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冀中地区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
——以河北省保定市王七里店为例
2020-01-17邢万里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研究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在读沙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邢万里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研究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在读沙 榕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田 原(责任作者)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民居建筑一般定义为地方居民自己设计建造具有地方建筑风格和历史色彩的民间住宅。民居建筑源自民间,受当地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影响孕育而成,是体现地区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的重要具象载体[1]。我国不同地理位置的民居形态丰富多样,除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外,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王七里店位于冀中地区保定市竞秀区,村落的形成始于明代,因距当地政治中心“直隶总督署”直线距离3.5 km(七里)而得名七里店。本文立足于20 世纪冀中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的保护与更新,对保定市王七里店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布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分析,提出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与策略。
1 20 世纪冀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形成条件
1.1 用材沿革
冀中地区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差较大,夏季光照强、冬季寒冷干燥[2]。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为了获得良好的太阳光照并起到避寒效果,宅院坐北朝南是传统民居不容置疑的铁律。20 世纪初,随着生产资料的增多与西方建筑材料的传入,王七里店开始大量采用平顶房屋的建筑形式,舍弃了拱顶等复杂的建筑结构,在减少冬季室内热量散发的同时赋予屋顶更多的实用功能,如秋收时节晒粮食作物、夏季纳凉。
由于冀中地区西部山地石材开采难度大、东部沙土建筑利用率低,在20 世纪初期民间生产资料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保温效果,王七里店民居墙体营造多采用夯土(即土坯砖)作为原生材料,以料麦草泥掺杂麦秆作为次生材料。土坯墙虽然强度低、抗震差,但是具有成本低廉、保温、隔热、防潮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如穆钧等学者都投身于研究以夯土为主的建筑,无疑是民居建筑对现代建筑产生影响的范例[3]。20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当地以砖石材料作为墙面主体材料的房屋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因玻璃材料替代了旧时纸糊窗,建筑保温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地传统的麦草泥材料仅以泥皮的形式充当内保温层而存在。
1.2 历史脉络
纵观历史,冀中地区常年处于战乱地带,频繁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对当地民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公元1373 年至1417 年,因元末战乱导致当地人口锐减,明代永乐朝曾先后向河北省嵌入15 万户移民,超过当地总人口的1/3。以山西省为主的外来人口带来了丰富外部的民居建筑技巧,在王七里店的民居中可以考察到大量的晋派建筑的营造程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冀中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民居建筑质量普遍获得了质的提升。1952 年7 月,在全国第一次建筑工程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这一方针呼应了当时社会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和格局,作为指导原则影响了后期近30 年的建筑发展。在此阶段,中国正需要经济节约、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原则用以支持大规模建设,因此,王七里店现存的20 世纪民居所呈现出的建筑语汇全部以当时的文化基调为核心,消解掉太过个性化的装饰元素,缩减掉超出实用的占地面积,并停用了铺张浪费的建筑建材。当地劳动人民用朴实的建筑智慧,采用折中主义手法,将中国传统三合院的建筑形制、现代主义实用至上的建筑思想与苏联式建筑的政治符号(“三段式”结构与门梁上方的红五星等)融会贯通。这在无形中契合了梁思成先生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提出的“苏联理论中国化”:“新中国建筑无论房屋大小、层数高低,都可以使用传统形式和文法处理,民族形式的取得首先在建筑群和建筑物的总轮廓,其次在墙面和门窗等部分比例和韵律,将花纹装饰作为其中的次要因素。”这一重要思想。
2 20 世纪冀中地区民居建筑的艺术风格
2.1 空间布局
20 世纪王七里店民居在空间布局上受到“集体主义思想”这一具有政治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价值[4]的深度影响,全村采用联排三合院的布局形制,即南边正房的北墙为北边院落的南墙,依次位列鳞次栉比。这样的联排合院承袭了古代四合院的形制筑起围墙、合院而居,因建筑紧密排列对空间产生了限制,致使王七里店民居庭院大门无法开正南门,当地居民将大门顺势改至西南角(庭院在街道东边)或东南角(庭院在街道西边)。这样的民居式样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既是特殊时代的记忆,又是当地居民顺应自然改良住房的智慧结晶。但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家庭可使用的宅基地面积在根本上被框定住,所以王七里店民居的户外庭院长宽比基本为1.0 ∶1.9(南北长基数为1.0,东西宽为1.9),远远低于周边地区明清四合院(如河北蔚县苍竹轩、河北阜平王氏庄园等)(1.7 ~2.1)∶1.0 的庭院长宽比[5]。这样近乎于畸形的合院尺寸大大影响了庭院冬日的采光,使当地居民在寒冷的冬日难以在庭院内享受到温暖的光照。
当地的改良型三合院虽不如北京四合院空间复杂严谨,但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大门入口处多设置玄关,以影壁遮挡路人视线规避外人对院内的窥探,在保证院落私密性的同时增强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转换的循序渐进;院内除正房外仍旧建造东西厢房,东厢房多为厨房,以顺应民间认为“灶王爷”为“东厨司命”的传统习俗(实则为冀中地区冬季多西北风而全年少东风,东部设厨房可避免炊烟或火患侵扰正房);西厢房多为储藏间或饲养家禽且房屋略高于东厢房,以隔绝窥探、削弱西晒并阻挡冬季寒流。
2.2 建筑特色
20 世纪,王七里店的民居建筑在“集体主义”时代仍然没有规避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民居的正房处在整个庭院的最北端,建筑中轴线分明、左右两端相互对称,其最常见的空间形制是用墙体分割出5 个开间,即传统的面阔五间,分别为明间(中间一个)、次间(左右各一)、梢间(左右各一)主从有序。为了增强空间的实用性,当地居民将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卧室的传统格局改为第一三五房为卧室、二四房为厅堂的格局,俗称“二把火”式住宅[6]。其中,两间卧室正房在南侧垒砌火炕,炕灶相连。最西侧房屋因光照不足冬季寒冷,基本不住人而以储放杂物为主。西侧厅堂多为会客用,东侧厅堂多垒砌灶台火炉、奉灶王爷,灶台与主卧火炕相联通,便于在冬季利用灶台提供取暖的同时规避油烟在室内扩散的风险。正房整体外观的营建以简洁为主,表面附着瓷砖、零星点缀瓷砖画装饰,上方多设置挑檐,用以削弱夏日正南方向的强烈光照。
3 民居保护与更新原则
3.1 当下王七里店民居面临的问题
随着保定市城镇化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城市发展的中心逐渐向东北部靠近高铁站与雄安新区的方向靠拢,城市内各种新型现代高层社区大量涌现,致使多数年轻一代的城中村居民搬离民居,加速了当地民居的破败。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于自身房屋没有章法的改造极大地破坏了当地民居原有风貌,使民居“残破性相关价值”、历史价值与建筑美学严重降低。
3.2 维护原则
3.2.1 以人为本
对20 世纪冀中地区民居进行保护更新,应首先考虑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住户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在改进民居功能时确保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可以满足住户当下的生活需求。同时,需关注20 世纪民居的使用群体基本为中老年人群,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削弱原有多台阶、多抬升的建筑形式,以免让传统民居成为徒有躯壳的摆设乃至居民生活的负担,使民居体现出切实的人文关怀。
3.2.2 延续原有建筑风貌
在民居改造中加强住户对于自身民居的本位性首肯,增强对民居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削弱村民受“后殖民主义”浪潮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建筑形式更为“高、新、洋”的思想。传统民居所呈现出的建筑艺术,涉及营建技术、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等多重属性,因此保护传统民居无法从单方面入手,需要从当地场域背景、文化理念等多方面探讨,坚持历史风貌、空间载体、文化背景三位一体的保护原则,才能给传统民居提供充足的复苏与发展空间。
3.2.3 坚持政府、公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以乡镇为单位的民居修复与更新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财力资源,保证保护工作的落地。同时,公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传统民居历史真实性的充分体现,反映了历史文脉的延续,因此要坚持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杜绝形式主义的滋生。因此,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保护体系可以使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4 保护民居建筑的意义
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已存在数千年,经历岁月的筛选与优化,是最适应当地社会要素与气候条件的建筑形式。发掘其中的民俗文化装饰元素、提炼营造手法、提取内在的空间组织原则与设计策略,不仅可以证明传统民居院落在当今的价值,更可以借此去思考或构筑今天的城市与建筑空间。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日本学者藤井明的《聚落探访》与原广司的《世界聚落的教示》已开始向西方世界介绍亚洲民居建筑,外国学者对中国民居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出如何借鉴民居建筑来发展对后世更具影响力的建筑形式值得国内学术界关注。我国民居建筑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丰富的成果。例如,吴良镛先生早年便提出了乡土建筑具有的现代化特点与地域历史文化等重要观点;陈志华教授十余年来完成了数十个传统乡落的研究和调查,出版著作影响海内外。直接向弱势群体提供建筑设计,并组织使用者参与建造,形成社会活动性质的建筑实践是民居改造的必由之路。不因为此类项目有限的资源而降低设计含量,反而由于必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既推动了设计工作的开展,又将建筑学的新发现、发展带给了大众。
当前对于民居建筑的研究正处于关键时期,欠发达地区对于发达地区改造成果因袭照搬的现象急需遏止,对于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只有与当地的历史脉络、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紧密结合,才能理解当地民居营造的奥妙达到“形而上”的研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