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U盘到CPU:论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2020-01-18袁田田鄢文强

邯郸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学

袁田田,鄢文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

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也面临时代的考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入,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面临不得不优化的局面,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与思政课堂所呈现的内容不匹配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反思和重视的问题。通过对疫情时期思政课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为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路径优化和价值导向。

一、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脱离专业,泛善可陈

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如今大学的核心力量,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个性张扬、思想自由。但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知识内容“是什么”,只是做一个教材的“朗读者”,未能很好的回应学生关切,教师“讲的”,学生认为是“假大空”、是“虚无缥缈”、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愿意听,存在教师“供给侧”和学生“需求侧”脱节的现象。在单向灌输式传授下,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感受到的不是国家进步的自信,而是被迫强制性思政教学的无奈,以至于思政课教学“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因此,根据产生他们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的“厚数据”,教学设计上关注一个“为什么”,是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学理不足,虚假繁荣

今天的思政课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各类教学比赛上多媒体课件制作越来越精致、案例选取越来越丰富,课堂教学上学生讨论唇枪舌剑,轰轰烈烈,形式多样,课堂“笑果”很好。这是教学的进步,但同时,我们要警惕“在改革创新中,有些思政课堂被翻转成有趣的娱乐课而失去了应有的理论品格”[1]。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原理课是学理性、思想性比较强的一门思政课,哲学概念、政治学原理偏多。教师必须努力去贴近学生生活,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以防止学生思想抛锚。但无论选取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学识和缜密的逻辑体系作为后盾,过度传销式、鸡汤式教学,空有华丽说教的外表,背后却是思维不清、逻辑混乱,终究禁不起实践的检验。马克思重视理论的力量,他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11,说到底,我们思政教师探索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都只是手段,落脚点都是为了展示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为了能“以理服人”。教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折服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课堂“虚假繁荣”。

(三)思辨短缺,只见树木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高贵的灵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会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从而拥有自我的学习自由,以保证个体的品德高尚和才华横溢。”[3]112然而在实际授课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思政教师在案例选取上会不自觉的陷入“先确定结论,然后剪裁史料论证”的怪圈。这种片面化片段化的做法,使用起来确有其简便之处,表面上用正面的案例可以支撑教师的论证,深究其背后,却有很大的隐患,因为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本前提。从问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将其戏称为“洗脑”的原因之一在于极度反感思政教师总是只讲好的一面,忽视矛盾、负面材料。如果思政教师只和学生讲授可以佐证自己观点的正面材料,而故意忽视大量矛盾的材料,忽视负面事件的回应,不去解决、糅合现存的冲突,学生一旦看到了其中自相矛盾的那一面,势必会质疑思政课的观点,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思政课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程,即使学生能像U盘一样能完美接收并记忆储存所有的学理性知识点,也不意味着学生能像CUP辨别真伪,能逻辑思考并内化这些观点,更不能说明学生思想境界一定高尚。在本次问卷调查上,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几乎都能够正确勾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在认定贫困生、评奖学金等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选择时,一些学生又有捏造材料和作弊的投机取巧。可见,知识的记忆储存与辩证思维的道德抉择之间,存在内在转化不足问题。学生为了考试拿高分而记忆的思政课,只不过是“入耳”,而没有真正的“入脑”“入心”,这样的思政课,在“知识性”上或许无错,但在“价值性”上无疑是失败的。

二、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模式构建

因为疫情防护的原因,教学从线下课堂的“面对面”转到线上课堂的“键对键”,做好“人机互动”,老师需要利用形成性评价所具有的反馈、指导、改进的特征,帮助学生完成线上“闯关式”学习,针对性地将学生专业发展相关的知识引入思政课堂,有用才会吸引人,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直播授课+在线交流”模式

“直播授课+在线交流”教学模式下,由于是隔着屏幕的交流,所以要注意教学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精心备课,提供高阶性、创新性的课程内容,打造思政金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尤其是面临就业压力的高年级,思政教学案例上应多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有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困惑的热点问题。在线交流环节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及时引导并有效补充。比如中医院校的《原理》课,可以借助中医“阴阳调和”的理念,与学生讨论中医药“莲花清瘟胶囊”是如何有效介入抗疫,来说明事物矛盾的转化。也可以将古代帝王喜欢服食丹药以求长生的案例引入小组讨论,分析用药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中医专业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慕课+在线答疑”模式

“慕课+在线答疑”教学模式下,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确能使学生能自如地调整学习节奏,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慕课”是提前录制,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真实情况。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就发现,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会钻空子。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中国”的慕课,存在被学生点开慕课视频,却关闭声音,自己去做其他事情,不诚信的刷完完成课时任务。课后提交电子版作业,由于可以直接在网上直接复制黏贴,也出现了很多高度雷同的抄袭。这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而言,无疑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考核评价学生的环节必不可少。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学习慕课或研究相关文献,在对教学内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进行解答。当然,不是所有学生每节课都会有问题问老师,但整个课程下来,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只要参与了思考就基本上一定会产生自己的疑问。那种完全没有提过问题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借助对学生的提问来判断学生是真懂真会还是企图蒙混过关。如果该学生回答准确,结合该生平时的表现,则可以给予加分奖励;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回答,就要让学生继续思考,等待下次回补。在线答疑有助于促进思政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个体学生的需求,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知识内容“是什么”到问题导向“为什么”,在形成性评价上积极给予学生反馈,回应学生关切,帮助正确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正错误的认识。

不管是哪个模式,思政教师都要注重“厚数据”追究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追究学习怠惰的学生群体,用好形成性评价,纠正学生理解的偏差,讲有用的思政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三、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对之策

(一)联动校内“第二课堂”,讲有趣的思政课

从课堂教科书走到课外体验可触碰的实践环境中去,改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在后疫情时代,大规模的聚集性户外活动还没有完全放开,以前可以依托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红色历史景点的参观讲解,但现在要将“第二课堂”尽可能转移到校内,精心设计授课内容,选定实践时间地点,努力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发挥最大的“第二课堂”作用。解决“教师讲的学生不愿意听”的供求矛盾。

1.设置情境,积极展示自我

思政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原理概念,而是学生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交互作用来实现,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因此,思政课教学中,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化大为小,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如模拟法庭、历史舞台剧、录制微电影。从《伤寒杂病论》到《备急千金方》,从《送瘟神》到屠呦呦的青蒿素,鼓励学生参与表演,积极展示自我。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注意力多元、富有表现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材内容,提升对思政课程的领悟和内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2.寓教于赛,培养职业道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教学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更需要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结合技能竞赛来开展“第二课堂”,寓教于赛就是一个好的途径。通过技能竞赛、思政知识问答竞赛,教师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助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竞赛中理解所学,掌握前因后果,进一步了解知识的本质,增长本领才干,提升获得感。又可以在竞赛的前期准备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知识共享,践行职业道德。

3.文化浸润,发掘育人资源

要注意发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浸润活动。如红色影院、红色读书会、“大学生讲思政”等。思政课要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要注重发挥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当然,由于学生思政知识的欠缺与讲课经验的不足,必须先由学校牵头组织思政教师多批次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理知识的小班集训,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自身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学生参与度,让“大学生讲思政”变成校园常态化的活动。努力讲有趣的思政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二)提升教师学识素养,讲有理的思政课

当代青年思政教师,较为熟练的掌握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也能够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结合实践说“事”,有较强的亲和力。其短板往往在于学理性不足,不能很好的结合教材说“理”,不能很好的将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融入教学,联系学科前沿。思政课上学理性缺席,最终必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过度运用多媒体,最终沦为“放视频的”,放了《人们的名义》,只让学生看到藏的满屋子的钱,折舌于贪官的财富,却没看到我们反腐的决心和魄力,没有警惕视频内容中的复杂性综合性;开展实践教学,最终沦为“到处玩的”,到头来只有活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只有一个表面的噱头,没有注意学生实践之后的感悟;援引自身案例,最终沦为“夸自己的”,满堂课下来只有鸡汤式的传授成功的人生经验,而实际上学生毫无所得。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4],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其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不同的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在真正讲授思政课时并不可能全面充分地把握课程体系,在具体的课程教授过程中可能会不自觉偏向自己熟知的那方面,很难给予学生全方面的综合指导。

因此,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素质,积极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述力。我们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没有科研的教学,很难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多进修、多科研,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在进修中、在科研中促使青年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加强思政课的理论研究,吃透教材,钻研大纲,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扩展思维视野,将思政的理论功底打牢打实,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思政教师在课上才能真正讲得理直气壮,教学也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在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学识素质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思政课的学理性,还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优势,借助“外援力量”,让专业的人讲专业,实行两门思政课程“联动教学”。有时候,一个法学背景的教师在讲授思政课时会不自觉向法学靠拢,而此时这个班级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法学兴趣不高,反而对政治经济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出现了“学生想要的老师不会教、也教不好”,存在思政教师“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两门不同专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比如法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背景,同时进入一个教学班(经济学专业)的直播间,互动教学,把两种专业背景的优势和两门思政课的特色充分发挥,丰富教学内容,解决知识供给侧的问题,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

(三)坚持直面负面思潮,讲有辨的思政课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的思辨能力,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思潮。对于矛盾的、负面的事件,有两种情况,我们要学会“对症下药”。

1.勇于担当,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有一部分负面事件是因为情况不明产生的恐惧和误解,思政教师要加强政治敏感性,勇于担当,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能闪烁其词、避而不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5]网络时代下,学生知识的获取具有“碎片化”、“局部化”、“微观化”的特征,却缺乏宏观的整体性思维和辩证的逻辑思维。网上一些恶意嫁接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实施着“去价值化”的渗透,它们的存在,与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出现社会负面事件时总是下意识趋向于怀疑社会、指责政府。在今年上半年,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假借中国疫情大肆炒作,发出阵阵噪音、杂音试图唱衰中国、唱黑中国、唱歪中国。在这个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教师无法将学生与这些噪音杂音全部隔绝,学生也不可能只听到来自老师的一种官方声音。我们讲好思政课,首先就必须了解和直面学生抛来的疑问,避免让学生把疑问留存心底。思政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讲,要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学会辨别网络上的真实新闻和虚假标题党。通过讲述政府权威新闻,及时发布事件的真实进展,控制虚假新闻的扩大蔓延和升级。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政府权威新闻每天都公布伤亡人数,虽然情形十分严峻,但灾情并没有因为公布这些负面新闻而变得更加严重,澄清事件,反而能稳定学生的情绪、减少恐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武装自己,提升明辨是非的政治鉴别力。

2.负事正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辨证思考

另外一部分负面事件是因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不断涌现。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有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或我党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某些作风问题,引发学生的质疑。

对于这一类实际存在的负面事件和矛盾问题,不是不能讲,关键在于如何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教师“六个要”的总要求,指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讨论问题,更要讲清楚成绩;可以批评不良社会现象,更要引导学生正面思考;可以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要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6]我们讲矛盾负面问题,首先,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不断总结历史教训,不能把个人对社会某些问题的不满情绪带到课堂上,不能满堂课在宣泄愤懑和否定,长期传播负能量。另外,还要注意矛盾的整体性,要讲清负面事件的前因后果,包括背景原因、化解对策等。让大学生既看到我们社会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又坚定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既要直面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更要积极探索将抗疫案例融入教学,弘扬中国新时代抗疫精神,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突显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启发学生辩证思考,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

结束语

总之,面对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教师供给侧和学生需求侧脱节的现象,思政教师不能麻木不

仁、视若无睹,而应主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弥补网络教学不足,引导逻辑思辨,关注价值引领,讲有用、有趣、有理、有辨的思政课,努力将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从机械记忆考试的U盘的角色转变到有思辨意识的CPU角色上来,引导青年大学生乐学乐思,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堂获得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