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保密工作体系的构建

2020-01-18刘春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保密体系

刘春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湖北 黄冈 438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是“产生、存储和使用国家秘密较为集中的单位,历来是政治的敏感区域”[1],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团体将其目光聚集到高校,伺机窃取高校的科研、教学、人才等方面的秘密。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师生不经意间的动动指头就可能造成失密,也给窃密者提供了新的作案空间。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保密工作,用系统性思维,构建严密的保密工作体系,筑牢保密防线。

一、分工负责,构建三位一体的保密组织体系

做好保密工作,既是高校的组织行为,也是高校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体行为,只有每个个体在一定的组织规则下履行好岗位保密工作,才能实现组织的保密目标。这就需要有特定的机构和组织规则统筹全校的保密工作,具体来说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三级保密机构

学校层面要成立由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保密委员会,实行校长负责制。保密委员会下设保密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并根据需要配备专职保密人员。保密办公室应根据学校保密工作需要组织校内保密管理、计算机网络、档案技术、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专家成立定密、保密技术等专门小组;还应指导业务部门根据业务类型或具体保密项目成立各类常设或临时性保密小组。

(二)明确组织机构职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三级机构进行职责分工,确保保密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形成三位一体的保密工作体系。具体来说,保密委员会主要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上级保密部门的方针政策,制定学校的保密工作计划,审定规章制度,审批重要保密事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主;保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学校的保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落实保密委员会的工作决策和部署,对接上级保密机关,组织、协调、指导下级单位开展保密工作;各保密小组由则应根据具体的业务内容明确具体的保密工作职责。

(三)制订保密议事规则

保密办公室要在上级和保密委员会指导下制订保密工作议事规则,包括保密建议获取规则、定密规则、保密委员会议事规则、重大保密事项提交规则等等。

二、全域全程,构建系统科学的保密内容体系

这里所说的保密内容就是指需要保密的,附着在不同传播载体上的秘密信息。它是一切保密工作的源头和目标对象。我们的一切保密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其不出现非法传播。在保密工作实践中,许多保密信息的失密不是窃密者的手段有多高超,而因为保管者“持宝而不识宝”,不知道其是否属于保密内容,疏于管理造成的。因此,做好高校保密工作首先要研制“三化合一”的保密内容体系。

(一)内容全域全程化

所谓全域,就是要将高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招生就业、人事管理、对外交流、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需要保密的内容全部纳入保密内容体系。所谓全程,指该内容体系关注的对象不光是某项工作办结后所形成的固化、静态的信息,也包括相关工作完成过程中所产生的过程性、动态性信息。当然,高校工作固然有许多需要保密的地方,但大多数信息是一般性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过度的保密不利于工作的推进,影响工作效率。保密体系的全域全程不是要把所有信息纳入体系,而是指将他们作为梳理对象,从中选取有保密价值的信息作为保密内容。

(二)研制方法科学化

要保证内容体系研制的科学性,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一是人员组成科学,建议由高校保密业务部门牵头,吸纳来自学校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研制专班,必要时可以聘请上级保密部门专家担任顾问;二是方法科学,在确定保密内容体系时应采用全域梳理,逐一排除的方法,不可先入为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工作;三是程序科学,可采用保密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培训、业务部门分工负责、专班集体研讨、保密专家论证、保密委员会审定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体系的科学性。

(三)呈现方式清单化

为提高保密内容体系的传播性、操作性和知晓率,可将体系内容以清单的形式呈现。根据保密工作特性,建议清单采用总分结合的方式呈现。除学校保密主管领导、主管部门提供全本的目录清单外,其他部门或个人根据工作需要分类提供相关的目录清单,既有利于保密,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类对标,构建分级一致的保密标准体系

标准是决定工作质量的关键。高校业务类型多,产生、保管、传递秘密信息的部门较多,涉及人员基数较大、成分复杂,如果没有统一的保密工作标准,易于引发失密。因此,我们还要对接国家和上级的相关规定,根据高校保密工作实际,制订科学的保密标准体系,形成标准链。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分类对标

保密内容确定后,要根据党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事管理等不同的分类,结合国家或上级的相关规定,明确保密范围、保密时限等具体保密目标。为实现保密目标,还应对其从设计产生、记录采集、存储保管、传阅利用到解密销毁等全周期过程中的管理主体、技术手段、管理程序、管理行为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相关工作标准。

(二)分级一致

高校要对分类制订的工作标准进行分级管理,对“三密”(绝密、机密、秘密)信息与一般保密信息实行不同的标准。由于高校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秘密信息的呈现样态也不尽一样,存储与传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保密信息不宜以工作性质、传播手段等作为依据进行类,也不宜根据产生或保管涉密信息的单位级别作为分类标准。而应与《保密法》相关要求保持一致,凡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都应列为保密范围,并根据泄露后可能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大小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一般保密等不同的等级。

(三)专家论证

保密工作标准制订后,应在学校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组织保密、信息、档案和相关业务专家进行论证审核,重点审核保密内容、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以及保密程序等关键内容。在保证秘密信息安全的同时,又要充分保护师生合法获取、处置信息的权利,还要优化秘密信息的保护和利用程序,确保其安全和高效利用。

四、聚焦关键,构建人技合一的保密操作体系

保密工作无小事,操作层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做好系统性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抓好关键之处的防范工作,具体来说要通过人防与技防的结合,抓好关键人员、关键场所、关键环节的管理。

(一)提高关键人员的保密操作能力

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保密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和考核制度,重点提高核心涉密人员和重要涉密人员的保密操作技能。一要强化保密法规学习,以保密意识的提高促进保密技能学习;二要采用组织外出进修、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开展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帮助保密人员提高保密技能;三要通过定期开展保密技能竞赛,组织保密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保密人员重视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关键人员的保密技能水平。

(二)增强关键部位的保密技术含量

必要的设备与技术是防范泄密的物质基础,提高保密关键部位的技术含量十分必要。首先要做到保密设施功能齐全。如高校要有独立设置的二室(保密室、阅文室),实行区域物理隔离,配备三铁(铁窗、铁门、铁柜)、三器(灭火器、报警器、监控器),实现四防(防水、防火、防鼠、防盗)、两联(联网监控、联网报警)。其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防范能力,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窃取机密。如坚持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对涉密计算机配置红黑隔离电源插座,安装视频信息保护系统,在涉密场所内不留网口,安装手机信号屏蔽柜等,能有效防范利用网络窃密情况。同时,如果我们在保密要害部位采用安装出入禁制、入侵报警、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就能大大提高技术防范等级。

(三)优化关键环节的保密操作程序

程序正确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我们在制订保密工作标准时要注意设计参与者易于理解、操作,又能确保信息安全的程序,形成与之对应的程序链条。如我们在机密文件传递过程中要严守:确认接收主体资质——检查运输或传递载体——共同清点涉密文件——签字确认(送达确认)程序,不得提前或省略步骤。如果我们将清点文件放在检查接收方资质之前,即使发现对方不具备资质立即中止传递行为,仍有可能造成文件不同程度的泄密。又如我们在为涉密计算机安装系统软件时应按操作系统——系统补丁——监控审计系统——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系统(三合一)的顺序安装。如果我们在安装完操作系统之后直接安装三合一,然后再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可能会引起系统文件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

五、结合实际,构建完善实用的保密制度体系

重视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是我们做好工作,持续提高质量的法宝。要做好高校的保密工作,必须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体系,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促进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内容全面,形成链条

所谓内容全面,指保密制度的调适能力要广而有力。一方面要做到对学校的保密目标、保密组织、保密标准、保密责任、保密建设、保密教育等工作实现全覆盖,实现横向到边,不留缺项;另一方面,能切实对基层和具体的保密业务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指导作用。确有必要时,应指导基层单位制订自己的保密制度,做到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所谓形成链条,一要注意制度规定与保密实践之间的无缝对接,确保制度规定对具体工作的传动和规范作用;二要注意不同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确保形成合力。

(二)规范实用,强化执行

合规实用,便于执行的制度才是有用的制度。建设高校的保密制度体系,不追求制度数量的多寡,而应注意其规范性及可执行性。在制度制订环节除听取专家意见外,在正式发布前应进行合法性审查;在制度表现形式上,应尽量简单明了,每项制度最好附上操作流程,让人一目了然;在执行层面,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增加知晓率,定期进行执行情况评估考核,纳入学校的追问责和目标考核体系,以增强其权威性。

(三)及时修订,与时俱进

应建立保密制度不定期评议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保密工作实践等方面的变化,及时修订保密制度。特别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用制度引导师生利用先进技术保护秘密,防止泄密。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保密体系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办公室机要保密工作的开展实践与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建议探寻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密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