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鼎、胡铨贬谪吉阳军时期的诗歌创作

2020-01-17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贬谪秦桧海南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南宋四名臣”指南宋初期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此称始见于晚清王鹏运所辑《四印斋所刻词》之《南宋四名臣词》。在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政治上的主要斗争是主战与主和的对立。以汪伯彦、黄潜善、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主张对金妥协,实际走的是投降的道路;“四名臣”和岳飞等则是主战派,主张抗击金国的入侵,收复失地。当秦桧把持朝政时,主战派惨遭迫害,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而死,岳飞的部下于鹏于绍兴十一年(1141)被流放到海南岛上的万安军(今万宁市),死于贬所,但未见有诗词流传。曾受李光力荐的武将折彦质早于“四名臣”被贬于海南岛上的昌化军,有多首诗传于后世。“四名臣”全部被贬谪海南岛,他们身遭迫害,却不向投降派低头,为海南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深受海南人民的崇敬,与唐代被贬到海南岛的名相李德裕一起被尊为“五公”,后人为之建立“五公祠”以永远纪念。“南宋四名臣”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海南期间都有诗词作品存世。其中,李纲于建炎二年(1128)十一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万安军(今万宁市)安置。当月二十五日夜渡海,至晓抵达琼州(今海口市),居三日,复得北归诰命,于十二月六日重又渡海北归。所以李纲并没到达贬所万安军,而是在琼州居住十余日后即离开了海南岛,是“四名臣”中在海南居留时间最短的诗人。李光先被贬谪到琼州,后又被贬谪到昌化军(儋州),前后长达十一二年之久,在海南居住时间最久,诗歌创作最为丰富。相比较来看,赵鼎、胡铨都被贬谪到海南岛的吉阳军(崖州,今三亚市)先后寓居裴氏宅。相比其他人,赵鼎、胡铨所处生活环境更为接近,故将二人的诗歌创作合并作为一个论题进行论述。

赵鼎是“南宋四名臣”中最为悲壮的诗人。

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南渡后两度为相,力主抗金,督促宋高宗,亲总六师,临江决战,打败金人。他为相期间,一度使南宋出现中兴局面。但他并非一个彻底的主战者,迫于高宗压力,曾主持与金人议和。但是在议和过程中,始终坚持民族气节,与金人进行激烈争执,引起宋高宗的不满。秦桧则借机构陷,赵鼎因此被连续贬谪。绍兴十四年(1144)十月,赵鼎被贬谪吉阳军安置。次年春抵达贬所,寓居水南村裴闻义宅(在今三亚市崖州区)。他在海南三年,身心遭受极大摧残。但是赵鼎性格耿介刚烈,其爱国之心未曾丝毫改变。在海南上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而不移。”秦桧见后说:“此老倔强犹昔。”[1]361居吉阳军时,遭秦桧迫害尤甚,虽杜门谢客,但由于广西帅张宗元馈赠醪米,秦桧得知后命令吉阳军“月具存亡状”[1]361。赵鼎不甘于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迫害,又担忧家人因己而祸,遣人告诉远方的儿子说:“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1]361遂于绍兴十七年(1147)绝食而终。临终前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1]361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刚强气节。赵鼎去世后,于孝宗朝被平反追封,谥号忠简,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崖州被列入五贤祠加以奉祀,又被奉祀于海口五公祠。赵鼎擅长散文和诗词,有《忠正德文集》。

对于赵鼎的文学创作,后世代表性的评价如,《宋史》本传谓“鼎为文浑然天成”[2],黄昇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3],《四库全书·忠正德文集提要》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4]。这些评价透露了如下信息:一是赵鼎并不以文学争长,诗词文章不过其功业之余绪而已;二是赵鼎的诗文创作皆为有物之言,自然而成,非雕章琢句之所得,风格浑然天成;三是赵鼎的词风以婉媚为特征,更近于婉约派。

赵鼎贬谪海南岛吉阳军时期的诗歌创作,从流传后世的作品看,主要是词。

从李光《次韵赵丞相〈海鸣〉二首》可知,赵鼎在海南期间是有诗作的。但《海鸣》二首可能已经失传,其他传世诗作也较难确考。库本《忠正德文集》中有一首七言绝句,题为《吉阳寄李泰发》:“海风吹浪去如飞,黎母山高日出迟。此意此情谁会得,因书写与故人知。”[5]1627题中的李泰发即李光。此诗如能确证为赵鼎所作,则为其作于海南时期无疑。但《崖州志》收录胡铨一首题为《寄参政李光》的诗,与此诗相似:“海风飘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千里孤身一壶酒,此情唯有故人知。”[1]483岑婉薇、谷禧在胡铨诗下说明(1)查道光《琼州府志》,并无此诗,疑岑婉薇、谷禧所说《琼州志》应为《崖州志》。:“《儋县志》载此诗,署名作者是赵鼎,据《琼州志》,当为胡铨作。”[7]46查《儋县志》所录,与《崖州志》所录诗句相同,而题为《咏黎婺山》。经查胡铨《澹庵文集》(库本),并无此诗。这样就给考证带来很大困难。但是《儋县志》《崖州志》都是地方志,其严肃性不及《四库全书》,且《儋县志》《崖州志》所录之诗与《忠正德文集》(库本)系于赵鼎名下的这首诗还是有较大出入的,故本文从库本《忠正德文集》而将此诗定为赵鼎所作。

当时李光居于海南岛北部,赵鼎居于海南岛南部。赵鼎面海而立,看到海风吹浪,受到感发,而想起同被贬谪的李光,于是转身向北而望,然而唯见山峦起伏,与友人远隔重岩叠嶂,心情十分沉重。他含冤遭受残酷打击和排挤,被贬到海岛,抗金之心未泯,却无法实现报国壮志,此意此情,又有谁能理会得了?只有写封书信,并这首小诗寄给老友。他只能通过这种形式向李光倾诉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赵鼎贬居海南吉阳军期间留下了数首词作,成为他在崖州文学创作的主要标志。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是赴吉阳军途中夜闻子规之所作:“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7]17岑婉薇等分析说:“词人远谪天涯,备尝艰辛,又听到深山深处月下杜鹃鸟凄切的啼叫,更是心肝痛彻,夜不能寐。这首词情景交融,集中抒发了作者不甘于受迫害的悲愤心情。”[7]17《忠正德文集》中有另一首《贺圣朝》:“断霞妆尽黄昏雨,梧桐疏树。帘笼不卷夜沉沉,锁一庭风露。天涯人远,心期梦悄,苦长宵难度。知他窗外促织儿,有许多言语。”[8]0712c作品的内容和感情都与《贺朝圣·道中闻子规》十分相似,一是“闻子规”,一是“闻促织”,亦用同一个韵部,意境接近,抒情色彩相同,应该是同时所作。这两首词情与景合,抒情凄婉,意境幽远,颇得婉约之风。

《鹧鸪天·客里逢春》为赵鼎见春色而作:“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7]0713d此作以乐景衬悲情,春色虽美,触发作者的却是今昔的对比,使得作者感觉到眼前的春色和过去的荣耀宛如一梦,回首东风时不禁老泪纵横。

《行香子》是赵鼎去世前不久之所作:“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栏。”[8]838此作通过残春景色的描写,天涯三年的回顾,北望帝京的叙写,表达了作品晚景孤独、凄凉、绝望的感情,凄婉欲绝,感人肺腑。

《忠正德文集》卷六《诗余》中的最后一首题为《琴调相思令·思归词》:“归去来,归去来,昨夜东风吹梦回。家山安在哉?酒一杯,复一杯,准拟愁怀待酒开。愁多肠九回。”[7]714d梦回家山,醒后而发出“家山安在哉”这样绝望的悲叹,只能借酒浇愁;然而酒又怎能解开忧愁,于是以“愁多肠九廻”这种极度忧愁的词句作结。从抒情看,此词可以判断为在海南所作。

赵鼎在海南的词作,虽然数量不多,但艺术上可谓篇篇精品,感情悲凉,笔调凄婉,情真意切,情景交融,意境幽远,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胡铨是“南宋四名臣”中遭受处罚最重的诗人。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谥号忠简。曾任枢密院编修,以《戊午上高宗封事》著称,文中坚决反对议和,指责皇帝,乞斩秦桧等投降派。秦桧给他加上“狂妄凶悖,鼓众劫持”[2]11582的罪名,编管昭州、新州。宋代对官员的处罚,编管重于安置,安置伴随的是追官、勒停,编管则必除名、并勒停[9]。李纲、赵鼎、李光皆安置,独胡铨为编管。绍兴十七年(1147)十一月,被贬吉阳军。绍兴十八(1148)年正月到达贬所,住水南村裴氏宅,即赵鼎故寓。在此居住八年后,秦桧病死,胡铨才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五月离开吉阳军北归,后被擢起居郎,官至兵部侍郎,卒谥忠简,有《澹庵文集》。

有资料显示,胡铨贬居海南吉阳军期间的诗歌创作应该是很可观的。他遇赦回到朝廷之后,孝宗皇帝与他有段对话:“上曰:‘卿在海南,为诗必多。’答曰:‘臣向居岭海时,日率作诗十数首。初任福州佥判,以诗词唱和得罪,故迁新州。及居新州,又以此获谴,复徙吉阳军。甚矣诗词能祸人也。”[1]361“日率作诗十数首”可能有些夸张,然从中亦可见虽然诗词给他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他的贬谪生活是离不开诗词创作的。

在赴吉阳军途中经过临高买愁村时,胡铨想起悲愤而死的赵鼎,一股愁情袭上心头,写下了《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北望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10]有一年重阳临近,自己却卧病在身,心中不免悲哀,写下了《送菊》:“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6]54-55像这类诗,尤其“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这类情调低沉的句子在胡铨诗词中并不多见。

胡铨性格豪放,善于自我调节心情,在遭受迫害的境地中常常能够表现出超达乐观的精神。胡铨所写的绝句《马鞍山》云:“青山不断错峰峦,云跨骅骝天际闲。此语一经诗客道,至今人指马鞍山。”[11]据《正德琼台志》卷六《崖州》载:“马鞍山,在州北三里,以形名。宋胡铨诗‘山脊骅骝耸’,自注云:‘马鞍山也。’《外纪》:“此句澹庵真作,恨无全章。其《旧志》所载‘青山不断错峰峦’之绝盖伪胡耳。”[12]可见马鞍山真实存在,且胡铨有诗相咏。然而,《外纪》判断“青山不断错峰峦”绝句为伪作,不知何据?对于同一胜景的吟咏,在不同时间,用不同体裁进行创作,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此诗是伪作,我们还是把此诗作为胡铨之作比较合适。此诗意象雄伟,流露出作者的超迈、自信和乐观。

辛未年九月十五日,明月在天,胡铨与张庆符对月唱和,创作了《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8]1036虽然上片也出现“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这样比较低沉的词句,但这显然是为下片作反衬的,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下片那种畅饮放歌到癫狂地步的场景,被描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可谓如在目前。《鹧鸪天·癸酉吉阳用山谷韵》写道:“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莼美更鲈肥。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青箬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崖州险似风波海,海里风波有定时。”[6]50虽然身处险恶,但他坚信风波终会有定时。《采桑子·甲戌和陈景卫韵》唱道:“山浮海上青螺远,决眦归鸿,闲倚东风,叠叠层云欲荡胸。弄琴细写清江引,一洗愁容,木杪黄封,贤圣都堪日日中。”[8]1036上片写景开阔,虽流有目送归鸿的思归之念,但“荡胸”二字使调子扬起。下片通过与友对酒、欣赏景色、抚琴吟诗来一洗愁情。他在洗兵亭附近开辟“逸贤峒”,种植翠竹,仿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之事,与吉阳军名流和当地父老在此交游,曾有诗题逸贤峒曰:“好竹平生志颇坚,谁知岛上有淇园。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山巨源。空翠有时穿荦确,圆机终日转潺湲。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原。”[7]53-54在这优美的环境之中,他不用客居来渲染悲情,而是出以“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原”的达观,颇有苏东坡超脱旷达之风。

与旷达相呼应,胡铨贬居吉阳军期间的诗词的另一特点是幽默诙谐。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写道:“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8]1035-1036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借牛女故事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同亲人离别的痛苦之情,恐怕不符合事实。此作题为戏作,应是在七夕对饮时,谈到有关情爱之事,即兴戏答而作。词中虽也有“忧去”“苦恨”之类的字眼,但整体上看是幽默的情调居多,“玉人偷拜月”一句把女孩儿羞涩的心事寓于动作的描写之中,楚楚动人。

《醉落魄·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千岩竞秀,西湖好是春时候。谁知梅雪飘零久,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天涯万里情难逗,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8]1036这是接到远在杭州的陈景卫的词作后的和答之作,上片先写西湖正当春天好景之时,再以“谁知梅雪飘零久,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来表达自己长久被朝廷贬谪的失落心情。但是下片“天涯万里情难逗,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用字造句,则颇富幽默感,从而冲淡了低沉的情绪。

胡铨几首席上酬唱之作,皆有豪旷之风,能够根据不同对象写出不同特点来。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8]1036上片写景雄阔,下片末二句“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暗示黄太守即将离开崖州北归,海南人将会长久思念他。词中“文翁”是汉景帝时人,守蜀郡时崇教化,兴学校,在蜀川文化教育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作者引用此典,“既借喻黄太守的功绩,也暗示他自己力图在传播中原文化方面有所作为。”[6]51《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张庆符》上片写愁写恨,下片则描写了酒茶唱和的豪放场景,直观地展示了胡铨当时生活的一个侧面。《转调定风波·和答海南统领陈康时》的唱和对象是武将,所以风格更加豪放:“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型新。试问天山何日定?伫听,雅歌长啸静烟尘。解道汾阳是人杰,见说,如今也有谪仙人。”[8]1035作品塑造了一个引杯看剑、羽扇纶巾、谈笑风生、充满豪气的将军形象。此作歌颂的对象是陈康时,但亦有个人寄托,诚如岑婉薇等分析的:“这首诗,反映了作者虽然被贬海南,但是不忘爱国……作者为收复失去的山河,而发出强烈的呼唤。”[6]46

胡铨在日常生活和感情抒发上表现出超达的态度,而其不同流俗、矢志不移的爱国之情并没有被冲淡。“可怜独鹤远浮海,未羡昏鸦长伴林”(《除夜次庆符》)[5]1631表现出虽然被远谪海南,但也要保持孤鹤姿态,而不羡慕昏鸦的高洁情志。“肯悔从前一念差”(《别琼州和李参政韵》)[7]57表现了他从未为抗金获罪而后悔过。“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送菊》)[6]55,在遇赦北归之时,首先想到的是不要违背自己的抗金报国的主张。《题崖州洗兵亭》表现出“反对汉族统治者屠杀少数民族,主张让人们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6]53的可贵思想。《哭赵鼎》是他将要离开海南时的作品:“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6]55此诗虽是为赵鼎而作,而实为胡铨表现爱国主义的杰出诗篇。投降派的头子秦桧对反对者心怀仇恨,曾把赵鼎、李光、胡铨三人的姓名写在他的阁楼中,以示必置之死地而后快。胡铨这首诗对赵鼎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歌颂,对秦桧投降主义的憎恨,对因赵鼎受害而丧失收复中原机会的痛心,无不表现了胡铨本人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作品言辞激烈,感情激越,足使赵鼎、李光和胡铨光照千古。

《澹庵文集》中有多首和张庆符的诗词作品。张庆符名伯麟,字庆符,太学生,因反对投降主义,“尝题壁曰:‘夫差,尔忘越王杀尔父乎!’秦桧怒,杖脊。刺配吉阳军。”[1]360可见张庆符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青年。从胡铨的诗题可知,张庆符在崖州时与胡铨过从甚密,且有诗歌创作,可惜不见其作传世。

值得注意的是,胡铨有三首次韵张庆符的作品与绘画有关:《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绝句二首和《余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古风一首。从这三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胡铨还是一位善于绘画的文士,他在崖州时不仅作诗为文,而且经常作画,在诗画之中抒发情怀。《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其二云:“何人半醉眼花昏,画出江南烟雨村。满世庾尘遮不得,聊将醉墨洗乾坤。”[13]510诗画寓意深刻,表现了对投降派当权下黑暗政治的不满,以及诗人要澄清浊世的抱负。《余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姑孰先生方遣化,饥食馋涎餐饼画。信知时必穷乃工,忍穷谁复如公者。崎岖我已羁江湖,偻肩如我世恐无。从来画亦穷乃妙,两穷相值真堪吁。平生笑坡夸四板,祗爱丹青非道眼。岂如淡墨出天然,雪欲来时水云晚。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不须更羡钓鱼翁,已自超然游汉表。”[13]510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写贬居崖州的穷困生活,并寓讽世之意。“信知诗必穷乃工”“从来画亦穷乃妙”也客观地道出诗画艺术创作的感发特点。诗的最后四句写道:“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不须更羡钓鱼翁,己自超然游汉表”,表达了作者在浊世和困顿中旷达超旷的精神。

明代海南籍诗人、名列“四绝”之一、有“吟绝”之称的王佐,曾作《海外四逐客四首》组诗,分咏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可以作为古代海南文人评价“南宋四名臣”的代表。其中对赵鼎的歌咏为:“身骑箕尾作山河,气壮中原胜概多。立赞建康开左纛,坐挥羯虏倒前戈。孤忠唯有皇天在,万口其如国是何。直待崖州沧海涸,英雄遗恨始消磨。”[14]26这首诗“歌颂了赵鼎在抗金过程中的伟大贡献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节。但是在万口议和的政治环境下,赵鼎的孤忠和壮志,只能成为千古遗恨。诗在正面歌颂的同时,表现了对投降主义的愤恨之情”[15]36。对胡铨的吟咏为:“大朝廷作小朝廷,人世乾坤已不成。志士拊心思蹈海,渠奸呼党贺登瀛。共知甘饮三吴水,谁念幽栖五国城。公去如今三百载,海潮尤有不平声。”[14]26这首诗通过对南宋小朝廷的讽刺和抨击,来歌颂胡铨的爱国主义精神,“末联感叹胡铨力主抗金、统一祖国、迎回二帝,反遭远谪海外,说三百年之后,海潮犹为之不平,实际是表现了作者和人民的不平”[15]36。

这组律诗之外,王佐还有绝句《澹庵井》以咏胡铨:“中兴封事百年无,身倚皇天自不孤。酌罢清泉问秦桧,已无寸土寄头颅。”[16]1862秦桧当时权倾朝野,死后却无寸土以寄托头颅,胡铨则与澹庵之泉一样清澈,永垂千古,对比强烈,表现出皇天无私的主题。另一位海南进士、编纂《琼台志》的唐胄则有绝句《访赵忠简墓》:“澶渊跸辙杳难呼,南渡乾坤两手扶。窜逐不妨青史路,冢迷琼岛未为孤。”[16]1862高度评价了赵鼎在南宋中兴过程中的伟业,并指出虽被窜逐海外,并不妨害青史留名。有意思的是,王佐因澹庵井而用“自不孤”歌颂胡铨,唐胄则因赵鼎之墓而用“未为孤”歌颂赵鼎,都以“不孤”表现他们为亿万人民用记心中之意。

从这些诗可以看出,海南士人对赵鼎、胡铨的评价主要是在人格、功业、价值观、历史观的层面,评价的基础主要来自史学的知识,但是也一定与诗文创作有关。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种观点:“我们对海南岛贬谪文化的研究,如被贬主体文化精神、贬谪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的研究,正是这些被贬主体的文字文本尤其文学创作,成为我们的主要证据。”[17]然而海南士人毕竟没有对赵鼎、胡铨的诗歌进行直接评价和比较研究,我们通过上述分析,不妨对二人贬谪吉阳军时期的生活、性格、创作和影响作一比较。

就人格、功业及价值观、历史观的层面看,先后居住于崖州裴氏宅的赵鼎、胡铨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同等的,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都被列入“五贤祠”。而就对后人的震撼力来看,赵鼎更加强烈,他那“南渡乾坤两手扶”[16]1862的伟大功业,“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1]361的雄伟气概,宁死不屈的刚烈气节,确实给后人以更大的震撼力量。

胡铨被贬吉阳时,官职比赵鼎小得多。但是从对崖州乃至海南历史文化的影响看,并不比赵鼎弱,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途经临高县时,为县令谢渥题写“茉莉轩”,为学子开讲《春秋》大义,发现“澹庵泉”,成为美谈;他在吉阳军贬所为裴氏宅取名“盛德堂”,建“洗兵亭”,题“逸贤峒”,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故事。而赵鼎所留下的遗迹和故事就相对少一些。形成这种差别,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胡铨在海南居住了八年之久,赵鼎只有三年;二是赵鼎到贬所后,谢绝来往;胡铨则积极交往,并积极著书立说,积极为学子乃至黎族子弟讲学授业,刚广泛也更丰富地传播了中原文化。

从诗歌创作来看,胡铨今存诗词数十首,诗词兼备,赵鼎则仅存一首诗和数首词,数量上胡铨多于赵鼎,内容也比赵鼎丰富。赵鼎在崖州的诗歌创作基本都是词,内容简单,却正成了他的一大特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南宋四名臣”词有简论,认为李纲的咏史词“叙事性和议论性有机结合,直接开启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先河”,认为赵鼎、李光、胡铨“都是力主抗战反对求和的名臣,也是公开向秦桧挑战并同被贬谪到海南而相互支持的战友”,“词作虽不多,但各自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他们坚强刚毅的生命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8]。可见“南宋四名臣”在中国词史的地位。在海南期间,“南宋四名臣”的诗歌创作中,李纲没有词作,李光所作的词数量非常少而诗则有数百首,胡铨虽有一些词但也少于诗;只有赵鼎以词为主,只有一首诗。因此,词创作代表赵鼎在海南期间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就艺术风格而言,赵鼎虽然以抗金英雄的形象树立在人们心中,但他在崖州所创作的词却属于婉约派。凄苦悲切的色彩十分鲜明,抒情强烈,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具有强烈的感情深透力,每一首都是艺术精品。与赵鼎相比,胡铨虽然也偶然表现出忧愁之情,却更多表现的是苏东坡式的超达,风格的主调是豪放、旷达和明快,从艺术感染力方面看,情感穿透性不及赵鼎。

猜你喜欢

贬谪秦桧海南
苏轼的贬谪生活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无题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