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20-01-17李明健陈晓芳戴诚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毕节551700
李明健 陈晓芳 戴诚(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51700)
0 引言
生物化学其主要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物质组成、结构与功能、代谢调控和遗传信息传递等一系列物质变化的过程。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专业学习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存在学科交叉,为后期医学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统一结合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平台[1]。目前随着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2]。为满足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人才新形势下培养模式,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本校教学现状,积极探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期为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时数普遍较少
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学制为三年,其中2年在校学习,1年临床实践。在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里,不仅要完成各专业的核心专业性课程,还要进行许多的基础课程学习。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类专业学生一门基础性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的教学任务中,大部分专业一般一周只有两节课的学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不得不缩减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课时,特别是对于生物化学这样课时少的课程,为了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只能减少实验教学内容,由于缺乏实验教学对于理论教学辅助,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这种开展实验教学需求强烈,但课时太少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1.2 学生基础性操作水平不均一
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学生生源广泛,来自不同地区,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的学生,由于高中或中职阶段因学校的实验教学条件较差,导致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仪器设备缺乏正确认识及操作规范,如滴管、移液管、移液枪、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等使用。另外,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是基础较差较薄弱的生源学生,在以前学习阶段有所欠缺,许多基本知识和常识性知识掌握不够好。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在进行第一次实验课时,基本上以讲解介绍实验室内常用简单的仪器设备以及仪器的操作规范,并让学生多加练习使用,以便于后续实验的顺利开展。这样在实验课时少的情况下,只能进一步压缩实验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真正进行所学课程的操作技能和探索发现的过程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1.3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目前本校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如蛋白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的测定、酶的专一性测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等。验证性实验开展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知识,其主要是在于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能力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的科学思维。在学生基础薄弱和课程安排课时少的情况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尽快得到实验结果,只是按照操作步骤添加各种试剂,导致忽略了对于实验过程的观察思考,不能对实验是如何进行实验设计进行探索。这原因主要是在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对探究性实验及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安排,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将学习到的设计实验科学思维能力运用于实验当中。
1.4 实验成绩评价手段单一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来源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和教师对于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观察情况,给予一个综合实验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课堂上教师忙于对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进行指导纠正,不能有效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依赖学生的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不能有效的区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导致实验成绩偏差不大。另外,这种模式的成绩评定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打击了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积极性,因此存在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看”、“坐”、“不动”等现象,最后导致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1.5 实验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本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被动者,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意义和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只需按照老师所讲,机械性的加入各种试剂到各种仪器中即可。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用主动的去思考实验,所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不到,自己做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带来的成就感,大大降低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忽视了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导致在实验教学过程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 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2.1 开放生物化学实验室
由于实验课时数有限,学生基础性操作水平不均一这样的客观原因存在,可以通过录制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规范和实验室安全教育等微课资源,发放给学生,让其自主观看学习。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应注意安全事项。开放生物化学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练习实验基本操作。通过组建实验团队,开展完成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要求可自主进行的实验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感兴趣的生物化学实验,并交由实验教师验证其可行性。开放生物化学实验室,使大部分验证性实验和基础性操作,学生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因实验课时较少,满足不了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知识及操作技能需要,还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科学素养等。
2.2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某些实验需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试剂或使用一些较为精密的仪器设备,如鸡血细胞DNA提取及鉴定实验过程,需要使用二苯胺试剂,二苯胺作为有毒物质,这种类型的实验就不适合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内自主开展。因此根据实验室条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删除一些可以在开放实验室完成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如大肠杆菌质粒提取及转化实验等。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等。对一些实验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则可通过建立生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
2.3 建立实验成绩多元化评价机制
实验成绩评价目的不是为考核而制定,而是通过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案,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认真做实验的认同。新的实验成绩评价分为三部分,各自占比为课前40%、课中30%、课后30%。课前: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基础性操作练习、开展部分验证性实验及实验预习情况,通过查看开放实验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实验课提问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课中:通过提前进行分组及座位安排,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位置,教师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观察每位学生,动态的了解实验进展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课后:课后评价主要通过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过程记录形式,反映出学生在实验过程是否认真观察实验,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等信息,为避免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报告,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验有关开放性思考题,让学生自我思考回答,该过程还能让拓展学生思维。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反馈实验成绩评价结果,让低分的学生有压力,高分的学生有动力。
2.4 建立师生科研小组
实验室不仅是实验教学的地方,更是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场所,通过建立师生科研小组,能有效将两者进行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可以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及实验操作帮助,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及科学思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师生科研小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教师平时因忙于教学等工作,没有时间进行科研工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科研锻炼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转变实验教学方式
实验教师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者,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目标及学生的内在需求,要求教师自身教学方式必须不断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设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等教育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及外出进修学习,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 结语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及学生培养需要,实验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对于新型职业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