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2020-01-18刘雅贤张传文
刘雅贤,张传文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在全球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民族认同和辨识。造型秀美典雅的汉服,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能够很好地宣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形态和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更应当为社会所认同,为大众所弘扬。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热爱汉服,他们身着汉服穿梭在校园里、街道中。高校大学生为校园建设、社会发展注入年轻活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鲜血液,这也一定会起到唤起全民族对汉服文化进行重视和保护的积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有利于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其自觉成长。因此,充分发挥汉服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1 汉服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价值
1.1 汉服文化的丰富内涵
历经千年的洗礼与沉淀,汉服文化形成了其特有的美学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浓厚的历史价值。“汉服的服饰结构具有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等特征。‘交领右衽’……其内涵既反映了‘以右为尊’的思想……交领象征地,衣袖象征天,即是古人天圆地方理论的显现……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汉服将内容与形式统一……体现出了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1]160。“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认同和采用的哲学观点。汉服庄重而宽大飘逸的基本风格正是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2]88。汉服背面贯穿上下的直线,象征的是为人正直;腰间所系的飘带,代表的是权衡中正。穿戴汉服让人情态举止有一种委婉内敛、庄严稳重、自得洒脱的气质与美感。汉服的局部细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图纹的搭配,看似平凡的纹样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与人文情怀。例如,吉祥图案是完美的寓意,这正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汉服在朝代的更迭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形成不同时期的服饰典制和风俗特征。如魏晋时期自然洒脱的“飘逸娟秀”、隋唐开放华丽的“雍容华贵”、宋代端庄质朴的“婉约大雅”、明朝严谨秀丽的“气度华美”,毫无例外地体现出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3]72-74。
1.2 汉服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地汉服活动的日益丰富,让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汉服和汉服文化,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汉服和汉服文化十分热爱。笔者曾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做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90.67%以上的学生表示对汉服和汉服文化有兴趣了解,64%的学生喜欢汉服和汉服文化。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对于汉服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沈老当时曾感叹道‘中国人不穿中国衣服’”[1]161。如今,沈从文先生为之伤感的局面早已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重拾文化自信,开始认同汉服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身着汉服穿梭在街头或是校园里。他们的出现也让汉服从一开始的“冷门”服饰变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服饰形式。许多高校开始以汉服文化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例如,衡水学院举办“汉服文化周”,组织开展隆重的汉服成人礼、汉服刷街,并邀请专家做主题讲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各地举办的“汉服文化节”“汉服中式婚礼”等活动也让参与其中的群众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同时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对民族生活方式的眷恋,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汉服作为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散发着自身独有的魅力。
1.3 汉服文化的应用价值
汉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更体现出不同时期中华儿女的智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更深入了解并予以传承,主动吸收其精神营养,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自身的贡献。汉服文化能够彰显庄严稳重、自得洒脱的人文修养,体现着公平正直、持之以恒的人生哲理。汉服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土壤,弘扬了优秀的人文精神内涵。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自身涵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大学生在学习汉服文化时,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理解与感受汉服文化独特美感,可以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以此热爱民族文化进而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国家文化自信力和民族凝聚力。
2 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汉服文化的重视与传播途径
大学生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思想价值体系,在塑造价值观时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误导。例如,“拜金”“功利”等,致使一些学生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个人主义”的出现使大学生忽视对社会发展的关注,缺乏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对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4]82。而汉服文化所蕴含的“公平正直”“端庄稳重”等思想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品质、陶冶其情操、培养其人格具有一定的价值,进而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但近年来,高校普遍关注对大学生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有些高校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在学科设置方面更多地将重点偏向于专业性教学,以提高对学生的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公共必修课为主要内容的单一教育方式,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单调无味的教学形式,缺乏趣味性。使学生排斥学习,甚至排斥一些相关的课程。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不满。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也大多采用参加报告会的形式。然而这一形式也使参会学生养成习惯性行为:中途退场或交谈琐事或低头玩手机等。缺少吸引力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未能在实践中有所理解,有所感触。高校应当着眼于大学生现实需要,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模式,积极思考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
2.2 缺乏一批具有汉服文化知识与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学生的知识来源于高校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整个高校的师资团队”[5]69。高校教师有着自己的专攻领域,但是对于汉服文化有所学习和了解的教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教师对汉服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解甚少,难以用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来指导教育学生。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少有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精读典籍和反思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宣传。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课本知识的教学,很少能够在工作中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应要坚持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来作为自身提升的方向[6]。但高校整体教学创新意识的滞后,使授课教师不能及时抓住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对学生关注程度不高,未能对当代大学生热爱汉服文化这一现象产生重视。热爱汉服文化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能够给他们带来汉服文化交流和正确引导的师资队伍却难得一见。师资力量薄弱,致使汉服文化课程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完成教学要求,成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的一大阻碍。高校教师应适时而变,积极创新,领悟汉服文化所蕴含的深刻价值,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将教学魅力与文化魅力有效融合,创新教学形式,升华教学成果,以发挥教师自身的最大价值。
3 汉服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将汉服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各类实践活动当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3.1 开设服饰文化课程
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可开设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课程,促进服饰文化的交流,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面对如今高校缺乏相关师资这一现状,高校应当采取积极举措。鼓励并支持在校教师深入学习服饰文化知识,丰富并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开设大学服饰文化课程也应从多角度入手:第一,应该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相关服饰文化教材,通过多彩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基于此,大学教师要深挖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编辑成文,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服饰文化以生活为基础但又高于生活。第二,为加强汉服文化的实践性,需要教师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决策。大学可开设服饰文化选修课程,并将服饰文化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借助服饰文化课程教学吸引大学生,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
3.2 开展以汉服文化为主线的实践活动
张建提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行之举”[7]133-134。汉服文化的丰富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可以拉近大学生与民族文化间的距离,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
汉服文化传承了我国儒家思想精神。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以弘扬优秀思想精神为着力点,开展以汉服文化为主线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服饰文化演绎大赛。带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并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同时,在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单调无味的内容和形式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大学生对汉服文化的感悟,品味汉服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汉服文化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自我认知,通过反思自己思想和品德上的缺陷,改正其中的缺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3.3 创新利用新媒体
在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重要渠道的条件下,学校应注重利用自媒体和其他教学领域的渗透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借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服饰文化内涵的古装剧;利用自媒体这类网络平台开设各类汉服文化微讲堂,逐步通过对汉服文化的内涵解读和服饰欣赏,吸引大学生对汉服文化的关注。此外,通过开设汉服文化视频课程,诚邀专家对传统汉服文化做线上主题讲座,并开展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主线内容的演绎竞赛和阅读俱乐部。高校思政教师更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注重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知学生所想,知学生所需。积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3.4 给予汉服爱好者活动的空间
当代大学生热爱汉服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一集体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中却显得如此渺小。高校应充分引导并开辟汉服文化爱好者的活动空间,将汉服爱好者的热情外化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通过他们的影响,吸引人们对汉服的关注。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到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高校可与汉服社团携手开展宣传汉服文化的活动形式,如“汉服文化节”“服饰文化交流大会”等。以汉服爱好者为主体带动广大在校大学生欣赏并感受汉服文化,相互交流心得并通过自己的参与实践深入了解汉服文化,热爱并传承优秀文化。
4 结语
汉服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厚内涵,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传统汉服文化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美感值得我们深入领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汉服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与文化修养,提高大学生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供精神支撑。基于此,汉服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吸收汉服文化精髓,创新教育形式,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