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桥,守望平安!
2020-01-17本刊编辑部
文 本刊编辑部
我们对桥都不陌生,从小到大,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桥见了无数,也过了无数。以至于颇有些阅历的老人家很爱炫耀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呢!”懵懵懂懂的年纪,语文课本里便热情赞颂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壮美,而毛主席诗词中写武汉长江大桥那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成为咏桥的金句,但凡文章中写到桥梁,就很难绕开它。
在由世界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强势迈进的征途上,“中国桥梁”精品不胜枚举,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泰州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矮寨大桥、北盘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我国亮丽的国家名片。
毫无疑问,我们不但对桥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喜爱。作为人类建筑文明的伟大作品,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轻轻巧巧一跨,便把小溪小河、高山深谷、浩瀚江海都搁在了脚下,她连通了此岸和彼岸,也联结了“我们”和“他们”。除了成全人们的每一次出发和抵达,大桥本身也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远远望去,桥梁就像是轻描淡写的一勾、一抹、一横,千姿百态,举重若轻,把浓浓的诗意长久地凝结在半空之中。
遗憾的是,就像人有生老病死一样,桥梁也有自己的衰老、伤病甚至死亡。虽然近年来,我国桥梁的建设技术、管养技术都在大幅提升,结构安全形势也进一步向好,安全事故总体处于下降态势,但也呈现出事故桥梁“低龄化”的新特点,且面临着大量桥梁进入重大维修养护期的新形势。桥梁材料逐渐老化,结构性能逐渐退化,再加上台风、船撞、重载等多重因素交织,都为桥梁健康和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对桥梁检测与健康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桥上要通车,车里要坐人,所以,桥梁的健康安全不但关乎自身,而且人命关天,丝毫不容轻忽。也正因如此,从去年无锡高架桥的坍塌,到今年上半年虎门大桥、西堠门大桥的涡振,桥梁的每一次损毁和震荡,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本期“第一观察”《桥承生命之重》,将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探讨桥梁检测与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抛出“桥梁健康安全”这一深刻主题,期待工程界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同心协力,打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向社会公众交出一份又一份精彩的答卷。
电影《剑雨》中引用了佛陀弟子阿难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故事中,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子。”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女子?”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听到这段话,感动之余,我想的是,若每一座桥都能五百年屹立不倒,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呢?
事实上,尽管目前大部分规范要求桥梁设计寿命为100年,重大工程会再延长一些,但有专家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把桥梁设计寿命提高到300年、甚至500年是完全可能的。我想,在这过程中,除了要把桥梁设计好、建造好,更要检测好、监测好、维护好。
桥承生命之重,守护大桥,就是守望平安,为此而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无比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