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路径

2020-01-17胡志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孔子教育

胡志鹏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河北 承德 067000)

“温故而知新”,孔子的这句教育名言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回望,当现代教育走过一段重视知识技能的“山重水复”,重新呼吁“立德树人”时,我们亟需拨开历代繁复的阐释,返璞归真,回到《论语》的语境中去“温故”,把先贤的思想再品悟一遍,以指正今后的“行”。

一、塑造高尚人格为教育之本

历来研究者把孔子的教育内容概括为“文、行、忠、信”四方面。文,主要是传授《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知识、技能。行,主要提出躬行的要求。忠,指培养忠的品德。信,即诚实不欺。显而易见,孔子的教育内容即使放到今天,也是非常广博的。但广博中侧重德育。其中“仁”为道德情感和道德原则、“礼”为道德行为规范、“信”为现实世界中的道德人格,礼义和诚信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可见,孔子的德育体系遵从人的本性发展,严谨而全面。

孔子教育思想的长河奔腾向前,润泽着孟子、董仲舒、韩愈、张载、朱熹、戴震、严复、梁启超等大教育家,然而无论历代教育家怎样演绎,他们都先后传承着孔子的“本性”教化,即道德教育和美育。

孔子丰富而系统的德育思想,其实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源,对我国现代教育颇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现代教育在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承担的重任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具备知识技能,更需要他们把知识技能转化为人格力量。

“君子不器”是孔子德育的人才观,最需要当代教育者反思借鉴。人才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只有一才一艺之用,而是具有普世价值观。即培养为人类共同价值观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德育的灵魂。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人志士,他教育学生终身行之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鼓励学生“士志于道”,他告诫学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喻于义”……知识分子永远把自我安放在“众人”中,实现人生价值。反观当下教育,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社会工具之用,这种用当然重要,然而社会的进步还需要思想者,需要美好情怀。当我们的青少年有很多人厌学,不知读书为何,当我们的高学历知识分子频频学术造假,当我们的有些官员得过且过不作为,当我们的普通百姓仅仅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丢掉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美好传统,背离人的本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无数事实有证。回归《论语》,汲取德育精神实质,培养现代人才在着手于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思想。而现代思想教育之弊,在于各种口号、鸡汤、空谈、理论。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貌似重视思想教育,实则纸上谈兵。践行德育的行动,教育势在必行。课堂的真实情景模拟、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假期的深入生活等等,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在行动中去经历、去感悟,把知识和人格融合,成为新时代的“君子”。

《论语》德育下的君子,并不是我们在后世的演绎中看到的酸腐干枯、刻板固执的形象,而是洋溢着蓬勃生机和散发着烂漫气息的。首先,孔子教育学生的方式就是“诗性”的。他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生动比喻困境苦难见品节的道理,他秉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授理念,不强硬灌输,他受到学生的误解,也会可爱而无力的辩解:“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他的子路坦率鲁莽、他的颜回谦虚淡泊、他的子贡利口巧辞,他的冉有多才多艺。他不刻意伪装,因此也能让学生有理想支撑下的个性浪漫,这也启迪着我们现代教育中的美育。

蔡元培有言:“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就教育而言,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我们呼唤“科教创新”“科教兴国”,需要的就是人才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属于保有激情、富于想象、热爱生活的人,这需要美育的润溉。《论语》记载孔子注重诗教:“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2]学诗,就是激发学生的个性活力,使学生心理健康。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埋头书本的同时,应该首先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好奇、浪漫、狂傲、冲动甚至偏激,而这些,在美的熏陶下可以悄然化解。为什么有的学生考试失利,吃一顿美食、吼一首歌、打一场球、看一场电影会恢复平静?为什么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孩子们会热泪滚滚?为什么劈头盖脸的批评不如春风化雨的劝导?这就是美育的意义。

就遵从青少年本性去美育而言,我们今天从孔子那里接受的启迪是:青少年如果被呆板的模式化教育束缚,他们就失去浪漫、幻想和热爱,青春也即枯萎,青春的本质是富有诗意的幻想,这会引发多少灵感和创造?青春的行为是活力四溢,这会生发多少动力和财富?回到我们当下教育,美育是不是更能化育心灵?教会他们欣赏艺术、让他们亲近自然、提倡他们恰当修饬仪表,引领他们向美向善……这远胜喋喋不休、枯燥抽象的说教和管束。

所以,《论语》的教育内容体现的育人理念,最根本的是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因材施教是教育准则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点,达到“成就最好的自己”的目标。蔡元培指出:“遇有特别的天才,总宜施以特别的教练”;陶行知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原则”。这些高深、新潮的教育理念,其实都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同样问仁,颜渊问,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子曰:“仁者,其言也言刃。”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孔子却根据学生材质禀赋的差异,或者根据自己对学生发展的预测和期望,给予不同的解答,这就是因材施教。[3]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子路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回答冉有则曰:“闻斯行之。”一样的问题相反的回答,孔子这样解释: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4]“听其言而观其行”,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有针对性的施教,正是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

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学生的资质、基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们的教学总是“千人一面”“一刀切”。教学改革年年推行,各种改革的出发点虽说无可厚非,都是围绕如何高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展开。实施中却往往背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目标教学改革,仅仅体现在黑板写上教学目标,被人诟病为“目标教学一点点,就是挂块儿小黑板”;分层教学,把一个完整的班集体变成复式班,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层级,这对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生本教育,学生围围坐,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怎样的学习内容,千篇一律,不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顾及学习内容的特点,只重视形式,不因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教学内容的迥异而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这些看似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而违背教育规律,扼杀孩子天性。柳斌在《三谈关于的思考》中说:“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4]转变教育思想,提高素质教育,其实我们有很好的途径,那就是孔子古老的书院式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

因材施教的孔子,教学方式是灵动的。他的鼓励是对学生的认可、包容与接纳,更是对学生的提醒、期待和要求。感叹时光易逝,孔子鼓励自己和学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那就是珍视时光。[5]朱熹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进学不已”,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孔子鼓励学生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为所有行仁道、为壮举、力求上进的人鼓足了底气;他鼓励学生要有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人有了理想和志向,才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玉汝于成。今天在快节奏、高频率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在忙于赶进度、要成绩,应付各种检查之余,是不是更应该多给学生温馨的鼓励,智慧的启迪!

孔子不仅有鼓励教育,还有批评教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是医病的良药,是指导行为的良言。孔子对学生的批评有时是非常尖刻的。樊迟请学稼为圃,孔子严厉的批评曰:“小人哉,樊须也!”后人杨伯峻解释说,游孔子之门,而问稼圃之事,志则陋矣。其实孔子的本意是樊迟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可以理解为爱之深,责之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何诛。”其实就是宰予白天上课睡觉,孔子对他这种偷懒懈怠行为的不满。朱熹解释说“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此孔子所以深责宰予也”。可见这么一位循循善诱的圣人,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发出怒吼。让他们在老师的愤怒中觉醒,觉悟。当然孔子的批评是有原则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定要批评。 冉求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做了一些孔子认为有背于正道的事情。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中道而废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这是做人的原则。做人的态度不正确同样应该受到批评。孔子召集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孔子的微微一笑,表示对子路的回答并不满意。而子路也在孔子含蓄的批评中发现自己的鲁莽、轻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了这种勇有余而思不足,骄傲自满率性而为的坏毛病。而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睁只眼闭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助长了多少恶意的任性,放纵了多少丑陋的灵魂!

时代需要人才“百花齐放”,现代教育就要摒弃工厂式教育,反刍《论语》的教育方式,努力让学生完善自我,净化灵魂,健康成长。

三、学习态度——勤奋乐学,谦逊求教

奠定当代企业价值观的美国人文森特皮尔的名言“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被人们认定为经营管理的铁律。的确,事业的成功、管理的高效、高尚的人格的形成,无不与做人做事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我们求学获得真知的过程同样也与我们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学习态度决定学业成就。“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告诉我们学问不是天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奋乐学、谦逊求教,达到忘我无我的精神境界,这才是求学应有的态度,唯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决定学业的高度。也正是由于孔子的严谨求学态度,影响了代代学子,进而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

勤奋乐学的态度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当下的莘莘学子,他们的智商不可谓不高,学习的条件不可谓不好,但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可谓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学习态度大相径庭。目标远大,积极向上者,孜孜不倦,奋发向上,夙兴夜寐,废寝忘食。“书痴者文必工。”优秀成为必然;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者,怠惰因循,好吃懒做,偎慵堕懒,攀比吃穿,这样的学生谈何成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当作乐趣、乐事,不被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困扰,在知识的海洋中把提升自身修养、自身境界当作求学目的,而不是追求华衣美食,安逸奢侈。概括起来就是求学者不要追求物质的享乐,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追求人间的大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学习成绩跟求学者的物质条件无关,跟求学者的学习态度有关。后来学问大家的成就无不验证这个道理的正确。所谓寒门学子比比皆是,他们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是糜粥继之的范仲淹,是缊袍敝衣的宋濂。可以说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学精神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其勤奋乐学的态度,崔起奋进,共同进步,我们还要从孔子那里多汲取营养。

惟其谦逊求教,方可终身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这句话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其一是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向别人请教;其二是不受身份与学识的限制,无论那个人的身份与地位高低,学识的渊博与否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三是向人学习态度要谦逊,“必有我师”是一定有自己赶不上别人的地方;其四是学习内容的识别,长于自己的就向他人学习,发现他人不足的地方就去检讨在自己身上是否有相同的错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更直白地表述学习态度要谦逊,要求求学者更加谦逊地对待学问,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凌驾于学问之上。我们不难从中受到启发:不要认为教室才是学习知识的殿堂,老师才是传授知识的智者。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处处有教育。我们可以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请教路人,请教同行者,“以德者为师,能者为师,博者为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谦逊求教,才能日久日将、精进不休。求学的态度越谦逊,成就越高。反之,自恃天资超人、不求甚解则是做学问的天敌,方仲永的故事就是对错误的学习态度的批判。古代学问大家们在求学上的谦逊的言行足以成为我们在求学路上砥砺前行的标杆。

四、学习方法——学而时习,学思并举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怎样学习呢?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已给出了睿智的答案。

知识的终极目标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知识运用中获得新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之后一次次练习实践不也很快乐吗? 学而时习之,阐述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所学的必要手段,实践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以致用。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增长见识。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学生学习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才能成为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不亦乐乎,正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获得快乐的感受。实质上是兴趣培养,通过实践感受学习的成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课堂展示中,讲解的学生获得同学热烈的掌声,内心充满愉悦,激发了学习兴趣,巩固了已学知识,获取了再学习的动力。朱熹对这则论语评议:“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清代颜兀则评议为:“道尽学宗。”可见此乃求学方法第一要义。今天我们一味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脱离实践的学习只能是呆板的、僵化的、教条的、机械的。学习者难以全面提高,难能全面发展。

德国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被认为对人类认知记忆产生伟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被中外学者奉为圭臬。其实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得比他深刻得多。孔子不但强调解决遗忘的办法,更强调如何提高。通过温习旧的知识而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将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收获的就会更多。你比别人懂得的多,在某方面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或者说有这样能力的人才有资格为人师。“温故而知新”也说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通过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体会,体现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曾有一个报道,一个农民有两个孩子,老大考取了清华,老二考取了北大。家长没有文化,也不懂教育方法,只是当孩子放学后,要求他讲一讲学校里都学了什么,并天天坚持。方法虽简单,但蕴含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并极其有效。孩子成了家长的老师,“温故而知新。 ”这样的孩子想不进步都困难。

温习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终将一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卢瑟福对整天做实验的学生反问:“还有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这样学而不思,就像浩瀚的沙漠,即使汲取了一江春水,也难喷涌出半滴清泉。联系我们的教学,“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简单易行的教育方式恰恰剥夺了学生的思,所以才出现听得懂但不会做的迷茫。失去思的学习又何谈创新力、创造力的培养?光思考不学习,将会茫然无获。故孔子提醒我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思是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质疑……积极地思考,才会培养出勤学而善思的学生。苏格拉底曾说:“不经过思考的一生不值得一过,一个不学习的生命是苍白而单调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知。

如何培养勤学善思的学生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要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学生指出一个方面的知识,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多个方面,就不要再重复了。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我管理、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举一反三,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6]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想我们的教学,“填鸭式”“满堂灌”,老师不能等待,不善于等待,不给学生机会,学生体会不到愤和悱的境界,只能充当老师的“线偶”。会“偷懒”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一个总是包办代替的老师永远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生永远达不到举一反三的学习境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现代教育是时候扎根传统文化,返璞归真了。教育工作者不必舍近求远到处取经,教育方式不必繁文缛节,回归“本性”教育,方为正途。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孔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