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探索

2020-01-17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医学工程科广东广州5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医护预防性医疗器械

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医学工程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内容提要:医疗器械是通过直接/间接用人体的设备、器具等物品,提高疾病及损伤的诊断率、治疗效果。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产品的不断研发,医疗器械种类明显增多,包括两大类(治疗性、诊断性)及必备医疗器械。值得注意的是,各医疗器械具有精密性、结构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对相关管理及维护方面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深入探索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方法,确保提高医疗器械使用效率,实现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及维护保养工作[1]。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是保证器械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不仅在疾病的治疗、检查、康复、预测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直接关乎到医院的发展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2]。一旦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不到位,便会增加医疗风险,加重医生与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投诉率,甚至造成医疗事故,给医院的社会效益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关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方法进行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维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医疗器械可分为三大类,包括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及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其中诊断设备类包括影像类(B超、CT、MRI等)、电生理类(脑电图机、心电图机等)、分析仪器(生化、免疫分析仪器等);治疗设备类包括放射治疗机械(加速器、伽码刀等)、辅助手术器械(呼吸机、麻醉机、体外循环等)、光导手术器械(纤维内窥镜、激光治疗机等)、高压氧等。近些年,全自动生化仪、CT机、MRI机等大型设备,以及除颤仪、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等在医院受到广泛运用,由于这些器械大部分为进口产品,再加上精密程度高,以及生产厂家考虑到技术保密原因,所以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医疗器械的维修困难问题,加之部分人群并不了解医疗器械的管理本质,致使患者损害案件屡见不鲜。现就器械管理及维护的不足进行如下介绍。

1.1 缺乏科学管理制度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器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医院有关的相关制度已趋于完善,但针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而言,尚未提出统一、规范的管理及维护标准,同时也未制作相对全面、完整的医疗器械保管及维修登记本,从而造成器械管理及维护不到位问题频出。

1.2 医护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此外,调查中发现,很多维修人员受到学历、外界新鲜知识接受能力等因素影响,不能真正掌握新型医疗器械的正确应用及维护,且维修技术水平不足,进而增加了机器损坏率,给医院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3]。因此,我国部分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并不全面了解、掌握医疗器械管理及维修方面信息等因素,也是导致医疗器械性能低下、使用寿命减短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4]。尤其是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患者接诊数量越来越多,因患者病情的复杂性、特殊性,再加上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往往需要进行多项检查,同时为了挽救生命安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同样增多,从而加重医护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使其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忽视了器械的维护,增加医疗器械耗损率,进而引发器械性能低、故障多、维护费用高等不良后果。

1.3 维修技术落后

以往医院医疗器械较少时,对于医院应用的医疗器械,设备人员均可以对器械予以有效的保护和维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器械种类的增多,高精尖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明显增高,并且这些器械均购买于国外,所以缺少有效维修配套,从而造成器械维修的条件、技术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实际维修需求,造成器械维修不当而损坏器械效能,减短使用寿命,诊治增加医疗风险。

1.4 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

大部分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维修重视不足,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维护、保养方面较为被动,缺乏主动维护、保养的意识。相关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多因在平时缺乏定期的保养,增加其损坏风险性,进一步增加了医院医疗器械方面的支出成本。由此可见,因为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也是降低医疗器械有效使用频率的重要问题。

结合上述情况,认为加强做好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修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2.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维修方法

2.1 完善器械管理制度

对于医疗器械在医院的使用情况,建议重视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修工作。因此,需要结合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及有效的管理制度、维修档案、报损机制,一旦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等问题,立即反馈至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同时联系相关专业维修人员达到现场,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注意在维修期间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不可随意丢弃、拆卸医疗器械;待维修结束,继续按照原有步骤安装,同时执行验收程序,以保证医疗器械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详细评估、记录医疗器械的故障部位、损坏程度及相关原因,维修的时间与进度,便于为日后的维修提供重要指导理论依据。

2.2 加强医护工作人员管理

在大部分情况下,医疗器械的操作均由医护人员来进行,所以认为医护人员未熟练掌握医疗器械操作流程的这一行为是导致违规操作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通过开展培训,让医护人员进一步学习、掌握医疗器械的操作流程、用途、维护事项、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等,或是参与外出学习进修,以提高器械维修技能,认识到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对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医院有新型的医疗器械时,要让其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做好维修和保养的准备,防止不会应用、管理、维护、保养等,造成器械的损坏。除了维修人员外,还需要指导临床操作者如何正确应用,进而减少应用操作人员不当,导致的机械损伤。为保证医护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可以将医护人员培训情况与年度奖金挂钩,对于表现良好者进行物质奖励,从而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正确对待医疗器械的管理、使用、维护。

2.3 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

对于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的使用,一旦出现故障问题,便会消耗大量维修费。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务必做好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尤其是医疗器械的所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湿度、通风等,如果上述任意一项条件与相关标准不符,立即调整。为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维修小组,由3~5人组成,并挑选学历高、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组长,组织其他维修人员定期对医院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医院,在不影响医护工作人员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各科室相关使用医疗器械的人员其应用的医疗器械管理、维护予以学习,让其主动承担医疗器械的管理、维修等工作,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4 落实预防性维护、保养

改变以往被动维修观念,落实医疗器械的日常预防性维护保养制度,共分为以下两步:第一,二级预防性维护保养机制:①一级维护,由医疗器械所在科室的医护工作人员完成,要包括外观检查(有无污物、有无破损等)、使用前开机检查及校验、每日重复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配件、定期清洁机箱与工作过滤网等;②二级维护,由厂商工程师、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包括器械运转部分的润滑、定期更换配件(过滤网、过滤器等)、性能测试、更换受损配件、报警系统检查等[5]。第二,制定预防性维护保养方案,结合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设定器械的维护及保养计划,内容包括维护的时间、具体医疗器械、人员等。

3.小结

作为满足人们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医院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治疗效果、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联系。近些年,医疗器械种类的不断增加及其使用频率的增高,使其管理及维护方面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中的问题(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医护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维修技术落后、缺乏预防性维护保养等)进行了整理、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针对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完善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医护工作人员管理、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落实预防性维护及保养等),尽最大努力降低器械管理、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促进器械安全使用,减少器械耗损,提高器械有效使用率,使其得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从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医护预防性医疗器械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