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留学生中华文化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
2020-01-17刘慧
刘 慧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内外学习汉语的外籍人员逐年增加。据统计,2019 年共有来自202 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 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 个省(区、市)的811 所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学习汉语(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
外国留学人员对了解中国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单纯以语言机能为中心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的需求。学习语言不能脱离文化,以文化教学辅助语言教学,充分发挥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国际汉语教学界的共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基因,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发现“茶文化”在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精神理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茶文化对留学生认知中华文化的意义
(一)茶文化是外国留学人员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和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文化学者许嘉璐先生提出“中华文化一体两翼”的观点,“一体”是中国文化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四观”的内涵,“两翼”是中国茶文化和中国医学,两者是使“体”能够飞起来的通道和形式。许嘉璐认为,除茶和中医之外的其他文化形态,诸如书法、绘画、歌舞、戏曲、工艺、武术等,虽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性情和品格,但都如同飞鸟身上的羽毛。在中华文化无数文化形态中,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切身地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当属茶与中医,这两者堪称让中华文化得以腾飞的展翅大翼[2]。
中国茶文化既蕴含着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又体现着“清、敬、和、美”的当代价值理念,与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完美契合,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理想载体。
(二)茶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互鉴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却属于世界,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它不仅有效促进了各国的贸易畅通和产业合作,也是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与其他国家文化进行交流,互学互鉴的途径。文化传播不应该是单向传播,而应该是双向互动。双向互动的前提是传播方和接受方需要对信息有共通的认知。早在西汉时期,茶叶作为经济作物,便经过陆路和海路由中国超越历史、跨越国界传入各大洲,茶作为一种饮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2019 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 月21 日定为“国际茶日”,饮茶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们所共有的习惯。基于对茶的共通认知,相较于其他文化形态,留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时更易于接受跟茶有关的信息。同时,中国作为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中国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东方魅力,有别于西方的茶文化,这种独特性,会激起他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求知欲。
(三)茶文化给留学生以美的欣赏和感受
茶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3]。对留学生传播的茶艺,通常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中华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包含茶、器、水、人、艺、境六要素。范增平先生认为:“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的美,欣赏茶艺之美,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4]可见,茶艺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花道、香道等多种艺术元素[5]。美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比较容易在对自然和音乐的审美欣赏上达成共识。在欣赏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不同国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都能从古典背景音乐和茶人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到东方独有的韵律之美,从茶席的布置、茶人的服饰和空间布置上体会到取法自然的艺术美。这种跨文化群体间对茶艺之美的共识体验,使茶艺在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虽然茶艺是一门技艺,但是与中医、乐器弹奏、传统工艺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步骤简单易记,且手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茶席的布置和配乐的选择上也含有个性化的因素和较大的发挥空间。茶艺易懂易学的特点,使中华茶艺不仅通过中国茶艺师进行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将自己学到的茶艺带回自己的国家,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感受到了茶艺之美,进而激起了对了解中华文化兴趣。
(四)茶文化易于与其他文化形态结合,进行整体化教学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是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6],包括茶叶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如茶叶的栽培、加工、储存及各类茶产品,谓之物态文化;茶叶生产和流通中所形成的社会规范,如纳贡、赋税、贸易等,谓之制度文化;茶叶在品饮时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如客来敬茶、婚嫁礼茶、寺庙茶宴等,谓之行为文化;茶叶在品饮过程中所体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如茶艺、茶礼等,谓之心态文化。“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与市井世俗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陆羽《茶经》问世以后,茶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诗人咏茶、画师绘茶、作家记茶、书家书茶,戏曲家把茶事搬上舞台,匠人技师把茶具设计成艺术品等等,得益于历代文人阶层的广泛参与,茶与诗歌、绘画、文学、书法、篆刻、戏曲、陶瓷、茶艺等多种文化形态结合在一起,包罗万象、大放异彩。
二、“茶文化”在中华文化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目前,对外国留学人员的汉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绝大多数院校教学时,按文化形态设置独立专题,如书法课、茶艺课、剪纸课、插花课等等,力求重要文化元素全覆盖,却忽视了其内在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无法深入理解。这种“全景式”文化教学模式,传递的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看似面面俱到,却缺少一个核心[7]。基于茶文化与其他多种文化元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在文化课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茶切入,以茶为媒,即把茶当做中华的一个“个体”,又把它设计为与其他专题有个内在逻辑的“部件”,施行整体化教学。
(一)巧妙推介茶元素,预设课程系统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设置留学生中华文化课程的重要参考因素,而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推介与茶相关的元素,培养留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可结合高校特点和属地条件展开,如开学典礼以茶会的形式举办,让留学生感受到了泡茶的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组织留学生赴茶园或茶馆进行实地走访体验,使他们切实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当茶文化成了他们最感兴趣、最想学习的文化元素,以茶切入,以茶为媒的整体化文化课程系统便可顺应而生。
(二)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模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形式多样,知识信息海量,高校文化课时量却很有限。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应舍弃“全景式”的文化知识传授,而聚焦中华文化精髓,即“人在草木间”和“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以及崇尚和谐的当代价值理念。以“茶文化”为媒介,使留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人文有整体的了解。具体的中华文化学习内容可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 中国茶史
从上古“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到汉晋茶叶市场的雏形和饮茶习俗的开端,再到唐代随着陆羽《茶经》的问世,茶文化的兴盛,宋代文人雅士的雅集、点茶、斗茶盛行,至明清泡茶道的流行和鼎盛。从中国茶史,留学生可体会到中国历史的悠久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模块二 茶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产区和制作方法,中国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四类,,凉热属性有别。中国人认为夏天益喝绿茶,因绿茶性凉,清热去火;秋冬益喝红茶,驱寒养胃;黑茶去油解腻,白茶清肺润喉。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方式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而形成。从茶的分类,外国留学人员对中医与中国人饮食、养生中所体现的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特点也会有所感悟。
模块三 泡茶的器具与流程
泡茶时所用到的盖碗,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于分茶的“公道杯”,其暗含为人处世须讲求公道。泡茶所用瓷器讲究实用性和艺术性,匠人们制瓷手艺精湛,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在茶艺表演时,茶艺师在备具、洁具、赏茶、投茶、洗茶、泡茶、奉茶以及收具的整个过程中是恭敬而庄重的,在程序化的操作中体现了传统礼仪和待客之道。从这一模块中,留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中国人勤劳、务实、谦卑、含蓄的品德和热情好客的礼仪。
模块四 茶艺介绍与茶艺实训
茶艺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包括环境的营造、茶席的布置、背景音乐的选择、手法的变化、茶服的搭配、插花艺术等。所有元素需精心设计,力求和谐,给人以东方美感。留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自己的体悟,能具备欣赏中国服饰、古典音乐、舞蹈等东方美的能力,之后便可进行茶艺实训,在“做中学”,亲身体验茶艺之美。
模块五 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随着中国茶贸易的发展逐渐向海外传播,其对外传播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经由茶马古道的陆路,一个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海陆。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之路。中国茶文化传入国外后,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催生了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欧美的下午茶和速溶茶文化。在这一模块中,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观茶文化博物馆、观看《茶马古道》《茶旅天下》等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加深了解。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小组成果展示+答辩”的考核形式
在茶文化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讲授、实地走访、学友互动、参与主题茶会、观看文化纪录片、文献查阅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茶文化课程考核采用“主题发表+小组答辩”的形式,开课前,可使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配有一名熟悉茶文化的中国学友,作为小组学习顾问。教师给出主题范围,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国别、兴趣及语言水平,讨论确定主题,查阅资料,制作PPT,准备最终的成果展示与答辩。
三、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体现于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外传播中,只有抓住其内涵和精髓,才能使留学生真正理解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因素多元,在组织中华文化教学时,从茶切入、以茶为媒,将茶与其他文化元素巧妙融合,进行超越文化知识,唤醒文化认知的整体化、模块式教学,才能使学习者真正地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