时享用为度,以身体占有外物,数量有限,因此生物生命的欲望是有限的。当具体的外物被转换成抽象物时,没有了体积,欲望可扩至智力所及的一切事物。智力一来在身体的基础上成为主要的工具,而身体的维生成了目的;同时,智力使欲望扩至所知的一切事物时,永远面对未知领域的事物,而使欲望投向无限,以吞噬一切外物为满足。人人扩大追求其欲望之满足,于是不能免乎生之陷溺。[5]

所以老子要从根本处消解不必要的欲望。《老子·十九章》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3]74-76

生命不能无欲,顺此而无节制,则一切调处生活以臻于善的巧利、仁义、圣智难免沦为工具,而陷于困境。这是《道德经》“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理由。这不是绝弃圣智、仁义、巧利,而是绝弃沦为私欲工具的圣智、仁义、巧利。而圣智、仁义、巧利所以沦为工具,端在寻逐超出此身所需的物欲。

老子的养生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和“少私寡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所以,“道法自然”说就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即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

老子同时提出:守静即是偏重在心灵层次的养生。“静”在《道德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纷纭蓬勃的万物运动到极点,则回复到自己的本根,即道的终极状态。回到根本叫“静”,因此“静”是宇宙变化的归宿。只有返回本根,持守虚静,才体合于自然。[6]

《老子·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3]64-65在老子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的状态。

在养生方面来说,都是在“静”态中成长,在动态中凋落。(2)吴澄注解“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曰:“作,动也。植物之生长、动物之知觉,皆动也。反,还也,物生,由静而动,故反还其初之静为复,植物之生气下藏,动物之定心内寂也。”(《道德真经注》),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0页。

韩非《解老篇》说:

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惟有守静才能爱精养神。[7]

韩非论躁动不止之弊害说:

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动,动尽则损也,而动不止,是损而不止也,损而不止则生尽,生尽之谓死……[7]

《孟子·公孙丑上》云:“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以快走时生理活动加速而连带扰乱了心绪的平稳,由此更可以见得,躁动追逐往往干扰心神,甚至危害身心。《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3]65静能全真,通过致虚守静的功夫,涤除心灵上的障蔽和杂染,在澄净空明的状态下,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全貌。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在虚静明澈的状态为所当为、不为不必为。繇是以静制动、无为而治。因此老子在“不欲以静”之后继续说,“天下将自正”[3]147。另有“清静为天下正”[3]184、“我好静而民自正”[3]232等,都是重视清静在个人修身、领导管理的作用。

把“静”的观点运用到人生政治方面,对于人事的纷嚣以返回清静为宜。

综言之,老子以为,人的精神世界本来是清静的,却因尘世污浊给障蔽,不仅失去原有的清静,还导致人的心理疾病和人为灾患,因此必须使人的内心世界复归自然和清静的状态,才能返回本根、复归到本性,成为精神上的安定人。

守静养生的具体实践是: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3]206

不出户……不窥牖,……。其出愈远,其知愈少。[3]189-190

不放纵感官,精神不外骛,从而保全受之于天的自然本性。倘若“开其兑,济其事”[3]207,则神驰于外,离道日远。韩非《解老篇》说:“躁则多费,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任心神外驰,舍本逐末,势必反而使心被耳目之官所驱使,小者思想情志波动不安,甚者精神耗散、戕害生命。

Earnest A.Hooton, Ph.D.认为:“你的尸体才是真正探索你性格的线索。”[8]法国食评家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也说:“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可以分析你是怎样的人。”(3)原文为Tell me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见蔡惠明:《裸食厨房》,台北:远见天下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11页。可见身体是一切生活的解答,身体状况与行为是直接相关的。人类因为各种习惯导致不同的结果,好的饮食习惯可造就健康的身心。

对于健康而言,《老子·二十二章》云:“少者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3]92“少”和“多”如同五色、五音、五味般易令人迷惑,唯有将形体和心智都放掉,回归于“无”之后,才能让精神层面展现出来。换言之,透过无掉有为的价值判断,体认到外在形躯的差异乃因价值观所造成的框架,若能无执于成见,并且觉察到自我生命的本质,方能展现自然而然的生命原貌;同时老子的无并非没有,乃是解消人为的妄作,故少油少糖少盐,让身体无负担下,血气通畅自在,自然展现健康。

五、结语

老子通过对“自然”的反省,对“五味”的考察,发觉人应该追求自然,降低对额外事物的欲望。老子认为,如果能够做到无为,人心能够不要妄为,才是养生的机本。也就是不过多干预自然规律为本,按照人类自身的规律生活发展才是根本。故说:“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就是要保持人的自然、纯朴之性,减少人贪欲之心。其养生核心就是“无为”,而无为的表现则是“无争”。老子的养生观即是恬淡寡欲。养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清心寡欲。

无为之说引申到养生之上,便是指人只要按照规律,顺其自然,就能达到目的,完全没有必要过分为之。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学会节欲省俭,而不能挥霍无度。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的只是满足内在的最低限度的温饱而已,而并不在乎外在的那些声色犬马之感观享受。如此一来,才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达到强身健体,培养心志的目的。身体不是用来装饰炫耀或享乐纵欲的,身体是维生的根本,饮食是维生的基础。但若是开始追求过度的美味,就会导致崩坏,也就会离自然、养生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

老子饮食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
漫画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