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国际汉语教师的现状与培养

2020-01-17车桂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汉语教师教学

车 瑞 车桂森

(1.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河北省景县梁集镇教委北梧完小,河北 衡水 053500)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汉语热让国人再一次为汉语感到骄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走出国门去教汉语,传播中华文化。对于派出的汉语教师,我们既要保证其数量,也要保证其质量,随着汉语在海外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要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现状

张和生和鲁俐把对外汉语教师大致分成了三类:以任教于国内高等院校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师、由中国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1]163-167就现阶段来看,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形式已成为国际主流推广汉语的方式,且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应掌握的知识体系与志愿者不同,所以今天只探讨中国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师的培养。

根据孔子学院的统计,截止到2018年,已经有154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仅2018年一年,就有9个国家首设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新设30所,孔子课堂也新设了80个。毫无疑问,在汉语国际推广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的足够快,也足够远。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好为其保驾护航的准备。汉语国际推广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依然面临着教材、教师与教法三大问题。教师是汉语传播的源泉。只有把源头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让汉语的传播细水长流。

目前来看,国际汉语教师有几个很突出的问题。

(一)派出的汉语教师地区分布不均衡

从每年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教师资源供大于求,甚至是供远大于求,而部分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地区,仅报名人数就不能满足需求。除了赴任国环境和薪资待遇,语言不通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有些国家的学生英语水平稍低,赴任教师对这个国家的语言也不了解,所以在选择赴任国时,教师们会避开这些国家,倾向于选择能够进行交流的英语国家,这就使东南亚、中亚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遭遇了冷门。而大量教师选择英语国家,增加了这些地区的淘汰率,很多汉语教师最后面临“无国可赴”的被动局面。

(二)培养数量充足,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根据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的情况,教育部丰富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层次和类型。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类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术学位)、对外汉语教学博士、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育博士五个类型。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探索培养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首次试点在7所学校招收22人。同时,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增列37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点。现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到147所高校,2018年招生总人数为6170人。[2]从整体上看,国家每年培养的汉语教师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层次分明。

虽然汉语教师志愿者大部分来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但是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中文或者外语专业,他们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还不充分,尤其是跨专业读研的志愿者,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几乎为零。从实践经验看,我们每年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都是在读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没有教学经验。在赴任国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他们既缺乏强大的理论支撑,也没有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虽然孔子学院总部在派出志愿者之前会组织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但是短期内也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理论,不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因而,即使已经培养足够数量的国际汉语教师,他们的个人教学实践能力(派出之前)仍有待提高。

(三)国际汉语教师科研素养不足

表面看来,国际汉语教学只是汉语知识的传授。但是,对其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和规律性研究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汉语本体知识以及最新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整合分析和研究。汉语教师作为一线教师,有机会了解最新的汉语语料资源,也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他们应该对学科的最新理论有所了解和把握,站在学科的最前沿,丰富国内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来看,国际汉语教师国外教学经历并没有给他们的科研成果带来很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赴任前,国际汉语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素养不够,没有养成整合分析研究第一手资源的科研意识和研究习惯。这样就造成了目前资源白白浪费的现状:国内很难获得的丰富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被忽略了。

二、国际汉语教师素养需求

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水平亟需提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积极推动国际汉语推广源远流长。为了规范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标准》提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两个标准。(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要求教师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成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课程、大纲、教材与教辅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四个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5)综合素质。主要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

从这些标准来看,国际汉语教师的素养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本体知识

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汉语教学的本体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知识。事实上,虽然我国对于汉字的研究历史非常久远,但是对于汉语的语法规律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主要分析工具以借鉴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这样一来,汉语中的很多本体知识很难得到清晰解释。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也不能以“中国人都这么说”为由来搪塞学生的疑问,而是应该认真学习汉语本体知识,了解语法结构的组成规律。以汉字“了”为例,虽然只有简单的两笔,而且好像并不承载信息量,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用途广泛,而且用法多样。孙德坤在《语言教学研究》发表《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1993);王德勤和施家炜分别在《世界汉语教学》发表《“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1996)和《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1998)。这都说明汉语的本体知识不容小觑。所以,对国际汉语教师来说,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眼中的“问不倒”老师。

除了汉语知识,汉语教师还应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些学者在强调汉语本体教学,不要过多涉及文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些问题。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它构形的取象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的字形在很多时候都与字义有关。比如“酒”字,它左边的水表示了状态是液体,右边的“酉”表示气味辣,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酒辣还要饮酒,这就需要去介绍中国的酒文化。对于中外共有的文化,可以通过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来进行教学,所以对于外国的文化知识,汉语教师也要有所了解,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游刃有余。

(二)教学理论知识

包括多媒体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二语习得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不是学识渊博的人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韩愈在《师说》里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际汉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更为重要。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大都认为汉语难,在学习汉语之初,都会存在畏难情绪。怎样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怎样用科学的理论来讲述汉语,这都需要用到二语习得理论的相关知识。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事实上,教育也是如此。虽然各个国家的学生会在学习风格、学习环境上有所不同,但人类发展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所以,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国际汉语教师必须掌握的。而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一定要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学习的一般规律,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媒介也越来越丰富,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汉语教学,已经是国内外汉语教学的常态。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在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暨北京大学首届世界汉语研讨会中提到:新时代汉语教学具有三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汉语的传播力,提高教学效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此次大会上作总结讲话时也表示,要通过改革创新把世界汉语教学铺设为一条无形而永恒的大路,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及时把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动向,适时地使用到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来。[3]这都对汉语教师掌握教学硬件的技术提出了要求。而且,现阶段孔子学院的慕课微视频以及网络孔子课堂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汉语教师应该及时跟上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教授汉语的形式的新变化,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实践能力

1.能够进行日常交流的外语水平。虽然有些学校推行“沉浸式”汉语教学,好像不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是,课堂上不说外语,不代表课下不说,不代表不需要理解学生的想法。汉语教师在国外生活,很可能面临着方圆几十里只有自己一个中国人的情况,所以外语水平一定要达到能交流的水平,至少保证能正常生活。

2.较丰富的教学方法。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强调教无定法,但也正是教无定法,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所赴任的国家不同、国情也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应变,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汉语并对汉语产生兴趣。

3.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力。大多数归国志愿者反映,国际汉语教学最难的部分就是课堂管理。众口难调,很难保证课堂内容能够吸引每一个学生,所以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对于教学大有帮助。在学生性格比较开放的国家,需要关心课堂纪律问题,担心把控不好课堂;在学生相对内向的国家,又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口,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所有这些,都需要国际汉语教师具备过硬的课堂管理能力和水平。

4.灵活包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来讲,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要接受来自三方的管理:孔子学院总部、派出学校和赴任学校。孔子学院总部和派出学校主要是负责管理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问题。而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工作内容,是由赴任学校决定的。志愿者要同赴任学校的管理教师做好沟通,这是做好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经常看到一些案例,因为志愿者教师和管理者在某些具体教学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选择而产生矛盾。以美国为例,美国人说话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则更希望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布置任务时,美国人认为没有当场提出意见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对工作安排有异议的中国人则认为,当面提意见会使对方没面子,于是一般在会后找负责人商量改变工作安排。这就很容易造成交际冲突。除了和同事沟通,国际汉语教师更重要的是掌握和学生沟通的技巧。还是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对个人隐私非常注重的国家,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有非常多的限制,比如师生不能交换联系方式、师生见面要保证办公室的门开着、不能和学生有身体接触等,中国人习惯用摸头拍肩来表示关系友好,这在美国是禁止的。所以国际汉语教师在赴任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赴任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四)基本的科研素养

前已论及,国际汉语教师在国外教学时,往往能够获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语料以及教学经验。有科研素养的教师会第一时间收集这些宝贵的语料和经验,以支持自己未来针对二语习得所进行的科研项目。这不仅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能够形成对以后汉语研究的支撑。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

从以上国际汉语教师所需掌握的理论和能力看,培养一名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既要讲解理论知识,也要提高实践能力。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要有针对性

1.针对赴任国的不同,国际汉语教师需要了解赴任国家的语言背景、风俗民情以及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水平等相关情况。这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快更好的适应赴任国生活,而且对汉语教学的开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不同国家和语区的学生学习风格也不同。欧美国家的学生相对开放,要注意在课堂上引导他们的思路和语言;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比较内敛,课堂上开口度低,汉语教师就要调动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开口说汉语。有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学好汉语就指日可待。

2.针对学生学历层次的不同,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学习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和成人习得语言的方式有很大区别,所以二者的汉语教学应该有所区分。汉语国际推广之初,学习汉语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也就是成年人。随着近几年汉语推广在国际上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的教学开始加入低龄儿童这一受众范围。李宇明在2018年曾指出,法国有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有6万多一点(不包括“兴趣班”之类),这些学生最后高考时都要考汉语。[4]291-301因而,面向儿童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都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在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时,需要有意识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培养不同的汉语教师。

3.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培养特别的专长。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沿线国家对双语工作者的需求大增。也正是这个原因,沿线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针对学习者从事经贸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国际汉语教师商务知识的培训。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要注重长远性

这主要是从汉语教师科研能力的角度来说。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应该不只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还应该注重实践对理论的再丰富。实践出真知,教师将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再提炼,会得到更前沿的知识理论。在培养汉语教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以及整合分析数据资料的能力。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实践性

目前,有些高校采取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本科生,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去国外实习一年,将学到的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提高了教学经验。但这毕竟是少数学校,大部分国际汉语教师还是缺乏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机会。每年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每一位派出的汉语教师都能够教有所成,而不是到了国外现学现卖。而且,选择出国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教师本身也付出了很多精力,所以更应该让他们有所收获。因此,可以给即将赴任的国际汉语教师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实践对象可以选择高校留学生,或者培训机构里的汉语学习者。虽然国内教授汉语同国外有很大区别,但这种教学实践训练,仍然非常必要。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掌握一手的经验,国际汉语教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教学工作,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更好地教授汉语、掌握规律。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球孔子学院的普遍需求。“汉语热”的持续升温,需要大量国际汉语教师从事汉语国际推广教学工作。因而,必须重视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分有效利用国家对外汉语教育资源,加强针对性培养,保证国际汉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长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汉语教师教学
学汉语
最美教师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追剧宅女教汉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