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2020-01-17周良发袁柏林陈元晴
周良发,袁柏林,陈元晴
(1.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社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社科普及”)有序推进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社科普及工作者,而坚持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引领作用需要社科普及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和提升社科普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智能化风暴正在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深刻变化,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6年5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成立“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委员会”,10月,该委员会发布《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1]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2]两份报告,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资源配套方案和发展保障措施。[3]同年11月,科技部召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会,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讯飞4家公司分别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语言识别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发展前景,特别是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社科普及工作者应及时研究、提出并运用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办法,否则就无法有效开展和推进社科普及工作。促进社科普及工作智能化,这一发展契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将人工智能嵌入社科普及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无疑有助于实现社科普及的智能化转型。有鉴于此,社科普及工作者必须叩问和反思自身的角色担当,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人工智能战略机遇,切实推动社科普及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对于社科普及工作的潜在价值,促使社科普及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大数据方兴未艾,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骤然而至。作为智能化时代的鲜明特征,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之一,严格说来它并不是新生事物。人类对智能体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图灵测试,甚至可以溯源至笛卡儿的“思维法则”,而中外文学作品对智能体的想象和描述则源远流长。如果以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为标志,人工智能技术诞生已有60多年的历史。走过60多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热潮与寒潮的交替过程。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次热潮出现于1956—1973年,以计算智能为主。1956年,以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内森·罗彻斯特、克劳德·香农为首的10位青年学者齐聚达特茅斯学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研讨,畅想用刚刚兴起的计算机技术构造与人类智慧相当的智能机器。此时的人工智能以高速计算和记忆存储能力著称,受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青睐,这些国家纷纷资助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研究进入“黄金期”。然而此后的10余年间,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进一步突破,美英等国政府逐渐失去兴趣并削减研发资助,人工智能旋即步入“寒冷期”。
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二次热潮出现在1981—1987年,以感知智能为主。1980年,日本政府投入8.5亿美元规划和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即第五代计算机技术)。[4]1981年,由于受日本政府在人工智能规划和研发上的刺激,美国政界和业界再次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展人工智能研究。[5]随着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的兴起,与人类智能相关的认知科学、神经网络等开始被引入人工智能研究中,以“专家系统”命名的人工智能程序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研究进入“繁荣期”。但是囿于“专家系统”维护费用高、技术升级慢、人工依赖度大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其发展再次遭遇瓶颈,进入长达20年之久的“低谷期”。
2013年以来,人工智能第三次热潮得益于新兴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大数据、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进步,使人工智能在理解、学习、思考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能够对人的意识和思维信息过程进行模仿,推动人工智能进入认知智能阶段,标志着人工智能步入自主学习时代。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未来学家库兹韦尔大胆预测:2045年“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6]预言并非危言耸听,人工智能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对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如无人驾驶、围棋博弈、语音系统、指纹识别、风险研判等)进行全面征服。比如2016年3月,谷歌公司研发的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顶级棋手李世石;2017年10月,谷歌公司的AlphaZero仅用3天时间的自主学习就以1000完胜AlphaGo。这些使新一代人工智能迅速跃入公众视野,受到学术界的深切关注并引发热议。有人为之欣喜若狂,有人对其深怀忧惧,还有人保持谨慎的乐观。
(二)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
1.类人物属性
作为人的各种功能器官的模拟、延伸和拓展,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对人类意识行为、思维活动的高度仿真,进而替代人类某些器官的功能。然而,无论是早期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还是近来的认知智能,人工智能的思维和行为都摆脱不了人类智能的印迹,也没有超过人类的认知水平。尽管科学家正在研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但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这是因为它对人脑的模拟和效仿相当机械生硬,在思维能力上无法超越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更不可能生成人类赖以存身的实践基础、社会关系和人文情怀。在此意义上说,人工智能虽具有人的某些功能和特质,甚至在存储、传播、计算和处理方面比人类拥有更大优势,但短期内它不可能替代人的主体性,进一步讲,它不能从根本上褪去其“人工”成色。因此,就其本质属性而言,人工智能体实质上是一种对人类意识和思维能力高度聚合和机械复制的“类人物”。
2.技术先进性
所谓技术先进性,主要是就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而言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支撑下,具有快速的自我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而随着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也呈现出由弱渐强的阶段性特征。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样本数据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随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不再借助样本数据学习,而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实现演进成长,如AlphaZero无须输入棋谱,仅靠自主学习就打败了AlphaGo。当步入超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全面模仿人类的情感、认知、推理、思考、识别等思维活动,具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行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通识教育、科学创新、社交技能等方面远超人类的想象和了解程度,人类可能无法完全领会其思想和行为。
3.应用广泛性
由于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体力、精力、工作时间的局限(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既没有情绪,也不会偷懒,更没有利益诉求),加之精准度高,其在实践层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首先,重复性、标准化的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大面积取代。人工智能可以不间断地工作,且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高,因而深受业界欢迎和青睐,业界纷纷将其应用于生产一线。其次,非创造性脑力劳动也将被取代。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无法比拟的记忆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语言识别、机器视觉、商品销售、智能教育、游戏娱乐、金融风险预判等。再次,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正在研发创造性人工智能,即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文艺创作、新闻采编、医疗诊断、自动规划、政治选举等创造性劳动中,进而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新动能。[7]
二、人工智能带给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项以大数据、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为核心驱动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实质上是通过模拟人脑复杂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能够识别、挖掘海量数据信息背后的规律和特征,从而做出自主决策的智能体。人工智能在记忆存储、计算处理、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超强能力,突破了人类智力及生理极限,深刻改变了知识信息传播形态和公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对以普及社科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职责的社科普及工作者来说,既带来重大契机,又带来诸多挑战。
(一)人工智能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不仅“造就机器人”,也“改造人本身”。[8]对于社科普及工作者来说,将人工智能嵌入社科普及各阶段和全过程,有助于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拓展发展空间。
1.有助于转变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以往的社科普及大多是按照统一的外部标准来检审社科普及对象的社科普及诉求,即社科普及对象需要什么样的社科理论知识,社科普及工作者就为其普及什么。虽说需要什么就普及什么的社科普及思维保障了社科普及过程的个性化,但未必能实现社科普及结果的个性化。传统思维模式下的社科普及具有单一性的缺点,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的宣传普及模式,难以达到结果的个性化,而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效克服这一缺陷。这是因为人工智能不仅能精准把握特定标准下社科知识普及的现状、进展,还能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动态检视社科普及对象发布的数据信息。进一步而言,人工智能不再以社科普及对象要什么为最终目标,更关注的是社科普及对象有什么,为社科理论知识的精准推送提供可能。鉴于此,我们可以期待:如果社科普及工作者能够从关注社科普及对象要什么转向把握社科普及对象有什么,那么个性化精准社科普及将不再停留于理论探讨的层面。所谓个性化社科普及,是一种基于公众行为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公众知识文化需求,实施差异化、分众化理论知识推送的社科普及模式。在今后社科普及过程中,社科普及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正视人工智能的认知特征,探索智能时代社科普及路径,实现社科普及结果的个性化。
2.有助于提高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社科普及对象的社科知识需求,一直是社科普及研究者和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与社科普及工作者相比,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快速实现对社科普及对象的知识结构、心智特征和信息接收习惯的认知,而且能根据认知数据分析结果向社科普及对象提供个性化的社科知识推送。详细来说,人工智能首先利用大数据从社科普及对象的表情、行为、声音、视频等半结构型或非结构型数据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云计算计算出社科普及对象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文化需求,进而为精准个性化社科理论知识推送提供决策依据。人工智能还能实时存储和深度学习其与社科普及对象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使之成为未来处理相关数据信息的经验启示和方法。依托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社科普及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顺社科普及思路、制订社科普及方案、创新社科普及方法,为社科普及对象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社科知识普及,从根本上提高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3.有助于拓宽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将社科普及工作者从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而时间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对此有过精辟阐述。他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9]进一步而言,人的闲暇时间与其发展空间密切相关。在传统社科普及情境下,由于时间被过度占用,社科普及工作者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素养、丰富日常生活的时间不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完善,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将大为减少,相应地,其自由发展空间无疑更大。比如,社科普及工作者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思考如何汲取先进的社科普及理念、收集优质的社科普及资料、掌握科学的社科普及方法,甚至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来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喜好和专长,保持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社科普及工作。总之,空闲时间的获得能够有力地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能力发展空间、精神发展空间将会得到实质性拓展。
(二)人工智能对社科普及工作者未来的冲击
虽然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尚未波及社科普及工作者,但不能因此保持鸵鸟心态自我遮蔽,迅猛发展的AI技术无疑会对社科普及工作者产生潜在的挑战。就其目前发展态势和应用效果来看,未来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某些工作,如社科普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社科普及动态的监控与分析、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宣讲与普及都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
1.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数量将有所削减
传统情境下的社科普及,无论是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普及过程,还是后期考核评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尤其是社科普及过程中社科普及讲坛/讲堂的开设、社科普及读物的创作、社科普及基地的建设、社科普及活动的开展,无不需要社科普及专家和工作者亲力亲为。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社科普及全过程和各环节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有所削减。首先,在社科普及前期准备中,把握社科普及工作现状和进展,了解社科普及对象的知识结构、科普需求及信息接收习惯等程序化工作,都将可能被智能体取代。其次,在社科普及具体过程中,基础社科理论知识的宣讲和普及也可能不再占用社科普及人力资源。最后,社科普及考核评估,包括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科普成效和社科普及对象的知识学习和内化情况,也能由人工智能独立完成。
2.社科普及工作者职业标准面临重构
在传统社科普及过程中,社科普及工作者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包括制订社科普及方案、收集社科普及资料、开展社科普及实践等。然而,当简单、重复、程序化的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时,社科普及工作者将何为?何以为?以何为?换句话说,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能胜任人工智能情境下的社科普及工作?这是社科普及主管部门和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职业标准将会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素质结构也将面临重构。在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社科理论知识、精彩的社科普及过程,还要有过硬的人机协作能力和计算机网络运行能力。在社科普及过程中,社科普及工作者必须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效度及其限度,不能一味依赖,要在符合客观规律前提下推动社科普及事业的智能化转型。
3.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权威将遭遇挑战
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社科普及的主客体模式,新的主客关系具有鲜明的信息导向性和多极交互性。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资源从以往的社科普及主管部门、研究者和工作者逐渐向智能机器人转移。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式泛在化信息接受方式已成为可能。当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观点与通过智能体搜索获取的观点相悖时,社科普及对象到底是选择前者还是认同后者?当社科普及对象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普及产生怀疑或者排斥时,社科普及工作者的权威性将大打折扣。置身此境,社科普及工作者作为社科理论知识宣讲普及者的角色,其地位岌岌可危。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知识权威遭遇挑战,是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知识素养、职业技能和协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社科普及工作者不能“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10],则无法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大效用,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负担和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社科普及工作者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也能够实现个性化社科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社科理论知识,熟悉社科普及环节,优化社科普及方案,但不必再扮演全知全能型、百科全书式的角色。
(一)社科知识普及的协作者
在传统的社科普及过程中,由于社科普及工作者掌握着丰富的社科理论资源,社科普及通常被异化为“单向度”的社科知识宣讲,成为社科普及工作者将确定性、基础性、规范化的理论知识灌输给社会公众的程式化活动。在此情境下,社科普及工作者无疑是社科普及活动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稳定的主客二元模式。而此种模式的长期存在与社科理论知识传播载体匮乏和方式落后密切相关。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的工作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和配合,人机协作将成为未来社科知识传播和普及的新常态。人机协作,就其要义来说,就是人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二者构成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11]其有效实施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能够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科学利用人工智能,而不是沦为人工智能的附属物。这是因为一旦社科普及工作者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则必然弱化社科普及工作者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事实上,在社科普及工作的不同阶段,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社科普及工作准备阶段,社科普及工作者依托人工智能收集和分析社科普及资料;在社科普及工作实践过程中,人工智能协助社科普及工作者开展社科知识普及;在社科普及工作考评阶段,社科普及工作者借助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结果做出评定。
鉴于此,一方面,社科普及工作者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现状,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融入社科普及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使自身从简单、重复的社科普及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社科普及工作者要利用人工智能完善和提升自己,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提高驾驭和化解复杂情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AI技术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多维影响和冲击。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智能化技术,有学者誉之为人类“最后的发明”[12],既能成为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辅助工具,又给社科普及工作者带来诸多挑战。但只要学会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实现人机互联、人机智能融合,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机器的能力,就能满足智能化时代社科普及新发展的要求。套用余胜泉教授的话来说:“人工智能固然不会完全取代社科普及工作者,但使用人工智能的社科普及工作者将取代不用人工智能的社科普及工作者。”[13]作为人类的合作伙伴,人工智能全程参与社科知识普及,有助于社科普及工作者为置身于知识信息海洋中的社会公众提供全面指引,帮助社会公众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思想提升到信仰,满足公众对不同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和吸收。
(二)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者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兴盛的灵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在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4],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创新视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15]。然而囿于技术理性的影响和制约,以往社科普及工作者通常将自身定位为既定社科普及方案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即按照事先制订的社科普及方案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向公众普及社科理论知识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受此种社科普及思维的制约,社科知识普及大多以程式化方式推进,社科普及工作者往往被矮化为客体性实在,其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灵活性被钳制和弱化。随着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知识、技术与个体的固有关系被解构,技术作为知识服务的对象,为知识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新兴技术的促进和推动下,知识样态亦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知识形态的数字化、知识结构的碎片化、知识传播的移动化、知识学习的泛在化等,不断冲击着社科知识宣讲和普及的传统模式。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推动社科普及智能化转变,促进公众更好地学习社科理论知识,势必成为社科普及主管部门和社科普及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诉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要从社科知识普及执行者向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者转型。作为创新者,社科普及工作者要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社科普及工作,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具体来说,在理念层面上,要以思想认识打开社科普及工作新局面,明确人工智能对社科知识普及未来发展的战略契机;在技术层面上,要以人工智能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精准度,开发个性化的社科普及方案,推动社科普及的供给侧改革;在方法层面上,要以方法创新提高人机协作的效率和品质,切实推动社科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社科普及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探索新举措新方法,破解社科普及过程中的难题,从而不断提升社科普及的实际效果。
(三)公众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社科普及过程中,社科普及工作者监督着社会公众的知识学习、内化和吸收。作为知识阐释和传播的权威,社科普及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并塑造了公众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确切地说,社科普及工作者以权威者发出“指令”,而社会公众犹如“机器”一般接受指令,社科普及过程中主客二元模式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担负重要使命。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系统的知识学习能力、信息存储能力、语言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超越了人类智能的极限。例如,IBM公司研发的“沃森”(Waston)认知系统具备自主学习、信息分析和语言处理功能,助力决策者从半结构型、非结构型数据中获取信息。实验数据表明:“沃森”认知系统能在17秒内阅读4万篇论文、3000本图书,[16]而这是社科普及工作者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沃森”强大的认知能力,使人们不得不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完全可以代替社科普及工作者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尤其是那些程式化、重复性的社科普及环节。
人工智能对社科普及基础性工作的大范围替代,遂使社科普及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社科普及理念、方法、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从而切实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鉴于智能化技术对知识文化传播和公众信息接收方式的深刻影响,社科普及工作者要主动转变角色,成为社会公众学习社科理论知识的引导者。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信息传播渠道和获取方式,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信息,但面对海量的、杂乱的、多变的知识信息,公众极有可能受到错误思潮或不良习气的浸染、误导而走向人生的歧途。这就需要社科普及工作者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引导,在倡导多元化的前提下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引导的方式而言,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聚焦重大理论,在引导公众关注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重大问题的同时,也要关心与公众生活、学习和工作休戚相关的切身利益问题;既要关注社会热点,又要彰显导向价值:引领公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党的方针政策,增进公众的思想认同和政治共识,确保公众在新思想的引导下投身新时代,悄然实现社科理论知识的导向价值。此外,社科普及工作者可以借助智能化媒介,在虚拟空间与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及时了解公众所思所感所需,使社科普及工作者真正成为公众学习社科理论知识的引导者。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和战略,深刻改变了知识传播形态和公众的信息接收方式,从而带来社科普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调整和全方位变革。对此,社科普及工作者不仅要有清醒的理论自觉,而且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给社科普及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条件下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角色担当。在人工智能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者要胜任社科普及工作,就必须主动接触人工智能、积极学习人工智能、善于使用人工智能,把重复性、基础性、程式化的工作环节交给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协作,共同推进社科知识普及,以确保我国社科普及事业有序推进和高质量发展。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社科普及工作打开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工具性思维转向智能型思维是未来社科普及的必然趋势。作为社科普及工作者,我们要有更高远的历史站位,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端,将人工智能视为人类的合作伙伴,构建和谐共存的人机关系,扮演好协作者、创新者和引导者角色,切实推动社科普及事业在除旧革新中迎来华丽的智能化转型,从而使智能社科普及成为未来社科普及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